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根据《湖北省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实施方案》和《湖北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2017年度工作要点》要求,结合全市产能及产业情况,牢牢抓住“政策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原则,我市政策引导更加细化,产能合作逐步增多,开放平台更加多元,对外贸易逆势回暖,“一带一路”建设稳步推进。
一、全年工作情况
(一)政策引导不断细化。一是坚持规划引领。编制了《荆州融入“一带一路”总体方案》和《荆州市境外投资“十三五”规划》。二是优化工作流程。不断优化项目、投融资、税收、结汇、通关等工作流程,对纳入一带一路“双重工程”库的企业和项目,实行周报告、月分析;对申报的重大境外项目,实行“专人负责、限时办结”,不断提高服务效率。三是及时排忧解难。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通关、报检、结汇、出入境、人生及财产境外安全保障方面遇到的问题。2017年共帮助12家境外投资企业解决所遇难题,4月份配合国安部门,成功解救在尼日利亚遇袭绑架的1名荆州籍劳务输出人员。四是予以政策支持。2017年先后从省级外经贸奖助资金、市本级外贸促进专项资金中,拿出近70万元对境外投资企业予以奖助,支持企业积极投资海外市场。
(二)产能合作逐步增多。一是境外投资主体增多。2017年新批境外投资企业4家,增加对外投资额度的企业2家,增资3000万美元。目前,我市境外投资企业已达31家,投资总额2.15亿美元,其中投资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达到13家,总投资1.85亿美元。正在申报境外投资企业1家,总额2200万美元。二是项目质量逐步提高。2017年申报省“两重工程”项目企业7个,已经批准纳入省重点支持项目库项目3个。投资过5000万美元以上企业2家。以能特、三安光电为代表的高科技、生物工程、光电类,具有国际知识产权和特别专利的新型产业产品比例不断扩大。三是过剩产能有效输出。荆州市荣和、久鑫两家企业,联合投资2200万美元,在伊朗建设一座年产50万吨的钢厂,成为我市钢铁去产能项目首次“抱团出海”成功案例;荆州市万纳商贸有限公司,投资2100万美元,在越南建设一座年产自用纱线240吨、印染纱线400吨/月、外购加工160吨/月的纺织品厂,成为我市纺织业去产能在境外优质项目。
(三)开放平台更加多元。充分利用产业、产能和人才优势,积极为企业境外投资建立和完善综合服务体系。一是着力加大推介。积极参加境内外大型投资促进等活动,组织县、市(区)政府和企业参加“走进非洲”、西博会、东盟博览会、亚欧博览会、广交会、博鳌论坛等国际国内重大投资、招商、展销及经贸洽谈会累计达8场次、65家企业、180余人次。二是外派劳务提高层次。积极引导企业开拓中高端外派劳务市场,开展校企对接,开发外派劳务技能培训新领域,共引导260名大学生通过培训进入国际劳务市场,有意向出国人员达到1500多人,截止2017年底,培训考试体检合格正在办理鉴证手续的约有90人。我市2017年培训人员3180人,储备人员5208人,出国务工333人,为荆州人走出国门致富起到了促进作用。三是顺畅开放通道。《荆州水运口岸对外开放可行性报告》已编制完毕,省口岸办已列入湖北省2018年对外开放审理计划并已经上报国家口岸办。当前正积极申报建设荆州综合保税区或荆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已经完成可行性报告的编制和意见征求工作,待下步专家评审通过后,正式向上申报。
(四)对外贸易逐步回暖。2017年我市外贸进出口走出低谷。截止11月,全市进出口总额12.67亿美元,其中出口10.81亿美元,同比增长27.3%,增幅位列全省第一,提前一个月完成全年出口目标任务。其中对“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增加了36%。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企业“走出去”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二是对国际市场信息不灵敏,对国际市场的投资热点、需求了解不够深入;三是企业不清楚自身比较优势,对国内落后的技术设备,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仍处于相对领先水平的认识不足;四是对地缘政治、经济环境风险多有顾虑;五是对项目投资国的政策法律、经营环境、习俗文化以及境外融资了解不深,投资决策谨慎观望、过程漫长。此外,在外经管理专业人才方面,还缺少“走出去”实地调研、学习研究,指导企业不够畅通,企业了解外经工作需求得不到及时满足等问题。
三、2018年工作要点
我市将围绕总体工作目标,注重在投资质量、集聚效应、优化服务、畅通渠道、政策促进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政策导引。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供财政支持,促进荆州优势企业、产业正确认识自身优势,抓住“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树立敢为人先意识,积极寻找走出去的机会。
二是提档升级。鼓励传统优势和新兴行业企业参与海外投资,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促进投资质量进一步提升,逐步向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迈进,着重投资体量双增,突出抓好重点、优质企业的投资。力争入库项目增加到4个。
三是优化服务。持续搭建服务平台,加大部门合作力度,营造良好促进环境,积极组织参加境内外大型投资促进活动,完善融资渠道。
四是重点突破。在产业上持续以机电、化工为主打前阵;在方向上重点突出“一带一路”国家,同时抓好其它国际市场;在方式上,以已有成功项目为桥头堡,围绕其关联产业进行多种形式对接合作,打造境外投资聚集平台。
五是输出培训。深入探索高校订单式培养,促进全市各大中专院校和知名培训机构合作,力争完成2018年开展高校订单式培养3000人的目标。
六是促进对接。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亚欧、南博、东盟、西博等针对“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博览会,积极鼓励本地产能过剩企业到境外投资发展。同时,充分发挥荆州交通、港口和区域资源优势,以“一城三区、一区多园”建设规划为契机,紧盯重点领域和行业领军企业,大力引进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等境外高精端产业项目来荆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