沈逸:网络霸权国家的行径与话术
2021年11月01日  |  来源:环球时报  |  阅读量:2055

全球网络空间已成为大国战略博弈的最前沿。对中国来说,霸权国家在网络空间实施的网络行动,包括指向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网络攻击行动,以及跨越边界实施的网络窃密行动,不仅对国家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和挑战,也让中国普通公民的信息安全,以及中国企业正常的商业活动处于严重的威胁之下。

近日,国家安全机关曝光了三起危害我国重要数据安全的个案。指向某航空公司的网络窃密,以及指向不特定大型航运企业的情报搜集,具有显著的高级可持续性威胁(APT)攻击的特征。架设气象设备传输气象数据的案件,凸显境外情报机构滥用气象观测组织等民间机构的正常活动,渗透其中,掩盖身份,污染正常的气象观测活动为其霸权导向的国家情报利益需求服务。

滥用网络空间能力优势,无边界、无节制、无条件地建设并实施指向全球网络空间正常活动的网络能力,针对他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实施具有高级可持续性威胁特点的先进网络攻击行动;实施指向正常商业活动的广泛的网络数据流动监控;用污染供应链和渗透正常跨境活动方式实施所谓开源情报搜集……这些都是在信息技术革命背景下,全球网络空间霸权国家建设并完善网络空间霸权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霸权秩序的核心特征之一,就是非对称性和非均衡性,用美国网军司令部的话来说,这意味着扩展美国及其盟友在全球网络空间的行动自由,同时限制并压缩美国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在网络空间获得这种行动自由。

为了实现上述霸权秩序,网络霸权国家采用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利用其在全球舆论场的优势,在欧美主流媒体的配合下,构建一套霸权性质的话术,形成一种选择性偏向于网络霸权国家的报道取向:任何网络行为,只要以网络霸权国家或其核心盟友为目标,即使被攻击的对象是正常的情报目标,也将被描述为是不当的,不负责任的。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此前曾经发生的美国联邦人事管理局(OPM)的电脑遭到黑客入侵事件,400万现任及离任联邦工作人员的个人数据可能被盗。时任美国国家情报办公室主任克拉伯在听证会上明确确认,这就是一次标准的网络空间被动情报搜集行动,“就像我们做的一样”。时任联邦人事管理局局长阿丘利塔也说,她无法将该局受到的黑客攻击归咎于中国。但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在缺乏实质性证据的情况下,仍然毫不犹豫地实施对中国政府的抹黑与攻击。除非出现某种无法否认的事实,否则对欧美主流媒体来说,所谓的网络霸权国家竟然是从来不实施任何网络空间攻击行动的“完美受害人”一样的存在。

在此过程中,欧美媒体配合网络霸权国家构建的一个核心话术,就是渲染网络霸权国家实施网络攻击行动的“专业性”。所谓不攻击关键基础设施,不攻击民用目标,不对正常的民间活动,包括经济和非经济的活动,构成影响等等。而此次我国国家安全机关披露的三个案例,指向明显属于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航空信息系统,指向航运基础数据,相关被窃取的信息明显可用于不当商业竞争,以气象观测活动为名义进行身份掩护以及基础数据获取,没有任何一项能够符合所谓的“专业性”标准。这进一步凸显网络霸权国家,以及在相关议题上明确以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站队的欧美主流媒体的虚伪性。

可以预期的是,未来,中国在网络空间面临的威胁与挑战将呈现显著上升的态势。整体看,一如习总书记2016年4月19日在主持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座谈会时发表的讲话指出的那样,网络安全的本质在对抗,对抗的本质在攻防两端能力较量。不断加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对中国来说,是保障国家网络安全的关键。这种能力和能力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不仅包括技术能力,也包括配套的信息共享与发布机制的建设,包括配套的话语能力的建设与完善。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这种能力的建设与完善,不仅将有效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也将为推动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秩序的良性变革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作者是复旦大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主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