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勤华: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2021年11月24日  |  来源:人大国发院  |  阅读量:2949

2021年1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讲话时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巩固互联互通合作基础,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扎牢风险防控网络,努力实现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给质量、更高发展韧性,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经过8年的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深受国际社会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合作平台,如何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下,特别是在以碳中和和绿色复苏的背景下,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目标,是继续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坚持“一带一路”的“硬联通”“软联通”相辅相成、相互贯通

习近平在座谈会中指出,要深化互联互通,完善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布局,深化传统基础设施项目合作,推进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合作,提升规则标准等“软联通”水平,为促进全球互联互通做增量。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实现高标准目标,首要条件是增强在基础设施和规则标准上的“软硬联通”。

在“硬联通”方面,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是交通网络的打通,为商品流动创造必要条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经济规模有限的发展中国家,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交通设施得到改善,但总体上,其国内的基础设施仍存在大量短板,并未接入“一带一路”的国际交通网络。中国应继续发挥自身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的优势,积极利用国内的先进技术及经验,为沿线发展中国家建设必要的公路铁路等,同时,也应注重包括5G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软联通”方面,规则制定是一个长期过程,与“硬联通”的建设呈现正相关关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经形成了一些必要的对话渠道,如“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但参与到“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数量巨大,且各国利益诉求不尽相同,现有的对话渠道无法为广泛共识的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中国应积极发挥自身正在不断成长的国际影响力,推动对话渠道的全方位拓展及配套机构的建设,增进沿线各国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认识,为统一的规则标准制定打好基础。

以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引领“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中指出,要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信息共享和能力建设,深化生态环境和气候治理合作。应对气候变化逐渐成为了一个全球共同治理的议题,世界各国都相继制定了绿色发展规划并作出了部署。“一带一路”倡议,涵盖的国家行为体众多,沿线各国的能源结构、排放标准各不相同,但沿线各国都普遍存在利用化石能源来维持生产生活的情况。

化石能源的消耗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发展新能源来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使用,成为应对这一问题的必然出路。换而言之,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实现可持续目标,则要大力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以绿色技术的应用为核心。通过绿色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在生产端和应用端两个维度降低化石能源使用,中国在高度重视、全力发展的政策环境下,已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绿色能源企业,从太阳能发电等生产端、新能源汽车制造等应用端都有先进经验,国内各研究机构和高校也都投入到新能源领域的研究过程之中。中国应积极鼓励这些新能源企业“走出去”,将先进经验分享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并推动国内研究机构及高校与其他沿线国家的相关机构进行定期交流,进一步提升“一带一路”整体的绿色科技研发应用水平。

以惠民生夯实“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社会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中指出,民生工程是快速提升共建国家民众获得感的重要途径,要加强统筹谋划,形成更多接地气、聚人心的合作成果。“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推进,对于惠民生目标的达成,目前主要体现在通过大型工程的建设来完善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配套水平、通过项目落地来为沿线各国提供就业岗位等。如中国于2018年援建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项目、由中国出资承建的科伦坡莲花电视塔等“大工程”项目,都为当地群众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了便利,也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中国应继续通过发挥基础设施建设优势来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实现惠民生目标,充分解决沿线各国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而给当地群众带来的出行、生活不便等难题,并在建设实施过程中,充分吸收当地劳动力资源,最大程度上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在“大工程”的层面上继续推进民生建设。

“小建设”相较于“大工程”而言,具有资金投入少、时间周期短等优势,可在短时间内让沿线国家群众感受到生活中发生了变化。如中国援助的比什凯克的沥青路面修复工程、莫桑比克中非赛赛农业合作项目等“小建设”项目,都在当地获得了较大关注。但相较于“大工程”项目,“小建设”项目的广度及深度都存在一定不足。中国应在“一带一路”倡议实现惠民生目标的过程中,更注重从“小建设”的层面来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推动“大工程”与“小建设”相配合。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