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启正:共建“一带一路”需要提升公共外交能力
2019年04月25日  |  来源: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   |  阅读量:3643


“一带一路”是中国企业“走出去”与“引进来”优先考虑的路径,因此,中国企业如何有效地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课题。柯银斌先生的《全球商业共同体:中国企业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与行动》一书是探讨此题的专著,此书从理论、战略、行动三个层面提出了面对现实的建议方案。这必将有助于正在走上“一带一路”的中国企业!


公共外交与公司外交

此书提出了在“全球商业共同体”概念及框架中,中国企业共建“一带一路”的三项使命:通过与市场利益相关者建立战略联盟实现共同发展;通过与非市场利益直接相关者(政府、议会、法院、媒体、非政府组织、工会、宗教组织等)开展公司外交实现积极和平;通过与国际组织交流合作参与改善全球经济治理。可以认为,这是“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三项要求在中国企业上的具体体现,这将有助于解决“发展赤字”“和平赤字”和“治理赤字”三大全球性难题,切实履行中国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的承诺。

此书把跨国公司与东道国非市场利益直接相关者和国际组织之间的对话、交往和合作等行为定义为“公司外交”,与我多年来一直倡导、研究和推广的“企业公共外交”有着直接的关联。

2014年3月,我主编的《跨国经营公共外交十讲》一书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发行。在该书中,我提出: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作为资本、知识、技术和人才高度密集的经济社会组织,是世界经济网络的重要节点,是社会经济、文化交往中最活跃的主体之一,具有开展公共外交的紧迫性和自身的独特资源和优势。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越来越多“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成为世界各国人士认识中国的窗口。它们在国际关系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当代中国公共外交事业当仁不让的中坚力量,是“中国故事”的重要讲述者。

对企业而言,开展公共外交不仅是国家战略赋予的责任,也是企业国际化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因为,公共外交是企业消除利益相关者误解、降低和化解非市场风险的有效途径,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高级表现形式。

中国企业如何做好公共外交

中国企业如何做好公共外交呢?

第一,中国企业要有公共外交意识。了解和学习公共外交和国际关系的基本知识,认识到公共外交和政府外交组成国家的整体外交,意识到企业公共外交是中国公共外交体系中的中坚力量之一,相信企业公共外交不仅有助于祖国的国家形象(虽然有的跨国公司自称没有“国籍”,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它们还是有所属的),而且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国际化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要有意识地开展公共外交行动。企业的国际化行动,无论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会产生公共外交效果。无公共外交意识的行动产生正面的效果只是偶然的,要产生长期的、整体的、正面的效果必须是有意识的公共外交行动。这些行动既体现在企业日常业务经营活动中,也可体现在国际公共关系、社会责任中,还可以是专门策划组织的公共外交项目。

第三,要在行动中不断提升能力。公共外交行动需要一定的能力支撑方可实现目标,公共外交能力是在行动前的设计中、具体行动中、行动后的总结中不断提升的。

具体到共建“一带一路”场景中,中国企业更需要提升自身的公共外交能力。“一带一路”倡议是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新模式的探索,“民心相通”是“五通”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企业公共外交无论在国际合作、全球治理,还是在民心相通方面,都是大有可为的,能够发挥其独特的重要作用。

值得提及的是,此书把国际组织列为公共外交的对象,这不同于通常所说的公共外交对象范围。这个新提法在学术层面有待进一步探讨,但在实践层面是有价值的。中国企业与国际组织的交往,涉及中国企业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关系到全球经济治理的改进和完善。这又是一个新课题。

我热诚地向正在或准备“走出去”的中国企业管理层与公共外交的实践者和研究者推荐此书!

(赵启正,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本文为赵启正院长为《全球商业共同体:中国企业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与行动》所作的序。)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