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雅梅:重温半个世纪前那次“改变世界”的访问
2022年03月01日  |  来源:世界知识  |  阅读量:3540

今年2月28日是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同中国领导人实现“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双方举行历史性的会谈,中美关系随之解冻,世界格局开始出现积极变化。50年后的今天,在世界大变局和中美战略博弈之际,我们能更深理解这次访问和这个公报的历史意义,也更需汲取当年两国关系打破坚冰、实现和解的智慧与勇气。

1972 年2 月尼克松总统访华期间参观北京故宫博物院。

登高望远,相向而行   

尼克松成功访华和《上海公报》发表是中美关系的转折点,标志着中美20多年对峙对抗的结束和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开始,为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打下了基础。从此,“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抵达北京的当天下午,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会见了他及随行的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原定只有15分钟的会晤持续了75分钟。台湾问题、印支问题、反霸斗争、扩大中美交流等十分严肃的原则性议题,在毛泽东的谈笑风生中一一呈现出来。会见结束时,尼克松紧握住毛泽东的手说:“我们在一起可以改变世界。”其后,周恩来总理在北京、杭州、上海与尼克松举行了多轮会谈。两国团队本着超越分歧、寻求共同利益的出发点,经过艰苦谈判和密集磋商,于2月27日下午4时在上海锦江饭店达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简称《中美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2月28日,公报向全世界发表。

中美走近是两国适应国际形势变化各自调整外交政策的结果,蓄之既久,其发必速。1969年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后,不断释放与中国和解的微妙信号。1970年2月,尼克松向国会提交任内第一份外交政策报告,表示要“尽力采取同北京改善实际关系的步骤”。当年10月初,尼克松在会见《时代》周刊记者时说:“如果说我在去世之前有什么事想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不能去,我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去。”为了防止国内反对派阻挠,尼克松通过“巴基斯坦渠道”“罗马尼亚渠道”“巴黎渠道”,向中国政府传递希望改善关系的信息,继之以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开始了两国实质接触。

中国也从本国战略利益和政治需要出发,决定为打开中美关系大门作出努力。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邀请中国人民老朋友、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同年12月18日,毛泽东在与斯诺长达五个小时的谈话中表示,欢迎尼克松访问中国,“谈得成也行,谈不成也行;吵架也行,不吵架也行;当作旅行者来也行,当作总统来也行。总而言之,都行。”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队应邀访问中国,尼克松宣布结束对华贸易禁令,放宽对华货币和航运管制,小球推动了“大球”的转动。

围绕尼克松访华和《上海公报》的起草,中美展开漫长的外交铺垫,谈判任务十分艰巨、复杂。台湾问题是关键问题,也是谈判中争论最久、最多的,从基辛格第一次访华就是谈判重点,直到尼克松访华结束前才确定下来。美方把台湾问题看成表述问题;对于中方来说,台湾问题事关领土完整与国家主权,措辞关乎实质。

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期间,在台湾地位和撤军问题上作了初步承诺,表明美国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中方关于台湾问题的立场。这使中国领导人在关系到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心中有数,中美最初的互信由此建立起来,为下步谈判提供了条件。当年10月,基辛格第二次访华,与周恩来进行了五次会谈,双方先后各自提出三个版本的草案稿,涉及公报的写法、内容、表述等,核心是台湾问题,争论的焦点集中于台湾的法律地位、台湾问题的解决方式、美国驻台军事力量是否最终撤出,以及撤军是否附加前提等。经过反复讨论,双方几易其稿,各有让步,除台湾问题外,其他问题基本达成共识。1972年1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黑格率先遣组访华,名义上是为尼克松访华做技术上的准备,实际上是想迫使中方在《上海公报》台湾问题上让步,但中方不为所动。尼克松访华期间,双方共进行了六次谈判,最终达成谅解。中方争取到美国“对‘一个中国’原则不持异议”以及美国最终撤出全部在台武装力量的承诺,这解决了与美方争论的台湾归属问题,是对“台湾地位未定论”的根本否定,公报确立的“一个中国”原则成为中美关系的基石。美方则表达“对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并给“撤军”附加了某些条件,为将来继续介入台湾问题留下借口。总的看,中方在重要问题上坚持了原则,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中表现了一定的灵活性,取得了当时条件下所能争取到的最大成果。

中美对公报的格式写法也有很大分歧。基辛格承认,美方提出的草案是掩盖分歧、语言模糊、强调共识的传统写法。周总理则强调,对形势的判断不谈清楚而是含糊其辞,就不能说谈明白了我们之间的根本分歧,这给世界的印象是不诚实的,我们不能同意这样做。最终达成的文本是,先分别列出中美对重大国际问题的各自判断,在明确指出“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后,再逐条写明共同认知和愿景,由此开创了外交文书的新风格,是两国外交智慧的结晶。

中美“破冰”,开辟新景   

1972年2月28日,尼克松在结束中国之行时说,“这是改变世界的一周”,毛泽东听闻后对周总理笑言:“我看还是世界改变了他!”尼克松能从一个反共领袖转变为中美友好交往的开拓者,关键是他转变了思维方式,认识到结束与中国的敌对状态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美国内反华的保守派议员和亲台势力已无法阻挡中美缓和的大势。虽然两国建交的努力在此之后持续了整整七年,但关系正常化的进程是从尼克松访华和《上海公报》发表开启的,1979年中美《建交公报》和1982年《八·一七公报》均是《上海公报》的延续和发展。

受“尼克松访华旋风”的影响,世界其他国家纷纷与中国改善关系,掀起了一个与中国建交的热潮。1972年,中国同18个国家建交或提升外交关系级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同外国建交最多的一年。可以说,中美关系“破冰”和迈向正常化,找到了共同反对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的利益汇合点,带动了世界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显著缓和了国际形势,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中国以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争取和平的基本政策,赢得尊重,赢得朋友,赢得外交主动。当前,中美进入从未有过的全面博弈时期,无论形势怎样艰险,前人为推动中美关系“破冰”、发展和转圜而展现的智慧与勇气,始终是两国共同的宝贵财富。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本文刊登在《世界知识》2022年第5期。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分类: 全球治理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