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钢最新课题成果,直陈“一带一路”投融资六大核心问题
2019年02月12日  |  来源: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  阅读量:10855

“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以来就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当中既有认同也有争议。尤其是中美经贸关系紧张之后,不乏有外媒拿“一带一路”大做文章进行抨击。这些文章虽然多数是没有凭据的揣测,但也间接反映了“一带一路”倡议目前所面临的投融资困境,比如信贷规则的差异、信息披露不够充分透明等等,中国需要直面并解决这些问题。

当地时间2019年1月23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学术顾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在华盛顿发布CF40课题成果“‘一带一路’投融资新体系”,课题直陈当前“一带一路”投融资软环境中存在的六大核心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目前,涉及“一带一路”投融资体系设计和统筹协调方面的研究还存在很多空白,该课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上述空白。

作为该课题负责人,肖钢坦率回应了海外对于“一带一路”的批评。他认为,面对责任与挑战,中国必须直面和担当,并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在当前形势下,过去的成功经验并不能解决“一带一路”投融资所面临的障碍,创新才是争取突破的必经之路。在传统道路和西方方案都不适用的情况下,唯有创新才可开辟新局面。

在华盛顿发布会前,上述课题首先在CF40旗下上海新金融研究院举行了内部评审会。本文综合了课题的核心研究成果和与会专家观点,供大家参考。 

▲当地时间2019年1月23日,肖钢在第四届“CF40-PIIE中国经济论坛”华盛顿研讨会上就CF40课题“‘一带一路’投融资新体系”发表演讲。

一、构建“一带一路”投融资新体系迫在眉睫

过去五年间,“一带一路”建设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指导下,相关工作有序推进,成效显著。五年来,政策沟通平稳顺畅,沿线国家高层互动频繁;设施联通效果明显,海陆空协调发展;贸易畅通促进沿线国家贸易往来密切频繁,贸易额逐年增长;资金融通作用凸显,投融资服务对相关建设提供有力支持;沿线国家人文和文化交流广泛,民心相通,为“一带一路”奠定了良好的民意基础。

“一带一路”建设成就有目共睹,但也面临诸多问题,尤其投融资是关键问题。比较明显的问题是——“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资金的依赖程度较大,这与前期国企央企引领、政策性金融先导驱动的特征密切相关,但鉴于相关投资资金需求大,官方援助增资有限;基础设施类项目风险高、盈利弱,私营资本积极性不高;融资模式单一,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进一步造成了投融资模式的不可持续性。

应对新形势,当前亟待构建“一带一路”投融资新体系。当前全球金融格局正面临深刻变化,中国需要主动参与全球金融体系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为中国实质性地参与全球金融治理提供了重要抓手,也为中国融入甚至主导国际规则提供了难得机遇。


二、瓶颈:软环境薄弱

造成当前“一带一路”投融资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规则的联通、软环境建设缺失最为突出。课题组总结了“一带一路”投融资软环境存在的六大核心问题,具体包括:

第一,现有信贷规则和管控体系难以适应“一带一路”投融资需求。当前中国的金融机构在融资期限、利率、中国成分和审批方面的相关规则与开放共享理念还有一定的差距。

第二,现有投资保护机制不完善。当前双边、多边都存在投资保护不足、纠纷解决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第三,投融资风险评估预警体系有待加强。面对沿线更加复杂多样的风险类型,现有风险评估理念、评估架构、评估工具等都需要提升和完善。

第四,债务违约救助等跨境投融资核心机制缺位。当前国际上的债务违约救助运作机制存在较大欠缺,难以解决“一带一路”投融资所涉及的债务违约问题。

第五,投融资所面临的腐败贿赂问题。沿线区域很多国家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低效,容易产生腐败风险,扭曲市场竞争秩序。

第六,信息披露透明度不足。当前我国在政策出台、项目实施等事前、事中、事后等环节的信息披露还不充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吸引力。

此外,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保护、劳工使用与保护、企业社会责任等领域的经验和管理手段较为有限;沿线各国的信息服务、财税服务、法律服务、信用评级等中介服务还难以满足投融资的需求;各国跨境税收政策不完善、不协调,影响跨境资本、人员与货物流动;多数沿线国家金融监管体系尚不健全,在反腐败、反商业贿赂等方面的国际合作、资源协调经验不足;沿线国家在具体行业的技术标准方面政策不统一,也都对投融资活动有较大的不利影响。

1 2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