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济走向大脱钩?” 会议综述
2020年06月10日  |  来源:人民大学国政评论-中国经济外交观察·第4期  |  阅读量:9654

来自企业界的高级研究员郑晴女士论述了中美博弈走势对金融和投资领域的影响。郑晴女士认为,后疫情时代中美博弈的本质在于全球秩序的加速重构和逆全球化的加速演进,其突出特点体现为经济民粹主义的进一步高涨和全球供应链、产业链、服务链和价值链的重构。随后,郑晴女士展望了逆全球化对金融和投资领域可能带来的冲击:首先,美联储降息引领全球进入低利率时代已成为灰犀牛事件,要警惕低利率可能引发的资产泡沫风险,以及对中国贸易优势和外汇财富的冲击;其次,境外融资限制加强、境外投资审查趋紧、美调整给予香港地区的特殊待遇政策这三只蠢蠢欲动的“黑天鹅”事件值得警惕。最后,郑晴女士提出了在金融领域运筹中美关系的总体基调:用智慧去扩大共同利益,管控矛盾分歧。具体来说,要立足自身、加强市场化和法治化的金融治理;坚持对外开放、构建相互依存的利益共同体;着眼未来、布局科技和数字经济。

郑晴  企业界高级研究员

随后,在刘旭老师的主持下,各位参会嘉宾就中美经贸关系中潜在的安全困境、中国独立于美国建立东亚产业链可能性以及中美关系未来的调整空间等问题进行深入讨论。陈定定老师认为中美经贸关系中的竞争螺旋的确难以控制,所以中国更应做好两手准备。而中美关系未来可讨价还价的空间正在缩减,如今只是中美关系波动的前奏,长期来看中美关系注定是充满碰撞的。刘青老师认为中国难以承受没有美国技术的世界,构建一个独立于美国的东亚产业链可能性很小。

在会议下半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李晨担任会议主持,他首先从安全和战略的角度阐释了要关注中美经贸脱钩问题的原因:其一,作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两国经贸关系的脱钩会对战略安全的方向产生极大影响;其二,由于经济技术竞争与安全战略竞争融为一体,中美脱钩加剧技术竞争,进而对安全战略亦产生影响。随后,各位参会嘉宾依次发言。

李晨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宋国友教授首先强调尽管中美脱钩在中美四大对话机制所涉及的相关领域中都有或多或少的表现,但不同领域的脱钩力度存在差异性。宋老师指出,中美脱钩在高科技领域、金融领域中脱钩尤为明显。宋老师对中美脱钩的具体内涵做了进一步解释,他认为中美存量意义上的脱钩在短期内不会发生,而只会在增量意义上出现较为明显的脱钩。与此同时,宋老师指出中国崛起也潜在地推动中美脱钩,只是当前阶段特朗普政府抢先发动脱钩对中国更加不利。最后,宋老师总结到,中美脱钩其实是一种必然趋势,也是中美两国基于国家安全原因的“自保行为”,但应以一种有序可控的方式进行。

宋国友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

1 2 3 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