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锦祥:和平新风吹向中东大地
2023年04月24日  |  来源:CISS  |  阅读量:2405

据新华社4月19日报道,海湾地区多名官员说,2017年遭周边阿拉伯国家集体“断交”的卡塔尔正与断交国之一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着手恢复外交关系,两国有望在数周内正式复交。

自3月份沙伊复交之后,一股和平新风开始吹向中东大地。地区多国纷纷行动起来,彼此伸出和解、对话与合作之手,让长期分裂与动荡的中东迎来新的发展前景。

此轮和解潮流总体可以分为四大部分:一是与沙伊直接相关的地区热点,尤其是也门问题。斋月期间,也门形势显著降温,尚未出现跨境空袭或无人机攻击。伊朗方面同意将停止向胡塞武装提供武器,而沙特与阿曼代表也前往也门就停火对话,甚至探索建立“地区全面持久和平的框架”。目前来看,沙伊关系进展平稳,双方领导人也刚刚发出互访的请求,这可以说部分打消了外界对于沙伊复交前景的疑虑。

二是叙利亚愈发被地区国家所接纳。3月以来,叙利亚外长自叙危机爆发之后首访沙特,沙特外长也随后到访叙利亚并会见了总统巴沙尔·阿萨德。一方面,沙伊关系的改善为阿拉伯国家缓和与伊朗“伙伴”阿萨德的关系创造了空间;另一方面,2月地震所引发的人道主义危机为各国与叙利亚对话创造了机会窗口。而在前不久沙特吉达举办的阿拉伯九国外长会议上,多方也呼吁叙利亚能够重回阿盟怀抱。这展现出阿拉伯国家希望推动团结合作,实现与叙利亚的关系正常化,并帮助其解决当前的孤立局面。

三是海湾国家关系持续好转。自2021年沙特与卡塔尔握手言和之后,海湾断交危机所造成的裂痕正在不断修复。4月12日,卡塔尔与巴林同意恢复外交关系,18日更传出阿联酋也即将与卡塔尔复交,这意味着卡塔尔将与所有海湾国家实现关系正常化。鉴于卡塔尔与伊朗之间的密切关系,沙伊缓和显然加速了海湾国家的和解进程。与此同时,海湾国家在当前严峻国际形势下,恐怕也意识到深化和解合作的必要性,以共同应对未来的政治经济挑战,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

四是土耳其继续改善其地区处境。3月之后,土耳其外长也时隔十年之久首访埃及,延续了之前的地区缓和进程。这既与中东整体的和平气氛有关,土若不主动调整政策将面临地区孤立。同时也与土经济模式转型有关,伴随土从内需推动转向出口主导,周边中东诸国成为土重要出口和经济合作对象。加之强震之后需要数千亿美元重建经费,这也加快了土耳其构建国际合作网络的进程。

中东这波和解之风劲吹,固然有第三方穿针引线的斡旋作用,但关键还是在于地区国家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意愿强烈。近些年来,在疫情和乌克兰危机的叠加作用之下,不少中东国家内部形势严峻,或者面临巨大转型压力。营造一个总体良好的外部环境,成为不少地区国家的政策追求。早在今年之前,以色列、沙特、伊朗、土耳其等地区大国都纷纷加入关系缓和进程,3月的沙伊复交成为关键转折点,增强了不少国家决策者做出决定的信心和意志,有力推动这些长期的和平努力开花结果。

与此同时,中东国家追求和平的努力也与地区“战略自主”意识的兴起有关。一方面,作为地区长期的主导力量,美国正准备将力量收缩,逐步撤出中东,这使得中东国家不得不认真思考未来向何处去,似乎唯有通过和解与团结,才能打破地区长期陷入动荡与战乱的魔咒。另一方面,中东似乎也已经厌倦自身作为“大国角力场”的角色,不愿继续沦为大国的战略附庸,而希望更多追求地区自身的利益。不过,任何单一的中东国家都难以做到这一点,唯有通过团结来发出共同声音。因此,无论是海湾国家合作委员会,还是阿拉伯国家联盟、石油输出国组织等合作机制,本身都展现出地区国家的“战略自主”意识。

当然,通往和平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目前,美以似乎都对沙伊关系缓和不满,伊朗与双方关系依然紧张,仍不排除出现军事摩擦、打断地区和平进程的可能性。而美国也对中东国家“离美近中”的倾向颇有微词,近期又强化在中东战略部署,并对部分地区国家予以“敲打”,意图稳固美国在中东的主导地位。总体来看,和平与对话虽是大方向,但过程可能并不容易,仍存在诸多阻碍。

中东问题折射出当前国际社会的一个大哉问,那就是世界究竟向何处去,我们是选择分裂还是对抗,和平还是战争?中东国家似乎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团结自强、止乱回稳,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中方的政策与此是一脉相承的,那就是推动构建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中东安全架构,促进中东安全稳定、发展繁荣和包容和谐。虽然困难犹存,但当多数国家都选择这条和平与发展之路时,和平就真正存在可能。

(作者系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展中国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本文2023年4月21日首发于《大众日报》)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