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峰:以更广阔视角看待印欧“拥抱”
2021年05月14日  |  来源:环球时报  |  阅读量:3141

在莫迪政府仍在为国内疫情伤神的同时,印度外交迎来印媒口中的“高光时刻”。日前,印欧双方举行首届视频峰会,围绕外交与安全、应对新冠疫情、气候环境挑战等三大主题以及贸易、互联互通和科技等一系列问题,达成进一步强化双边战略伙伴关系的共识。在近来中欧关系龃龉不断、中印关系蹒跚前行的微妙背景下,印欧此时“拥抱”被一些人视为“国际民主阵营”联手对华、孤立中国的又一动向。

毋庸讳言,无论与会各方同意重启中断8年之久的印欧全面投资和自贸谈判,还是提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计划及供应链弹性构想,印欧双方在彰显战略关系的同时,背后都被认为包含了“应对中国威胁”的现实考量,流露出不少双方近年来在与华盛顿互动中“似曾相识”的政治表述。

如在印太问题上,印欧认为双方在反恐、网络安全、海事合作等地区和全球性问题上立场日益趋同,确认建设“自由、开放、包容和基于规则的印太”至关重要,同意在印度“印太倡议”和欧盟“印太合作战略”框架下密切合作。而美国“印太战略”提出的五大目标分别是“确保海上与空中自由、推进市场经济和私营部门主导的发展模式、增进法治与透明治理、保障主权国家免受外部威胁、维护和推进基于规则的秩序”。美日印澳“四边安全对话机制”今年3月的首次峰会也强调,致力于实现“自由开放的印太愿景”,建设一个“自由、开放、包容、健康、以民主价值观为基础且不受强迫约束”的地区。

又如,在启动“互联互通伙伴关系”计划上,印欧表示重点加强数字、能源、运输、人文交流领域的联系与合作,同意将以社会、经济、财政、气候、环境的可持续性原则为基础,促进互联互通项目的私人和公共融资并支持进一步辐射到第三国。而美国此前提出的“蓝点网络”计划也是强调要打造“多边公私混合体”,引领印太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吸纳“志同道合的第三方”参与,旨在渲染放大“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过程中所谓的“债务、环境”等问题,利用部分国家对建设成本增加的不安情绪与中国角逐竞争。

但如果把印欧加强战略合作仅仅看成双方应对中国方面的一种“条件式”反应,是双方追随并进一步融入美国“联盟抗华”阵营的一次宣示,就未免小看了印欧双方的战略追求,也低估了“印太概念”对双方的战略意义。

对于印度来说,在成为“有声有色大国”之路上,当前最大的考量是如何在大国竞争格局下获得更多地缘利益和经济实惠,以及美西方对其“大国身份”的认同甚至背书。而所谓“意识形态”“民主价值观”等等,无非是新德里用来借以达到这些目的的工具。如要与任一大国深度捆绑,反而丧失挪腾捭阖的战略空间。况且美国在近来印度疫情剧烈暴发之初的种种言行,在掀起印度各界普遍不满的同时,也或多或少让新德里有所清醒,此时选择“拥抱”欧洲无疑可在抗疫、供应链调整和投资等领域增加筹码。而在欧盟看来,“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其对中欧贸易协定左右摇摆的态度如此,对拜登政府“民主大联盟”的呼应若即若离也是如此。面对印度这个具有大国潜质、地缘位置独特的伙伴,去年对印贸易约占欧洲对外贸易额的11%,仅次于其对华和对美贸易总额。此外,欧印还能在气候变化、数字化和世贸等国际组织改革领域展开合作,为“后疫情时代”欧盟“战略自主”增添更多政策选择。

与此同时,印欧围绕“印太概念”的合作也是世界大变局下应时而来的产物,折射出各主要力量及一些“中等大国”强烈的多元化需求。近些年来,“印太概念”备受各国关注并被以不同方式参与其中,其动力源自各国在大变局下应对形势发展、力量转移的“天然反应”。当前,全球经济重心日益从大西洋两岸向印太地区转移,广义上的印太已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引擎、全球主要生产地和贸易能源走廊。随着中印等新兴力量的崛起以及传统大国自身实力的相对下降,印太格局演变继续向多极方向演进。当然也须看到,中国的全面崛起在招致传统大国打压的同时,其他多方也对中国抱有防范疑虑之心,存在借力打力、多方平衡、抱团谋势以及探索新的战略架构来维护并扩展自身利益的战略需求。因此,从更广阔的角度看待印欧合作,不能简单地将中国说成印欧“拥抱”的唯一动力。

(作者是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研究员。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