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礼:货币权力与美欧竞争
2020年10月21日  |  来源:《世界政治研究》 2020 年第三辑总第七辑  |  阅读量:9852

除布雷顿森林体系外,美国与英国还有一个竞争点,就是如何对待英镑体系。英镑体系是美国向拉美和亚洲市场渗透的障碍。比如,根据英国与阿根廷1933年签署的协定,阿根廷在英国市场上出售商品获得的英镑收入,在偿还外债等合理扣除后,剩余部分只能用于购买英国的商品、支付英国船只的货运费,或者支付英国持有的阿根廷债券的利息。美国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与英国签署美英贷款协定,以提供战后英国急需的贷款为条件,迫使英国在战后谈判中在重要问题上做出让步。从美英的博弈可以看出,美国凭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超强实力步步为营,英国则因为国力衰弱不得不屡屡退让。

(2)美法竞争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

“布雷顿森林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为国际经济活动提供了可使用的国际货币、稳定的汇率机制,以及国际支付危机的应对工具,有利于维持国际金融稳定和国际贸易增长,但其也有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美国对外负债增长快于黄金储备增长,也就是国际流通中的美元数量增长快于黄金的增长速度,美元要维持与黄金汇价的稳定越来越困难。随着世界经济增长,美国要保证参加国不断增加的对美元储备的需求,但却面临黄金因为产量制约而供应不足的困境。同时,美国要给不断扩张的国际经济活动提供流动性,需要保持国际收支逆差,而持续的国际收支逆差又会引发外界对美国经济风险和美元兑换黄金承诺的担忧,这似乎是一道无解的难题,也称为“特里芬难题”。

法国对美国的货币霸权素有不满,认为美国滥用了货币特权。戴高乐总统经常抱怨,美国人随心所欲地印美元,用于越南战争、收购外国公司以及维护在欧洲和其他地方的政治霸权。法国人也率先意识到美国长期经常项目逆差所掩盖着的美元危机。法国利用手里的外汇储备,向美元发起攻击。1965年以后,法国、德国央行几乎每个月都将手中结余的钱兑换成黄金。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报告显示,“法国政府的态度以及法国一些官员的举动,是引起大规模投机美元的重要因素”。20世纪70年代初,美元的内在难题加之外部冲击,终于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以及之后牙买加体系的建立。

(二)欧元诞生对美元的冲击

美国在牙买加体系中依然独揽霸权。1999年欧元的诞生,被视为国际货币史上的重大事件,欧洲通过统一货币整合了内部力量,美国的货币霸权迎来“旗鼓相当”的对手,美欧的币权竞争进入新阶段。

(1)欧元诞生是美欧币权竞争的产物

欧元的诞生是人类的一个伟大实践,此前从来没有货币统一先于政治统一的先例。欧元之所以能从幻想走向现实,是多重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

从经济方面看,欧洲国家经济相互依赖,联系紧密,客观上确实需要一个稳定的货币合作机制。从历史的角度看,欧洲国家曾尝试多种形式的货币合作。欧洲央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奥托马·伊辛认为,欧洲统一货币的准备工作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欧洲经济共同体”。从安全角度看,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德国再次实现统一,必然会引起其他国家的警惕,也将引起欧洲内部的复杂博弈。德国放弃马克和其他国家一起使用欧元,既有利于消除欧洲国家对德国重新崛起的顾虑,也有利于德国在欧洲摆脱孤立。从币权角度看,欧洲国家打造欧元,也是不甘臣服美元霸权,力求掌握自己的经济命运的努力,是美欧币权竞争的一个结果。丁一凡研究员认为,如果没有美元危机以及其对欧洲的冲击,欧共体国家在货币一体化上也许不会走得这么快。王湘穗教授也认为,欧元币缘圈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美元体系推动的金融全球化侵蚀了欧洲的利益,并威胁到欧洲各国的生存,欧元体系是保护欧洲经济利益的城堡。

就欧洲而言,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得到有力恢复,但依然缺乏取代美国、夺取国际货币体系规则制定权的实力。但欧洲意识到,团结起来争取经济政策的自主权,还是有可能的,而且也是必要的。因为在经济政策自主方面,欧洲受美国影响太大。或者说,美元的不稳定和政策失误促使欧洲人创造单一货币。从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不仅要与苏联争夺霸主地位,在天上开展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太空探险等竞争,还在地上打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越南战争。这些庞大的政府开支使得美国财政捉襟见肘,预算赤字不断扩大,公债节节攀升。

当美元出现问题导致资金流出美国市场时,这些资金不会均等地流向欧洲各国市场,而主要会流向联邦德国,因为德国马克是欧洲乃至全世界最坚挺的货币。德国马克对法郎升值使德国出口商失去竞争优势,资金流入也加剧德国通胀的压力,而德国人对通胀的警惕又根深蒂固。让德国人更难以接受的是,美国还把美元危机的责任推给德国,认为资金从美国流向德国的原因是“德国利率过高”。1971年6月,时任美国财政部副部长保罗·沃尔克在国会听证时表示,“近期的危机不是美元外逃,而是涌向德国马克”。德国联邦银行前行长奥特玛·埃明格尔称,对欧洲来说,与美元共存就好比与一只大象同船,即使它只是小心翼翼地一侧身,整条船都会让人头晕目眩地摇晃,摆脱困境最重要的办法是欧洲国家采取共同行动。

美元给欧洲带来的问题不止于德国,还有法国。不同的是,与德国马克的升值压力相比,法国法郎的贬值使法国决策者“失去面子”,戴高乐政府认为货币贬值就是失败。美元的问题给欧洲国家带来巨大麻烦,也促使欧洲谋划应对之策。法国前总统德斯坦认为,欧洲共同货币可以成为美元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而且法国将获得该货币的控制权。法德等国共同的政治意志对欧洲货币一体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欧洲汇率体系的建立,部分原因就是欧洲对美国没能管理好自身经济并转嫁给其他国家的一个反应。前联邦德国总理施密特认为,推进欧洲货币一体化,让欧洲其他国家的货币与马克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减小美元贬值对德国经济的冲击。欧盟首任驻华大使杜侠都曾表示,从经济规模上看,欧洲国家都属于中等规模国家,在经济实力不够强、货币覆盖面不够大时,货币主权实际上是一种幻觉,欧元区各国只有共同行使货币主权,才有可能采取有效的货币政策。

(2)欧元的成就及对美元霸权的影响

1999—2002年,欧元的启动总体上是成功的,没有遇到技术上的问题,顺利取代了12个欧洲国家的主权货币。许多观察家认为,美国对国际货币体系的主导将结束,世界将进入欧元时代,欧元取得与美元平起平坐的地位只是时间问题,甚至欧元将会超越美元。罗伯特·蒙代尔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他认为“欧元将会挑战美元地位,并改变国际货币体系权力的配置”。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欧元站稳了脚跟。但从美欧币权竞争的角度看,欧元取得的成就是有限的,美元的地位并没有受到明显的挑战。欧元诞生后,在国际货币方面的份额,与欧元所取代的货币相当。正如经济学家埃德温·杜鲁门所言,“目前为止,能够证明积极的从美元向欧元转换的证据是非常有限的”。总体看,欧元的诞生并没有给世界带来“惊喜”,既没有像批评者所说的那样引发灾难,也没有像支持者期待的那样取得巨大成就。在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之外的其他经济体之间的贸易中,使用欧元结算的比例很低。欧元区虽然在经济规模上可与美国相提并论,但也有很多不容忽视的缺陷。

第一,统一大市场尚不完善。不同国家使用不同的清算、结算系统,税收体制不尽相同,会计准则和商业习惯也不一样,银行等比较敏感的部门也归各国政府自行监管。尤其各个成员国都有自己的债券,不能像美国那样提供单一的金融工具。债券市场的分割这一问题很难解决,这意味着交易成本高这一缺陷将持续影响欧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吸引力。美国金融市场的深度和流动性,仍然是美元独一无二的优势。

第二,经济增长慢。束缚欧洲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因素很多: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根据欧盟委员会的数据,1960年欧洲人口占全球比例为11%,2015年已经降至6%,预计到2060年将降至4%;福利制度拖累严重,政府对劳动力的保护导致企业对解雇工人非常顾忌,因而在雇佣新员工时非常谨慎,降低了就业水平;创新活力不足,欧盟委员会设定每年研发投入占GDP比例目标为3%,但欧元区这一数字基本徘徊在2%的水平(参见图1)。受到这些因素影响,欧洲和美国在产出和劳动生产率方面存在鸿沟,而且这一差距还在呈扩大趋势。

第三,欧元区的币权主体不明确。在欧洲,没有一个单一的机构能够在国际事务中代表欧元区,这限制了欧元区作为一个整体在国际货币事务上的行动能力。比如在IMF和七国集团(G7),每个国家都在为自己而不是欧元区代言。政治学家凯瑟琳·麦克纳马拉和索菲·默尼耶认为,只要欧元区对外不能用一个声音说话,就像美国财政部部长对外代表美元一样,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领先地位就无可动摇。

1 2 3 4 5 6 7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