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论文|专著
Journals & Books
  • 作为一部讨论现代国际关系起源的重磅著作,“英国学派”代表学者巴里·布赞、乔治·劳森的新著《全球转型:历史、现代性与国际关系的形成》引起了国内众多学者的关注和讨论。
    2020/09/14
    4538
  • 新冠疫情蔓延激化全球既有矛盾,深刻改变冷战结束以来的全球政治、经济与安全图景。近来,俄罗斯领导人和智库专家对“后疫情时代”的国际格局、世界秩序、全球化进程、大国关系进行深度思考,认为在国际格局与世界秩序加速重塑之际,俄罗斯迎来克里米亚危机甚至冷战结束以来最大的战略机遇。在俄罗斯战略界看来,新形势下,俄罗斯需要重塑对外政策思想,巩固自联合国成立以来就享有特权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全世界的特殊责任,深化欧亚一体化合作,巧妙运筹俄中美三角关系,借助多方力量平衡对华关系,谋求实现俄美关系改善。
    2020/09/14
    6732
  • 有关国家治理的探讨有不少,角度也不一。比如有从国家治理哲学角度来探讨的,也有从国家治理方式、国家治理体系角度来探讨的。本文想探讨一下国家治理的机制问题。所谓机制,一般指可以借助其得以运行或发挥作用的东西。
    2020/09/09
    5802
  •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民调预测的严重失准使得民调行业遭遇空前的信任危机,民调机构大多将对唐纳德·特朗普支持率的低估归因于“隐藏选民”。“隐藏选民”假说的核心机理在于,民意调查中受访者为了避免被贴上负面的社会标签或出于政治正确,选择按照社会期望来回答问题。“隐藏选民”假说常被用于解释民调的错判,然而目前对于该假说缺乏科学系统的验证。文章从五个维度对2016年美国大选中的“隐藏选民”问题进行检验,验证结果显示“隐藏选民”假说并不足以解释本次选举的民调偏误。研究发现两党初选对支持者结构的重塑是造成民调失准的重要原因,传统...
    2020/09/04
    6531
  •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六年多以来,已取得了丰硕合作成果,北欧五国也均对此表现出强烈的合作兴趣和积极的态度。如何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深化中国和北欧国家的经贸合作,广受关注。本文运用引力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尽管目前中国与北欧国家经贸联系总体规模相对较小,但双方合作属于潜力开拓型,存在着相当发展潜力。展望未来,中国与北欧国家合作既存在诸如长期友好关系、贸易互补、“冰上丝绸之路”新平台等优势,也存在北欧市场规模小、中国北欧距离远、北欧五国利益诉求不同、欧盟可能的对中国北欧次区域合作存在微辞和疑虑,以及双边意识形态、思维方式、...
    2020/08/18
    8644
  • 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在持续挑战和考验全球治理的有效性。伴随新冠疫情的发展,网络空间的秩序和治理,也不断展现自己的特殊价值:对美国的政要而言,在全球网络空间维持压倒性的优势地位,意味着可以毫无顾忌地运用自身在信息传播和发送的优势地位,将国内矛盾、治理失败与最高领导人的决策失误转嫁给其他国家,并引领犯下同样错误的其他国家,以信息优势篡改事实,混淆黑白,颠倒是非;对以中国为代表的负责任的国家来说,全球网络空间的良性秩序,是抗击疫情所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维持全球网络空间的秩序不被霸权国家扭曲和支配,因此具有了特殊的战略...
    2020/08/17
    3894
  • 数字技术应用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远程医疗等加速了信息共享与抗疫合作。今年4月14日,东盟与中日韩举行抗击疫情领导人特别会议,呼吁各国要加强流行病学科研合作,包括发挥现场流行病学培训网络作用,积极分享并利用数字技术和创新,推动科学抗疫。
    2020/08/14
    3719
  • 在国际冷战史研究中,美国的凯南电报、英国的罗伯茨电报和苏联的诺维科夫电报被认为是很重要的三份文献。它们凝聚了美英与苏联之间的相互战略认知,提出了应对对方威胁的战略方针与规划,从而也成为冷战起源的重要标志。
    2020/08/13
    2484
  • 在多次公共卫生危机的冲击下,中国不断提升公共卫生系统的应对能力,并加快融入全球卫生治理体系。随着“健康丝绸之路”倡议提出和推进,其效应不断外溢并对国际双边和多边卫生治理合作产生深刻影响,有力促进了区域和全球卫生治理理念的创新和公共产品的提供。当前新冠疫情的全球流行既凸显了共建“健康丝路”的重大战略意义和价值,同时也对“健康丝路”的行稳致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为推动“健康丝路”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未来中国应以构建生物安全体系、完善国际多边治理架构和提升“健康丝路”机制化水平为建设路径,不断夯实“健康丝路”的基础和推动...
    2020/08/11
    6680
  • 各国在抗疫问题上的不同表现,主要是文明差异所致。中国所代表的东方文明,具有无神论、以人为本、强调集体主义和和谐观念等特征。与此相比,西方文明则具有有神论、规则至上、强调个人主义和斗争哲学等特性。并且这些特征都在各自国家的抗疫过程中得到体现。总体来看,在危机期间,中国所代表的东方文明群体更能接受大政府模式,应对更为高效迅速。与此相比,即使是在危机期间,西方人也更愿意接受有限权力的政府模式,应对往往落后于疫情发展。
    2020/08/11
    4788
  • 从根本上说,全球化的发生、发展和终结是由技术进步、政府政策、全球化的收益和成本决定的。目前我们正面临的“逆全球化”,其端倪很早就已经出现,正被国家间和国家内部利益的分配问题推向高潮。同时,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和机器人为标志的第四次技术革命将使收入分配问题进一步恶化,并最终导致本轮全球化走向终结。为此,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和社会团体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而极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国必须重视全球化所带来的利益分配问题,以抗衡“逆全球化”浪潮,或为下一轮全球化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020/08/11
    22336
  • 沙特油气资源丰富,具有资金和区位优势;中国人力资源丰富,具有技术和市场优势。中国与沙特建交30年来,两国超越意识形态差异,经历了能源合作伙伴、战略性友好伙伴和全面战略伙伴三个阶段,形成相互依存的整体合作关系。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沙特“2030愿景”目标契合,两国合作受第四次工业革命、中东地缘政治剧烈变动和中沙优势互补等因素影响,具有顶层设计、全球布局、机制对接和多维合作的特点。展望未来,中沙关系的发展需处理好“中国—美国—沙特”大三角和“中国—伊朗—沙特”小三角的关系,统筹旧平台与新机制,加强中沙治国理政经验的交...
    2020/08/03
    10305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