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建设规划》 重点任务推进实施方案
2018年08月28日  |  来源: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  |  阅读量:3395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海关总署、旅游局和能源局关于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建设规划的复函》(发改振兴〔2015〕1872号)精神,为了认真贯彻《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全面落实扶持政策,重点推进重大工程,落实责任分工,完善工作机制,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充分认识规划重大机遇

(一)国家给予重要的战略定位。《规划》给予我市“欧亚大陆桥的重要枢纽、沿边开放合作发展的重点区域、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先行区、睦邻友好和边疆稳定的示范区”战略定位,提倡依托区位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大力推进与俄蒙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经贸投资人文合作,加强与俄蒙在产业、文化、教育、医疗、体育、旅游、环保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用新体制新机制率先闯出沿边地区扩大开放、跨越发展的新路子。

(二)国家赋予难得的开放政策。《规划》提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相关政策在先导区实行,包含了上海自贸区的可复制相关政策,加大中央财政预算内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提高补贴比例、减免地方配套,增加对外资源性产业合作和园区等基础性建设的投资补助,中央和自治区在分配相关转移支付时对先导区适当倾斜,土地、金融等其他扶持政策。

(三)支持构建全方位开放合作的发展格局。构筑先导区“一轴两翼”开发开放布局,打造“海—赤—乔”国际合作金三角,依托陆海国际通道扩展开放合作领域,建设特色鲜明高效联动的合作功能区。支持综合保税区、边境合作区、跨境合作区、跨境旅游区、互市贸易区等平台建设,建设离港免税区、保税仓库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开展论坛会展,扶持中俄蒙资源能源、文化旅游、教育体育等多元合作。

二、全面研究落实规划内容

(一)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合作发展基地

1、有序发展能源资源加工业

——清洁能源产业。积极开展与俄蒙和内地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以及能效管理等领域的合作,建设呼伦贝尔国家新能源基地。鼓励实力强、技术领先的大型企业集团开展煤电一体化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以农作物秸秆与畜禽养殖废弃物等为原料的产业化生物天然气,有序发展非粮油脂植物制柴油、甜高粱茎秆制燃料乙醇等非粮原料生物能源产业,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重点推进呼伦贝尔中俄合作1000万吨铁矿球团项目、中俄外贝加尔合作20万吨铜钼冶炼深加工项目。

——能源化工产业。以海塔石油盆地(海拉尔与毗邻蒙古国塔木查格地区)合作勘察开采石油为依托,以进口原油为补充,研究论证在中蒙额布都格—巴彦呼舒跨境经济合作区与蒙古国进行石油炼化合作可能性。研究论证利用进口原油及相关化工产品,在跨境进出口加工园区进行就地加工转化可能性。在严格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在相关工业园区有序进行现代煤化工、PVC系列产品、氯碱化工生产合作,提升产品附加值。

——资源深加工产业。利用现有木材加工产业园区及木材加工企业基础,加强技术改造与产销合作,推进满洲里进口木材加工交易基地建设。对进口木材及大兴安岭林区抚育伐木材,进行家俱门窗、指接板材、木屋组装等产品精深加工。重点推动伊尔库茨克州50万公顷森林采伐木材加工项目、额尔古纳荣程与俄合作采伐精深加工项目。鼓励企业“走出去”参与俄蒙毗邻地区森林资源及铅、锌、铜等有色金属矿藏开发合作,推进与俄罗斯别列佐夫铁矿开发项目、诺永达拉果铅锌矿开发项目、蒙古国塔木察格油田开发项目、乌兰铅锌矿开发项目等矿产合作项目建设,支持参与境外矿产综合加工园区与配套基础设施投资建设。

2、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生物产业。依托东北地区丰富的生物资源,支持企业与俄蒙和内地在生物农业、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加快开发各类新药、特色原料药,大力发展蒙中药新品种、道地药材种植与饮片加工、动植物提取物和绿色保健品,培育完善蒙中药产业链,研究开发生物饲料、生物农药、生物基材料产品,培育形成生物制造产业链。

——冷资源产业。发挥呼伦贝尔及毗邻俄蒙高寒地区冷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与俄蒙和内地在科技、资本、土地等方面合作,进行冷资源产业研究与发展,重点推进极寒地区生物育种、保健食品、汽车与船舶机械测试、互联网数据存储、毛皮动物养殖等特色产业,建设国家冷资源产业基地,打造东北亚地区产业“冷谷”。

——装备制造产业。适应呼伦贝尔市和俄蒙毗邻地区矿山机械需求量快速增长趋势,支持企业与东北、华北等国内地区开展合作,发展牧业机械、矿山机械、化工机械、数控机床等先进装备制造业。

——新型建材产业。支持企业开发生产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等适应俄蒙市场和内地市场需求的新型建材产品。鼓励蒙西集团等企业走出去,与俄蒙进行水泥建材等产业合作,扩大生产规模,促进深度加工,提高合作层次。

——电子信息产业。培育电子元器件、配电柜、光伏电池等电子信息产品。夯实互联网基础设施,积极引入国内外知名企业,联合启动呼伦贝尔云计算数据存储加工项目,提高云存储及数据加工能力。

——环保产业。利用先导区建设的时机,培育和扶持一批污水处理、垃圾处置、土壤修复、生态恢复等领域的环保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妥善应对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

3、做大做强绿色农畜产品业

——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仓储和运输基地。发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与内地和地方农牧(场)户联手发展绿色农畜产品生产经营组合优势,创新整合经营、联户生产、入股合作等生产方式,建设“粮、油、薯、乳、肉、特”六大基地。大力发展绿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业,推进乳肉、粮油、蔬菜等农产品规模化经营,实施深度转化,提高综合加工率。

——蔬菜果品种植出口基地。加快海拉尔区、满洲里市、牙克石市、阿荣旗、扎兰屯市、额尔古纳市、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右旗等地区设施农业建设,培育绿色优质果蔬出口基地,发展订单农业,形成稳定的绿色菜果生产能力,保障新鲜果蔬产品对俄蒙出口。

——中俄蒙农牧业生产加工合作开发。鼓励企业“走出去”,重点推进中俄达乌利亚农业合作区、中蒙哈拉哈农业合作区等境外合作产业区建设,积极发展中俄边境地区油菜籽种植、加工业,打造东北亚区域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加强边境地区动物疾病联防联控工作和信息共享机制。

4、大力发展物流等现代服务

——现代物流业。围绕煤炭、化工、有色、农畜产品等重点领域,引进和培育一批物流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打造面向东北亚、辐射全国的物流基地。重点推进满洲里市国际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海拉尔中俄蒙国际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海拉尔国际空港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海拉尔中俄蒙会展中心建设项目、牙克石大兴安国际物流园区建设项目。加快开展仓储、加工、分拨配送、中转等高增值物流服务,提高口岸经济的附加值。积极发展国内外货代、仓储等物流配套服务体系。扩大同生产商、销售商的联系,开展离岸贸易,增强先导区的贸易中介作用和营运控制力。依托高端商贸服务,培育形成先导区接单、腹地生产、俄蒙销售的新模式,扩大对外贸易。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鼓励发展云计算、服务外包、信息咨询等科技服务业。

——金融服务业。积极发展地方银行等金融机构,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鼓励国内外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在先导区设立分支机构,构建各业并举、内外资并存和多种融资工具并用的金融服务体系。拓展国际金融服务业务,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应用,在海拉尔国际机场研究开展卢布等货币的自由兑换业务。大力推进企业上市融资,依法依规采用融资租赁、债券、信托等多种金融工具和融资方式,为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支持,运用PPP模式,开展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

——配套服务业。大力发展教育、健康、餐饮、体育、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鼓励发展科技、会计、法律、审计、评估、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完善服务业体系。

(二)提升基础设施支撑保障能力

1、构建高效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通道布局。综合利用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运输方式,以海拉尔为中心枢纽,建设3条经满洲里、黑山头、室韦等口岸的对俄开放通道,建设2条经阿日哈沙特、额布都格等口岸的对蒙开放通道,推动建设2条经滨州线和伊敏线、伊阿线连接东北华北及大连、天津、锦州和图们等出海口的对内运输大通道。

——铁路。积极推动莫尔道嘎—室韦、海拉尔—黑山头及伊尔施—道劳杜—阿日哈沙特口岸、阿木古郎—额布都格口岸—乔巴山铁路建设。适时启动哈齐客运快速铁路线延伸至满洲里、满洲里—新右旗铁路、满洲里—伊尔施铁路、伊敏线和伊阿线扩能改造工程的前期研究工作,积极推动满归—漠河铁路、阿荣旗—莫旗铁路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铁路枢纽、换装站扩能改造,进一步提升内通道的通达能力,提升经满洲里出境的通往中亚和欧洲班列的运营规模和效率,研究增开旅游列车和货运专列,提高铁路客货运输能力。

——公路。加快建设那吉屯—尼尔基、阿里河—根河、牙克石—根河、海拉尔—拉布达林、满洲里—阿拉坦额莫勒—阿木古郎等干线公路和奇乾—室韦—黑山头、阿拉坦额莫勒—阿日哈沙特等口岸和边境公路,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干线公路网。探索参与阿日哈沙特—乔巴山等跨境公路境外段建设。

——航空。完善海拉尔、满洲里机场口岸功能,常年开通至赤塔、伊尔库茨克、乔巴山、乌兰巴托等航班,推进开通至乌兰乌德、乌兰巴托、新西伯利亚、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雅库茨克等地的国际航线,新增与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国际航线,完善至香港、台湾的地区航线,增加至北京及国内大中城市航班。新建莫旗、新右旗等通用机场,支持机场之间开通航线,形成一小时航空经济圈。

——陆海联运。加快额尔古纳河、嫩江等重要航道及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通水运通道。加强与大连、锦州、天津、图门等港口衔接,积极发展陆海联运。

2、加强口岸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口岸。加快满洲里铁路换装和公路口岸通关设施改造,研究建设黑山头铁路口岸可行性。推进黑山头、室韦、阿日哈沙特和额布都格口岸基础设施和设备、双向过货通道和物流场地的建设和升级改造。加快海拉尔、满洲里国际机场候机厅、联检楼等相关场所与设施的改扩建。加强口岸数字化建设,实现通关、物流等信息资源共享,全面提高口岸信息化水平。

——信息。加强跨境电子商务平台、通信网络运行管理平台、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开展面向俄蒙与东北亚地区数据储存、计算和租赁业务,与俄蒙毗邻地区建成跨境直达陆地光缆,扩容完善满洲里—外贝加尔斯克中俄跨境光缆,将先导区打造成为欧亚电信传输的重点节点。加快光纤网络建设,推动“三网”融合,提高通信、广电、计算机骨干网络的覆盖度。

3、加快城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电网。按照国家能源基地建设规划的总体安排,着力建设电力外送通道,加快先导区电网智能化建设和改造,提高电力输送能力和城乡电网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供电能力和水平。适时推进送往东北三省相关地区的交流与直流输变电通道建设工程,重点建设伊敏—兴安—乌兰浩特500千伏交流输变电工程和岭东—牙克石—满洲里500千伏输变电工程。

——水利。加大防洪堤防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力度,推动国际界河护岸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城乡供水保障水平,加快修筑直供园区、城区输水管道,实施农村牧区饮水提质增效工程。

——城镇和园区。加强给排水、供热、供气、道路、环卫、生活垃圾与污水污染物处理、园林绿化等城镇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提高城镇对产业和人口的承载能力。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园区基础设施,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建设大基地、大园区、大企业、大集群。

(三)加强人文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1、扩大人文交流合作

——深化文化会展合作。完善政府间和民间交流机制,扩大人员互访,进一步拓展合作范围,共同策划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充分挖掘蒙古之源和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俄罗斯族等少数民族文化,支持三地文艺团体互访演出、相互举办展览、开展艺术交流,提升特色品牌的国际影响。鼓励友好城市间进一步加强联系,以互办“城市日”等方式,开展包括政府间会谈、经贸展会、项目推介、文艺演出、文化展览等活动。挖掘历史文化、蒙元文化、草原文化和多边文化,支持译文图书、出版发行、翻译培养、民俗编剧等文化产业交流合作。积极培育和发展中俄蒙国际会展和论坛活动,扩大规模和影响力,继续办好海拉尔中俄蒙经贸洽谈暨产品展销会、呼伦贝尔中俄蒙国际矿山机械博览会和中俄蒙旅游合作论坛等,研究探索举办新的会展和论坛活动。

——拓宽教育科技合作。在同国家目前的区域国别研究计划、非通用语培养计划、汉语教育和留学总体部署做好衔接工作的基础上,依托历史往来基础,拓宽先导区与俄蒙在高等教育教学、科技研发、人员交流等领域的合作,编制中俄蒙次区域合作科技交流与人才培养规划,打造中俄蒙教育科技交流合作平台。鼓励呼伦贝尔学院、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等高校培养中俄蒙合作紧缺型和应用型技术人才,设立俄罗斯和蒙古国研究中心,支持三国高等院校互派留学生。鼓励有条件的院校和语言类培训机构开办俄罗斯语、蒙古国斯拉夫语教学,扩大汉语国际教育,建设汉语留学基地。加强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呼伦贝尔市高级技工学校、扎兰屯职业学院等职业技术院校基础能力建设,扩大联合培养专业技能人才规模。建立常态化青少年学习交流活动机制,支持先导区中小学与俄蒙两国毗邻地区相关学校结为友好院校,共同举办少儿文艺演出、中小学运动会、夏(冬)令营等活动。拓展科技合作领域,加强与俄罗斯科学院东西伯利亚分院及俄蒙毗邻地区科研机构合作,积极与国内科研院校和企业合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产业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

——推进体育赛事交流。创新体育交流形式和内容,积极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赛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体育交流活动。鼓励开展国际式摔跤、射箭、拳击、足球、曲棍球、柔道、冬季冰雪等体育赛事交流活动,发挥大型体育活动的综合效应。加强三国地区性优势竞技体育项目的规则研究、教学研讨、合作训练和竞赛交流,互派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相互学习,创建中俄蒙区域性体育赛事与交流活动中心。

——加强医疗卫生合作。密切与俄蒙两国卫生部门和医院的友好往来,互派医护人员交流培训。开展中蒙医药学术交流、专家互访和义诊活动,促进中蒙医药养生保健服务发展,扩大中医药和蒙医药的国际影响。加强中蒙医药品安全管理和研发、蒙医药研究与交流及蒙药材安全管理,促进相关学术研究和临床应用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的交流。借助我国中医药及蒙医学优势,与蒙古国共同建立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为蒙医药等传统医学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加强中俄蒙三方边境地区传染病及其媒介生物的联合监测与控制,扩大对传染病病种研究的交流合作,健全传染病联合防控机制和卫生应急救治联动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和企业开展远程医疗服务,把先导区建设“海赤乔”次区域疾病防疫联防、联治示范区。

2、拓展跨境旅游合作

建立和完善与俄蒙地方政府、旅游协会和有关企业的多层次合作协调机制,共同打造具有“海赤乔”次区域特色的国际知名旅游产品。鼓励优势企业开展境内外经营活动,与俄蒙共同开发跨境旅游资源,依托中俄额尔古纳界河、中蒙哈拉哈界河等边境地区的自然风光、异国风情,发挥满洲里、海拉尔、黑山头、室韦、阿日哈沙特、额布都格等口岸通道作用,推动跨境旅游区、跨境旅游线路建设与合作,重点建设额尔古纳中俄界河与跨境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旗中蒙跨境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满洲里—外贝加尔斯克地区中俄跨境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依托丰富旅游资源,加快旅游景区与基础设施建设,创建一批国际知名旅游景区,把先导区建成体现草原文化、森林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以海拉尔为中心,打造呼伦贝尔、俄罗斯、蒙古环线旅游产品,加快建设海拉尔区旅游集散中心,研究建设呼伦贝尔国际生态旅游区或国际旅游特区。

3、加强生态环保合作

完善与俄罗斯和蒙古国的跨国生态环保合作机制,共同保护森林、草原、河流、湖泊、湿地等生态系统。加强自然保护区规划与建设,推进黄羊等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联防建设,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和跨界环境影响评估,建立环境监控信息平台。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科学有序开发和利用资源,开展主体功能区适应性评价。完善生态环保监管机制和保护措施,对产业园区规划和重大工程项目,同时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相关产业规划及重大项目的布局进行规划水资源论证,注重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由地方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绿色发展、美丽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典范区和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

三、近期重点推进规划落实“双十工程”

(一)推进扶持政策落地工程

1、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相关政策在先导区实行。

2、加大中央财政预算内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提高补贴比例、减免地方配套,增加对外资源性产业合作和园区等基础性建设的投资补助。

3、赋予先导区部分省级口岸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等权限。推进额布都格、阿日哈沙特口岸常年开放,推动室韦口岸开通客运。

4、推动设立互市贸易区、进出口加工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发展好满洲里综合保税区,条件成熟时研究设立海拉尔综合保税区。

5、完善创业型、创新型和科技型企业扶持政策,对园区内企业实施差别化环保政策。重点推行企业登记制度改革,在先导区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推进取消和下放鼓励类和限制类产业项目审批权。

6、完善高学历人才绿色通道等更加优惠的人才引进制度,建立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创业园区和技能培训机制,鼓励外地优秀人才参与先导区建设。

7、中央财政加大对内蒙古自治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内蒙古自治区财政部门在分配相关转移支付时对先导区予以适当倾斜。

8、支持以先导区为基地扩大对俄蒙投资,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外投资项目按照有关规定申请现有资金政策支持,支持进口资源就近加工。

9、健全与先导区发展相适应的土地管理制度,创新土地管理模式,实施规划管理、用地指标等差别化的土地管理政策,增强土地调控和供给能力。

10、增加对外资源性产业合作和园区等基础性建设的投资补助。

(二)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工程

1、推进齐齐哈尔客运快速铁路线延伸至满洲里前期工作。

2、推动建设海拉尔—黑山头口岸铁路。

3、推动建设莫尔道嘎—室韦口岸铁路。

4、启动建设海拉尔—拉布大林干线公路。

5、加快建设阿里河—根河、牙克石—根河干线公路。

6、加快建设阿拉坦额莫勒—阿日哈沙特口岸公路改造工程。

7、推动建设莫旗、新右旗、莫尔道嘎等通用机场。

8、推动海拉尔中俄蒙国际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9、推动中蒙额布都格—巴彦呼舒跨境经济合作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10、推动阿日哈沙特口岸边境经济合作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四、保障措施及工作推进部署

(一)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市人民政府成立中俄蒙合作先导区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专项推进组,负责组织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指导总体推进工作,负责与国家、自治区的沟通协调,落实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组织规划的有效实施与监督指导,及时掌握动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各旗市区和各相关部门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制定细化实施方案,明确工作时序和重点,落实责任主体,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

落实目标责任。建立“统一领导,明确分工,协调运转,严格考核”的工作机制,加强对中俄蒙合作先导区建设的协调、督促、检查,确保工作顺利推进。建立任务分解落实责任制,及时准确跟踪执行情况,确保各个阶段目标任务如期实现。完善考核机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建立先导区建设年度报告制度,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全方位地宣传中俄蒙合作先导区的战略意义、目标任务和工作保障措施,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加快推进先导区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规划推进工作部署

1、部署发动阶段。2015年12月底前,成立领导机构,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强大声势,全面部署工作,增强全市上下的参与意识。推进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支持呼伦贝尔中俄蒙先导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筹备中俄蒙三国毗邻地区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召开中俄蒙区域性合作论坛。

2、整体推进阶段。2016年至2017年为整体推进阶段,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全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工作方案,强力推进落实重点工作。二是推进先导区政策争取和项目建设。各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组织力量集中攻坚,加大向国家、自治区争跑力度,确保已列入《规划》的政策和重大事项切实有效的落入实处,夯实促进先导区建设的发展基础。三是建立先导区建设情况定期报告制度,及时总结经验,上报到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反馈到国家、自治区。

3、逐年推进阶段。建设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持续推进,形成常抓长效。从印发本通知筹备开始,全力推进建设《规划》确定的国际商贸物流区、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境外产业合作园区、绿色农牧业区、人文科技交流合作示范区、国际休闲旅游区和生态环保产业园区建设,构筑先导区“一轴两翼”开发开放布局,打造“海赤乔”次区域国际合作金三角。到2025年,先导区在对外通道、口岸城镇、产业体系、合作模式、体制机制等方面基本成型,先行、引导、示范和带动作用充分体现,成为我国对俄蒙开放合作和参与东北亚开发调整的重要枢纽,率先建成小康社会。

4、巩固提升阶段。完成《规划》既定的发展目标后,继续全力推进。再经过3—5年努力,先导区引领示范作用、带动传导能力、典型先导效应明显增强,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经贸港、信息港、资金港、人文港的作用凸显,成为东北亚产业分工体系中的重要节点,建成联通欧亚、辐射两洋的物流和贸易枢纽,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充分发挥通道和枢纽作用。

五、《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建设规划》重大“双十工程”任务推进表(详见附件)

附件:《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建设规划》重大“双十工程”任务推进表

《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建设规划》重大“双十工程”任务推进表

序号

事项

牵头领导

牵头部门

配合部门

一、重大政策落地工程

1

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相关政策在先导区实行。

闫宏光    副市长

市发改委

2

加大中央财政预算内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提高补贴比例、减免地方配套,增加对外资源性产业合作和园区等基础性建设的投资补助。

李 才     副市长

市财政局

市发改委
市商务局

3

赋予先导区部分省级口岸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等权限。推进额布都格、阿日哈沙特口岸常年开放;推动室韦口岸开通客运;对接俄蒙口岸管理部门,商谈推动简化通关流程,探索实施优化海关程序、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的通关新模式。建立与内地海关共认的进出口一次性检验通关机制。完善出入境办证信息系统功能。

牛振声    副市长

满洲里海关

新巴尔虎左旗人民政府
新巴尔虎右旗人民政府
市口岸办

4

推动设立互市贸易区、进出口加工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发展好满洲里综合保税区,条件成熟时研究设立海拉尔综合保税区。

牛振声    副市长

满洲里海关
市商务局

海拉尔区人民政府
满洲里市人民政府
新左旗人民政府
新右旗人民政府

5

完善创业型、创新型和科技型企业扶持政策,对园区内企业实施差别化环保政策。重点推行企业登记制度改革,在先导区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推进取消和下放鼓励类和限制类产业项目审批权。

李 才     副市长

市经信委

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6

完善高学历人才绿色通道等更加优惠的人才引进制度,建立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创业园区和技能培训机制,鼓励外地优秀人才参与先导区建设。

陈立新     副市长

市人社局

市委组织部

7

积极鼓励民间资本按国家有关规定进入传统垄断行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拓展国际金融服务业务,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应用,在海拉尔国际机场研究开展卢布等货币的自由兑换业务。

李 才      副市长

市财政局
市金融办

市发改委

8

支持以先导区为基地扩大对俄蒙投资,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外投资项目按照有关规定申请现有资金政策支持,支持进口资源就近加工。

牛振声    副市长

市商务局

市发改委
市经信委
市财政局

9

健全与先导区发展相适应的土地管理制度,创新土地管理模式,实施规划管理、用地指标等差别化的土地管理政策,增强土地调控和供给能力。

郑伟元    副市长

市国土局

10

中央财政加大对内蒙古自治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内蒙古自治区财政部门在分配相关转移支付时对先导区予以适当倾斜;增加对外资源性产业合作和园区等基础性建设的投资补助。

李 才     副市长

市财政局

市商务局
市发改委

二、重大项目建设工程

1

重点建设海拉尔中俄蒙国际物流园区,统筹推进中俄满洲里—后贝加尔边民互市贸易区、海拉尔中俄蒙商品展销中心、大兴安国际物流中心和呼伦贝尔进出口商品网络交易平台建设。研究建设海拉尔空港保税仓库和机场出境免税店。研究建设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拉尔中俄蒙国际物流园区保税仓库;重点推进俄罗斯伊尔库茨克木材产业园区、赤塔建材产业园区、达乌利亚农业合作园区和蒙古国哈拉哈农业合作园区、哈比日嘎产业合作园区、中蒙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

牛振声     副市长

市商务局
满洲里海关

满洲里市人民政府
海拉尔区人民政府
牙克石市人民政府
新左旗人民政府
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内蒙古呼伦贝尔民航机场有限责任公司

2

以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联动呼伦贝尔岭东工业园区、阿荣旗工业园区和牙克石产业集聚区,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进一步增强配套服务能力和优化发展环境,重点发展能源化工、有色金属、生物制药、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新型建材等产业。

李 才     副市长

市经信委

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扎兰屯市人民政府
阿荣旗人民政府
牙克石人民政府

3

树立绿色农畜产品形象,打造“呼伦贝尔”绿色农牧业品牌;发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与内地和地方农牧(场)户联手发展绿色农畜产品生产经营组合优势,创新整合经营、联户生产、入股合作等生产方式,建设“粮、油、薯、乳、肉、特”六大基地;加快海拉尔区、满洲里市、牙克石市、阿荣旗、扎兰屯市、额尔古纳市、陈巴尔虎旗等地区设施农业建设,培育绿色优质果蔬出口基地,发展订单农业。

李 阔         副市长

市农牧业局
呼伦贝尔农垦集团

海拉尔区人民政府
满洲里市人民政府
牙克石市人民政府
阿荣旗人民政府
扎兰屯市人民政府
额尔古纳市人民政府
陈巴尔虎旗人民政府

4

加快发展以农作物秸秆与畜禽养殖废弃物等为原料的产业化生物天然气,有序发展非粮油脂植物制柴油、甜高粱茎秆制燃料乙醇等非粮原料生物能源产业;以海塔石油盆地(海拉尔与毗邻蒙古国塔木查格地区)合作勘察开采石油为依托,以进口原油为补充,研究论证在中蒙额布都格跨境经济合作区与蒙古国进行石油炼化合作可能性;扩容完善满洲里—外贝加尔斯克中俄跨境光缆。

李 才    副市长

市能源局
电信呼伦贝尔分公司
移动通信呼伦贝尔分公司
联通呼伦贝尔分公司
市金融办

市经信委
内蒙古呼伦贝尔民航机场有限责任公司

5

鼓励企业“走出去”参与俄蒙毗邻地区森林资源及铅、锌、铜等有色金属矿藏开发合作,推进与俄罗斯别列佐夫铁矿、蒙古国乌兰铅锌矿等金属矿合作项目建设,支持参与境外矿产综合加工园区与配套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积极培育和发展中俄蒙国际会展和论坛活动,扩大规模和影响力,继续办好海拉尔中俄蒙经贸洽谈暨产品展销会、呼伦贝尔中俄蒙国际矿山机械博览会和中俄蒙旅游合作论坛。

牛振声     副市长

市商务局

市发改委
市经信委
市旅游局

6

积极推动莫尔道嘎—室韦、海拉尔—黑山头及伊尔施—道劳杜—阿日哈沙特口岸铁路建设。适时启动哈齐客运快速铁路线延伸至满洲里、满洲里—新右旗铁路、伊敏线和伊阿线扩能改造工程的前期研究工作,积极推动满归—漠河铁路、阿荣旗—莫旗铁路等项目建设;新建扎兰屯支线机场和莫旗、新右旗等通用机场,支持机场之间开通航线,形成一小时航空经济圈;探索参与阿日哈沙特—乔巴山等跨境公路境外段建设。

李 才     副市长

市发改委

7

加快满洲里铁路换装和公路口岸通关设施改造,研究建设室韦铁路口岸可行性。推进黑山头、室韦、阿日哈沙特和额布都格口岸基础设施和设备、双向过货通道和物流场地建设和升级改造。加快海拉尔、满洲里国际机场候机厅、联检楼等相关场所与设施的改扩建;发挥满洲里、海拉尔、黑山头、室韦、阿日哈沙特、额布都格等口岸通道作用,推动跨境旅游区、跨境旅游线路建设与合作。

牛振声     副市长

满洲里海关
市口岸办
市旅游局

满洲里市人民政府
海拉尔区人民政府
额尔古纳市人民政府
新巴尔虎左旗人民政府
新巴尔虎右旗人民政府

8

加快建设那吉屯—尼尔基、阿里河—根河、牙克石—根河、海拉尔—拉布达林、满洲里—阿拉坦额莫勒—阿木古郎等干线公路和奇乾—室韦—黑山头、阿拉坦额莫勒—阿日哈沙特等口岸和边境公路,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干线公路网;重点建设伊敏—兴安—乌兰浩特500千伏交流输变电工程和岭东—牙克石—满洲里500千伏输变电工程。

李 才      副市长

市交通局
市电业局

市能源局

9

鼓励呼伦贝尔学院、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等高校培养中俄蒙合作紧缺型和应用型技术人才,设立俄罗斯和蒙古国研究中心,支持三国高等院校互派留学生。鼓励有条件的院校和语言类培训机构开办俄罗斯语、蒙古国斯拉夫语教学,扩大汉语国际教育,建设汉语留学基地。

陈立新      副市长

市教育局

呼伦贝尔学院
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

10

加强与俄罗斯科学院东西伯利亚分院及俄蒙毗邻地区科研机构合作,积极与国内科研院校和企业合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产业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中俄蒙地区间合作研究平台与机制。

郝桂娟     副市长

市科技局

市发改委


分类: 全球治理 2022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