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郑州及其他地区受极端天气影响的暴雨刷新了人们对风险社会中重大突发事件特点、规律的认知。尤其是,人们感受到互联网服务中断的巨大影响。因此,今后的城市灾害管理要学会应对信息之“极”。
城市运行严重依赖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交通等关键基础设施,它们不仅是城市运行的“血脉”与“神经”,而且彼此之间还存在着密切耦合的相互依赖关系,造成灾害链条不断延伸、叠加。其中一种耦合就是电子相互依赖,现在很多城市基础设施是由信息技术所控制的,一旦信息系统崩溃,整个城市的运行必然是“一锅粥”“一团麻”,让应急处置面临更为严峻的“耐解问题”。
此外,现代社会的公众对信息服务有着严重的依赖心理,对信息服务以及其他基础设施服务中断的耐受力非常差。
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普遍应用在灾害来临时可能会一改便民利民的形象,表现出骇人的狰狞面目。我们不能以常态管理的思维,指望按部就班地应对突发事件。
第一,城市信息应“极”,要改变心智模式。从常态管理到应急管理、从应急管理再到应“极”管理,这是社会形态在变迁过程中所释放风险的持续更新性与人类应对之策相对滞后性的冲突。应急管理需要不断推陈出新,那种将应急管理之策“口诀化”“快板儿化”的做法,大多不是因为无知、肤浅,就是骗人的“花活”。
第二,城市信息应“极”,要具备足够的想象力。也就是说,要学会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以应急预案为例,我们不能指望一纸预案来包打天下、包治百病。并且,应急预案在制定过程中,要构建足够复杂的危机情景,尤其是要设想信息系统瘫痪背景下是否具有备份和进行补救的能力。
第三,城市信息应“极”,要把技术、制度与文化有机地整合起来。发展应急装备和技术,一定要注意到高中低档的相互搭配与结合,避免片面追求“高精尖”,因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关键是物尽其用。未来的灾害教育中,社会公众必须要关注信息技术故障所可能导致的极端问题,并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去信息依赖”的习惯。
作为思维正常的现代人,没人是技术仇视主义者,但技术却是一把“双刃剑”。在信息化时代,我们还要注意不断完善应急体制机制、发展应急文化,在制度的框架下才能把技术的功效发挥到极致。
(王宏伟,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