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并介绍共建“一带一路”未来十年发展展望报告。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开放司司长徐建平在会上就《未来十年愿景与行动》的主要内容作了简要介绍。
一、提出了未来十年共建“一带一路”的发展思路、原则理念、发展目标、重点领域
(一)在发展思路上,主要是“5个统筹”。即:统筹继承和创新,统筹政府和市场,统筹双边和多边,统筹规模和效益,统筹发展和安全。中国将坚定不移会同共建国家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旗帜,传承和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共同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携手共建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谱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华章。
(二)在原则理念上,主要是“3个坚持”。即: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坚持开放绿色廉洁、坚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的重要指导原则。
(三)在发展目标上,主要是“5个目标”。即:即一是互联互通网络更加畅通高效,二是各领域务实合作迈上新台阶,三是共建国家和人民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四是中国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五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四)在重点领域上,主要是“6个方面”。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和健康、绿色、数字、创新等新领域合作。
二、提出了未来十年的发展路径和举措主要包括5个方面
(一)统筹打造品牌亮点,构建高水平立体互联互通网络。中国将加强与共建国家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对接,充分考虑共建国家政府、地方和民众多方利益和关切,统筹打造铁路、港口、机场以及“丝路海运”、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标志性工程。不断擦亮“小而美”项目“金字招牌”,做优做强“菌草”、鲁班工坊、“光明行”等品牌项目,着力打造一批新的有示范效应的代表性项目。
(二)统筹强化风险防控,建立完善系统性安全保障体系。中国将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加强安全领域多双边合作,助力共建国家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系统性风险防控能力水平,加强对共建“一带一路”项目和人员安全保障,引导企业落实好风险防控主体责任,深化反腐败国际合作。
(三)统筹完善机制平台,深化拓展多双边务实合作。中国将有序推动与合作基础较好、合作意愿较强的国家围绕各自的发展战略和合作规划加强有效对接。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平台建设,继续高质量办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充分发挥多双边合作机制作用,为各专业领域务实合作提供支撑。
(四)统筹提升政策服务,增强全方位支撑保障。加强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领域人才培养,打造国际化、复合型人才队伍。构建共建“一带一路”涉外法律服务体系,加强涉外法律服务机构建设,优化诉讼与调解、仲裁有机衔接的“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
(五)统筹深化互利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不断丰富完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体系,通过发布构建双边命运共同体的行动计划、联合声明等多种形式,积极与友好伙伴构建命运共同体,推动实现更多实践成果,更好促进民生福祉。
徐建平表示,展望未来,中国愿与各方一道,建设更加紧密的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创新合作伙伴关系、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开放包容伙伴关系、廉洁建设伙伴关系,共同实现共建“一带一路”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质量、更高水平上的新发展,为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推动实现世界现代化,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起更加强劲的动力和活力。(中国发展网)
《坚定不移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的愿景与行动——共建“一带一路”未来十年发展展望》发布。
在11月24日召开的国家发展改革委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坚定不移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的愿景与行动——共建“一带一路”未来十年发展展望》(以下简称“报告”),研究提出未来十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思路和务实行动举措。
报告提出,力争未来十年左右时间,各方朝着平等合作、互利互惠的目标相向而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具体包括五大目标:一是互联互通网络更加畅通高效,二是各领域务实合作迈上新台阶,三是共建国家人民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四是中国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五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报告明确了共建“一带一路”未来十年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方向:政策沟通上,聚焦多边深入推进合作,构建多层次政府间政策交流对接机制,深入推进规则标准对接。设施联通上,大力推进陆上通道建设,深化与共建国家海上互联互通,推动共建“空中丝绸之路”高质量发展,促进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高效互通。贸易畅通上,拓展全球贸易合作,加强双向投资合作,提高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资金融通上,健全金融合作机制,拓展投融资新渠道。民心相通上,加强教育培训合作,加强文化、旅游和体育合作,加强政党和民间组织等合作,加强媒体与智库合作。新领域合作上,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加快培育数字领域合作新业态新模式,打造“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新高地,积极深化卫生健康领域国际合作。
尤其是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方面,报告提出全面夯实绿色发展合作基础,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推动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深入对接,推进重大合作项目落实见效。大力拓展绿色发展合作空间,围绕绿色基建、绿色生态、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依托和完善“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等重要平台,落实好“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共谋绿色发展,共筑清洁美丽世界。继续举办“一带一路”绿色创新大会,建设光伏产业对话交流机制和绿色低碳专家网络。持续强化绿色发展能力建设,提高对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人才支持力度,促进共建国家不断提高绿色发展内生动力。
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开放司司长徐建平介绍,10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一道,加快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更加注重环境保护,更加注重发展质量效益,将绿色发展贯穿于共建“一带一路”各领域全过程。一是完善绿色政策体系。相继出台了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境外项目环境管理、促进绿色能源国际合作、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等政策文件,发布了“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着力强化政策引导。二是构建绿色合作网络。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建立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实施了绿色丝路使者计划,并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三是务实推进重点领域绿色合作。在能源建设领域,中国光伏、风电产业分别贡献了全球市场超过75%的光伏组件和70%的风电关键零部件,中国企业参与建设了一批清洁、高效、优质的绿色能源项目。在设施建设领域,中国企业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建设肯尼亚蒙内铁路项目时修建动物通道、在建设中老铁路时栽植灌木约863万株、乔木约5.5万株,等等,这些都为共建国家生态环境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徐建平进一步指出,未来,中国将继续与共建国家一道,持续加强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更好保护地球家园环境、促进和谐发展、造福各国人民。一是深化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接,与共建国家建设更加紧密的绿色发展伙伴关系,更好发挥“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等国际化平台作用,不断夯实绿色发展合作基础。二是继续深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绿色科技、绿色标准及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务实合作,并不断拓展合作新空间。三是大力推进绿色发展技术创新合作,深化对话交流和分享经验,为共建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更多绿色解决方案,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10月17-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这是我国今年举办的一场规模最大的主场外交活动,为共建“一带一路”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推动全球共赢发展的成功典范。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已有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大家庭,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重大历史性成就,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为世界经济繁荣发展注入新动力、开辟新空间,形成了物畅其流、政通人和、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国际局面。2013年至2023年10月,我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超过21万亿美元,对共建国家直接投资累计超过2700亿美元,为共建国家发展注入新动力,不断推动共建国家共同走向现代化。(中国能源报)
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11月24日,为全面贯彻落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各方达成的重要合作共识和重大合作成果,坚定不移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坚定不移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的愿景与行动——共建“一带一路”未来十年发展展望》(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在总结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历史性成就和启示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十年中国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思路和务实行动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进行了解读。
拓展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共建‘一带一路’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当前已有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加入了共建‘一带一路’大家庭。”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开放司司长徐建平表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为世界经济繁荣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开辟了新空间,形成了物畅其流、政通人和、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国际局面。
展望未来,共建“一带一路”发展前景无比光明。《愿景与行动》提出了未来十年共建“一带一路”的发展思路、原则理念、发展目标和重点领域。
在发展思路上,统筹继承和创新、政府和市场、双边和多边、规模和效益、发展和安全。在原则理念上,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开放绿色廉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的重要指导原则。在发展目标上,一是互联互通网络更加畅通高效,二是各领域务实合作迈上新台阶,三是共建国家和人民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四是中国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五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在重点领域上,主要是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和健康、绿色、数字、创新等新领域合作。
下一步将统筹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以及与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积极拓展合作新领域,着力拓展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稳定提升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水平
中欧班列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标志性品牌。自创立以来,中欧班列保持安全稳定畅通运行,已累计开行8.1万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17个城市,运输服务网络覆盖欧洲全境。
“面向未来,我们将围绕‘巩固稳定提升’这条主线,共建中欧班列高效运输体系、安全治理体系、多元通道体系和创新发展体系,不断推动中欧班列朝着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方向发展,不断拓宽中欧班列惠及各国人民的‘幸福之路’、造福世界的‘繁荣之路’。”徐建平说。
巩固提升中欧班列发展水平。在建设好、维护好现有运输线路的同时,共同开拓跨里海等国际运输新通道,推进重点口岸设施扩能改造,全面提升中欧班列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持续完善中欧班列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在国际运输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规则标准衔接,不断夯实中欧班列国际合作基础。
全力维护中欧班列良好发展态势。加快完善中欧班列政府间合作机制,在政策制定、规划对接、设施联通、便利通关、运输组织、安全保障等方面加强沟通协商,打造中欧班列国际合作网络。加强中欧班列沿线安全风险管理,深化信息交流合作,加强执法合作,共同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为中欧班列营造稳定、安全、可持续的发展环境。
全面提升中欧班列发展质效。加强市场需求对接、发展规划对接、合作平台对接、设施项目对接,全面提升集疏运各环节、全过程的质效。优化我国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布局,不断提高货物集结质效。协同完善中欧班列运行机制规范,全方位提升运输组织效率。织密中欧班列支线网络,形成覆盖面广、集疏运效率高的“干支通道运输体系”。稳步扩大中欧班列全程时刻表,持续提高沿线通关便利化水平,实现中欧班列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推进三方或多方市场合作,共建绿色“一带一路”
三方或多方市场合作有助于发挥各方优势,提升合作质量。近年来,商务部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商务部综合司副司长周中国介绍,机制层面,中国已经与14个国家签署了第三方市场合作文件;模式层面,企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多元化的合作模式,主要包括产品服务类、工程合作类、投资合作类、产融结合类等,以充分发挥各方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项目层面,一批三方或多方市场合作项目成功落地,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也形成了较强的示范带动效应。
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共识,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很多国家都表示,希望与中国深化绿色丝绸之路合作。
“中国与各方建设更加紧密的绿色发展伙伴关系,让绿色切实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徐建平说,十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一道完善绿色政策体系、构建绿色合作网络、推进重点领域绿色合作。在能源建设领域,中国光伏、风电产业分别贡献了全球市场超过75%的光伏组件和70%的风电关键零部件,中国企业参与建设了一批清洁、高效、优质的绿色能源项目。在设施建设领域,中国企业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建设肯尼亚蒙内铁路项目时修建动物通道、在建设中老铁路时栽植灌木约863万株、乔木约5.5万株,为共建国家生态环境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未来,中国将继续与共建国家持续加强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一是深化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接,更好发挥“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等国际化平台作用,不断夯实绿色发展合作基础。二是继续深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绿色科技、绿色标准及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务实合作,并不断拓展合作新空间。三是大力推进绿色发展技术创新合作,深化对话交流和分享经验,为共建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更多绿色解决方案。(人民日报记者 刘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