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加压 主动作为 全力把阿拉山口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
2016年12月21日  |  来源:新疆政府网  |  阅读量:2919

中共阿拉山口市委员会 阿拉山口市人民政府

(2016年12月)

阿拉山口市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东北部,距相邻的哈萨克斯坦国多斯特克口岸12公里,边境线长26.3公里,全市总面积1204平方公里,居住着蒙、汉、维、哈、回等25个民族。1990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阿拉山口口岸;1991年7月,铁路口岸过货营运;1995年12月,开放公路口岸;2003年,被国家列为重点建设和优先发展口岸;2006年7月,中哈原油管道一期工程建成运营;2010年7月,博乐阿拉山口机场建成通航;2011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2012年12月,国务院批准设立阿拉山口市,2013年机构组建和人员配备完成,形成了阿拉山口市、阿拉山口口岸管理委员会、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三位一体”的管理架构。

阿拉山口地处我国向西开放的陆桥经济带和国际贸易大通道最前沿,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和新疆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经过26年的建设发展,阿拉山口市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通关过货能力不断增强,国际物流网初步形成,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已发展成为集通关、贸易、保税物流、加工、仓储、金融、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沿边新兴口岸城市。

2016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阿拉山口市主动适应新常态,全面落实稳增长系列政策措施,着力在对外开放、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方面实现突破。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1%;海关税收入库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6%以上。

一、不断完善口岸功能,大力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阿拉山口口岸担负着国家及新疆向西开放,尤其是发展同中亚、西亚和欧洲国家贸易往来的重要战略任务。多年来,阿拉山口通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等多种方式,持续加大口岸基础设施建设,自口岸设立以来已累计完成投资100余亿元,建设形成了铁路口岸区、公路口岸区、边境互市区、商业区、仓储区、行政办公区、生活服务区、绿化环保区和综合保税区等九大功能区,建成了“九纵十五横”的城市道路网,城市框架初步形成,功能更加完善,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对外开放的水平全面提升。铁路H986、公路H986、出入境动植物检疫隔离场、货物车辆全天候车体检查室等一批通关保障基础设施相继投入使用,积极推行关检合作“三个一”、24小时预约通关等通关便利化措施,通关效率不断提高。获批为进口粮食、整车、活畜、植物种苗指定口岸和铁路国际邮件交换站,获批筹建进口肉类指定口岸。阿拉山口综保区作为新疆第一个、全国第十六个获批的综合保税区,不等不靠、准确定位、先行先试,重点围绕“一个中心、六大产业平台和四大加工制造业”,全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筑巢引凤,加快产业填充,综保区引领口岸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强劲。目前已入驻各类企业150余家,园区进口油气、粮棉油、金属矿产品、木材、跨境电子商务、整车进口等六大产业均有若干家企业支撑。相继完成了园区服务中心、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宽准轨铁路专用线、整车进口检测线、标准化厂房仓库、货物堆场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欧亚商品、韩国商品直销中心投入运营,复制推广了上海自贸区海关监管创新制度,成功获批铁路专用线集装箱换装资质。中欧、中亚国际货运班列开行频次持续加大,实现常态化运行,目前经阿拉山口出境的中欧、中亚国际货运班列已达35个,预计全年开行1200余列,较去年增长1倍以上,阿拉山口“丝绸之路”号货运专线班列开通运行。

统计至2016年,口岸累计过货3.01亿吨,其中,进口原油1.11亿吨、金属矿石6246.6万吨、钢材3908.6万吨,三项物资占通关过货总量的70.6%,累计进出口贸易额1419.2亿美元,海关税收入库1090.7亿元,已发展成为全国贸易量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黄金”陆路口岸和新疆“由交通末端变对外开放前沿”无可替代的龙头口岸。

二、深入推进“口岸强州”战略,努力提升口岸经济发展水平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党委、政府紧紧抓住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历史机遇,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坚持把“口岸强州”战略作为引领阿拉山口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举全州之力推进,努力把口岸经济打造成为推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经济快速发展的引擎。出台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实施“口岸强州”战略加快阿拉山口市发展的意见》,在政策、项目资金、人才、机构等各方面大力支持口岸经济社会发展,用强有力的实际举措切实解决口岸经济社会发展瓶颈。抽调31名骨干力量组成工作专班进驻阿拉山口市,对口岸道路交通、市政建设、棚户区改造、城市绿化、园区发展、招商引资、边境旅游等重点项目全面梳理,研究确定并实施了一大批带动效益强的重点项目,彻底改变了层层成立领导小组抓经济的方式,把担子压到领导头上,形成倒逼机制,一个项目成立一个专班、一项一项工作扎实推进,专班、专责、专人抓落实。

不断强化人才支撑,广泛招揽各界贤才,研究制定了吸引疆内外各类优秀人才的一系列柔性引才政策措施,出台了《阿拉山口市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暂行办法》,实施了高素质人才引进工程,大力引进了一批懂经济、会管理、有特长的专业型、技术型、经济型的专业人才,充实到财税、农林、水利、电子商务等工作领域中去,为阿拉山口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探索创新机制,强化融资保障

紧紧围绕市政基础、口岸建设、综保区和产业园区发展等领域,进一步完善投融资公司运营机制,增加公司资产和现金流,为项目融资夯实基础。精心编制融资方案,按照“以地方政府债券为基础,以国家政策性银行为重点、商业银行为补充”的融资思路,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金到位率。抢抓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全力争取国家补助资金和自治区新增政府债券,切实提高资金效益,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及产业配套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大力推进担保体系建设,创新推出企业“助保贷”、“税易贷”等金融产品,注册成立阿拉山口市丝路新城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强金融信息监测,支持小额贷款公司健康运营,力促小微企业发展。2016年,阿拉山口市融资到位资金23.4亿元,实施PPP项目10个、投资规模19.3亿元,为市区及综保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坚持规划先行,高标准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供水、排水、道路、燃气、绿地等各类专项规划的编制,以科学的规划指导建设。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工程,实施了城市道路改扩建、供水、供热管网改造、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电力改造等一大批市政基础设施。注重完善生活服务功能,建设了文化体育便民服务中心、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国门彩城文化展馆、总部经济大楼、中学综合实验楼、医院综合门诊楼、艾比湖镇便民服务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保障性住房、友谊公园、陆桥广场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深入实施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边防检查能力保障以及铁路、公路口岸通关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园区企业服务中心、标准化厂房仓库、进口汽车展厅、职工宿舍、专家公寓等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深入开展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城市绿化景观、公园绿地建设,年内绿化造林2400亩。经过努力,阿拉山口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

五、寻求政策突破,提升旅游开放水平

按照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一核六点五线”旅游产业发展布局,阿拉山口市主打“边境旅游牌”,编制《阿拉山口市旅游业发展规划》,出台《阿拉山口市旅游产业发展引导专项基金管理办法》,制定国门彩城旅游年行动计划,与哈国阿拉木图州签订跨境旅游合作协议,充分挖掘边贸文化、通关文化、红色文化,建设较为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累计投入5000余万元持续加大景区景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国门景点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国门展馆建成运营,阿拉山口中心城市展馆项目预计2017年3月完成布展,特色餐饮区已有土耳其风格、蒙古族风格等5家餐饮特色店入驻,边境旅游区创建成为AAAA级景区。实施边民互市贸易发展行动计划,着力把阿拉山口中心城区打造成边民互市贸易核心区、自治区边民互市贸易示范点。跨境旅游实现突破,已有3批“中哈跨境游”旅游团赴哈跨境旅游,组团赴哈国参加推介活动、旅游节、论坛和各类旅游展会,积极争取“三日免签”、外国人口岸签证、中国公民赴哈旅游等政策,大力推动建立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或边境旅游试验区。阿拉山口市已逐渐成为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全年接待游客、旅游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35%和127%。

未来五年,是阿拉山口市经济发展提速期、城市面貌刷新期、民生事业改善期、全面小康决胜期。阿拉山口市将准确把握在全国全疆全州战略发展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自我加压、主动作为,全力把阿拉山口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努力在新的起点抢抓新机遇、展现新作为、实现新跨越。


分类: 全球治理 2017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