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德刚 武桐雨:第四次工业革命与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科技外交
2020年12月11日  |  来源:《西亚非洲》2020年第6期  |  阅读量:13235

2017年5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启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成为中阿科技发展战略对接的抓手。中国的科技优势与阿拉伯国家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优势可以充分结合起来,形成科技创新产业链和科技发展战略对接。双方共同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促进在高科技领域的良性竞争,可打破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对高科技的垄断,使全球高科技形成多极化格局。阿拉伯国家高度重视高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使中阿战略对接成为可能。

阿曼明确将信息技术产业列为新五年计划的重点发展产业。巴林计划斥资35亿美元建立高科技城。沙特的“2030愿景”也作出了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等承诺,设立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城(成立15个研究中心)、核能与可再生能源城等,并于2018年宣布投资5000亿美元,在红海沿岸建设一座占地265万平方公里的后工业化未来之城(NEOM)。阿联酋的阿布扎比成为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nternationalRenewableEnergyAgency)的永久总部,并将在中阿科技伙伴计划框架下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深化中国—阿联酋技术转移中心合作;中国与埃及共建可再生能源联合实验室,也是双方发展战略对接的结晶。

第三,阿拉伯国家在高科技应用领域的发展潜力,奠定了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科技外交顶层设计的利益基础。尽管在阿拉伯世界,多国至今仍处于战乱状态,但是绝大多数国家人心思稳、认同“以发展促和平”,“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市场方兴未艾。阿拉伯国家尤其是海合会国家十分重视发展以高科技为龙头的“知识经济”。2016年9月2日,由中国科技部、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印发的«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明确提出了中阿技术转移中心要承担的重要使命;2017年,“中国—阿拉伯国家国际科技产业合作联盟”由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共同发起,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创新发展的合作体,直接对接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贸易主体。

一份研究报告预测,十年内全球仅“5G”技术就能产生2730亿美元的收入。中东地区是高科技产业重要的应用市场。2017~2025年,中东地区将是世界上移动通信用户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仅次于撒哈拉以南非洲。2017年,卡塔尔电信公司(Ooredoo)开始“5G”服务的试点;数月后沙特成立“5G”工程工作组,2018年沙特通信与信息技术委员会(CITC)批准

“5G”试运行,胡拜尔市(Al-Khobar)成为沙特第一座试点“5G”网络的城市。2018年阿联酋通讯公司(Etisalat)、卡塔尔电信公司、沙特电信公司(SaudiTelecomCompany)和科威特电信公司(Zain)均进行了“5G”试点。阿拉伯国家高科技应用市场虚位以待,成为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科技外交的顶层设计的动力。

第四,中阿科技管理部门的密切合作,奠定了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科技外交顶层设计的实践基础。在科技合作中,科技部积极配合国家整体外交,与外交部、商务部、教育部等形成合力。2013年中国科技部启动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计划以来,已有123名阿拉伯国家科研人员在中国进行了短期科研工作;2015年中阿举办了两届中阿技术转移暨创新合作大会;2016年,习

近平主席访问阿盟总部时宣布启动“中国—阿拉伯国家科技伙伴计划”,2016年3月,中国和埃及共建的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在埃及揭牌;截至2018年,埃及、摩洛哥、阿尔及利亚、沙特、约旦、突尼斯、利比亚七国与中国签订了科技合作协定,埃及、摩洛哥、沙特三国还与中国科技部建立了科技合作机制。

在上述合作机制中,成立于2015年的“中阿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合作成果最有代表性。截至2018年,中心供需对接85次,达成意向57次,签约协议47次,协议金额121亿元。中心下设“中国—阿拉伯国家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促进会”,旨在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战略构想,为中阿技术转移中心建立持续务实的互动机制,促进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科技创新、技术转移等领域的可持续合作,实现区域内各国共同繁荣与发展。目前,科促会成员522个,其中国内233个,占4464%;国外288个,占5517%。中阿技术转移过程中,科技企业305个,服务机构73个,参与高等院校34个,社会社团组织23个,会展机构12个,技术转移机构39个,产业园区10个。中国科技部门对内协调各部委、对外对接阿拉伯国家科技管理部门,使科技外交的顶层设计得以落地。

因此,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科技产业起步晚、发展不平衡、市场不健全,必须发挥双方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科技外交通过顶层设计建立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关系,对内统筹科技部、外交部等部委,对外实现中长期高科技发展战略对接和科技合作项目对接,引导双方高科技企业在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取得突破,以点带面,以双边带动多边,形成辐射效应。

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科技外交的重点领域

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科技外交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涵盖物理、虚拟和生物三个世界,从区域和产业分布来看具有不平衡性。从物理世界来看,无人机、新能源、航空航天等是重点,其中新能源包括页岩气技术、核能、太阳能与风能等,推进较快;从虚拟世界来看,“5G”网络是合作重点;从生物世界来看,生物医药是重点,但推进较缓慢。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科技外交基于“多边谈合作、双边谈落实”的实践路径,根据各国优势和合作意愿,选择灵活务实的合作模式。2016年习近平主席在开罗阿盟总部演讲时,从共建“一带一路”的目标出发,提出了“和平、创新、引领、治理、交融”的行动理念,提出中方将做中东发展的推动者和中东工业化的助推者,体现出中国以创新和治理为切入点,围绕高端制造业、核能、航天、新能源、基因工程、信息通信、联合实验室、召开中阿北斗论坛等具体领域的合作,为中阿在重点领域项目落地指明了方向。2018年,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科技板块活动筹备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围绕遥感测绘、智能制造、环保科技、农业物联网及国际技术转移等领域进行对接并达成合作意向。归纳起来,中国对阿科技外交主要在以下重点领域:

(一)核能

中国是民用核能大国,中核集团研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与中广核集团联合研发)和“国和一号”(CAP1400),成为国家重要的高科技“名片”。中阿双方利用并发挥阿拉伯和平利用核能培训中心、中国核安保示范中心及其他设施和平台的作用,阿尔及利亚、约旦、沙特、阿联酋、埃及、苏丹等成为中国首批合作重点对象。2008年3月,中国与阿尔及利亚签订和平开发核能协议,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与阿尔及利亚能源与矿产部还签订了核能培训协定。2008年中核集团公司和约旦原子能委员会在约旦首相府签署了«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约旦原子能委员会关于核能合作项目的执行协议»;中国原子能科学院与约旦科技大学签署了合作建造次临界装置的商务合同。2015年5月,中核集团代表团访问埃及,与埃及核电管理委员会(NPPA)主席正式签署了«中核集团与埃及核电管理委员会核能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就“华龙一号”走进埃及的相关事宜进行了沟通和交流。2016年中核集团与苏丹签订协议,拟帮助苏丹建造核电站。

近年来,沙特和阿联酋成为中国核能合作的重点国家。2017年3月,中核集团与沙特地调局签署了《中沙铀钍资源合作谅解备忘录》。根据协议约定,中核集团在未来两年内对沙特9片潜力地区开展放射性资源勘查工作。2017年,中核集团董事长余剑锋与阿联酋核能公司总裁哈马迪在北京签署谅解备忘录,与阿联酋国务部长、阿布扎比国际金融中心主席艾赫迈德阿里阿尔沙耶赫签署建设财资及投融资中心合作协议,筹备成立中核集团设立在海外、辐射全球的全产业链运营和投融资平台,共同探索建立“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核工业“产业+金融+海外市场”的发展模式。中国与沙特和阿联酋的核能合作产生示范效应,有助于中国同其他阿拉伯国家加强核能合作。2018年7月,《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北京宣言》第29条指出:“在互利基础上加强和平利用核能领域合作,交流在核能与核技术方面的经验,推动核能发电、海水淡化、资源勘探、科学研究、人员培训以及其他核技术应用领域的合作。”

(二)新能源

这里的新能源专指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是中阿“1+2+3”中规划的重点领域之一。根据«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2018年至2020年行动执行计划»,双方将根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加强在各类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的合作与协调,如在阿拉伯国家的光伏电池、光热能、风能和地热能应用方面加强合作。2018年11月在埃及开罗召开的第六届中阿能源合作大会期间,中国国家能源局与阿盟秘书处一致同意成立中阿清洁能源培训中心,并签署合作协议。在太阳能方面,2014年以来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量已连续五年位居世界第一,而阿拉伯国家具有开发太阳能的独特优势。2014年,中国和埃及签署«关于共建中埃可再生能源联合实验室的谅解备忘录»。根据合作备忘录,中国将帮助埃及建设世界上最大的光伏产业园——本班光伏产业园区,项目占地37平方公里;在摩洛哥,中国援建的努奥二期和三期光热电站项目金额达20亿美元;在阿联酋,全球最大的迪拜太阳能光热(CSP)也是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新能源合作重点项目。2015年,中国哈尔滨电气国际工程公司和沙特电力组成的联合体,中标迪拜清洁煤电站一期项目,项目金额18亿美元,是中阿三边能源合作的典范。

1 2 3 4 5 6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