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上海市区域国别学会正式成立
2024年05月14日  |  来源: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  阅读量:9605

5月11日,上海市区域国别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第一次会员大会顺利召开。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李岩松,全国区域国别研究领域特邀专家以及上海市区域国别学会会员近百人出席本次大会。


大会听取了《上海市区域国别学会筹备情况报告》,审议通过《上海市区域国别学会章程》(草案),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和监事会。经无记名投票,姜锋当选首届会长,王健、李开盛、丁纯、刘子奎、杨成等5人当选副会长。童世骏任监事长,郑春荣、刘洪钟任监事。杨成兼任秘书长。

当选会长姜锋表示,将在各方支持指导下,与学会同仁共同努力,践行《学会章程》规定的各项事宜,建设好、发挥好学会“资政、咨商、启民、交流”的作用,为上海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大都市服务,为国家发展服务,为中外文明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学会的专业贡献。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指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是区域国别学发展的“初心”和“使命”。2016年起,上外就把“建设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设为学校发展战略。作为上海市区域国别学会的挂靠单位,上外将全力支持学会的发展,与学界同仁共同努力,做强区域国别研究的上海品牌,为中国区域国别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和理论创新提供新思想,擘画新蓝图,开创新空间。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代表市社联,祝贺学会成立和新当选的学会领导成员,感谢各方对学会成立的关心与支持。他说,市社联高度重视区域国别研究,积极推动成立全国首家聚焦区域国别研究的学术社团。他希望学会坚持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积极开展咨政建言,服务国家战略,搭建中国和世界联通的知识桥梁。他指出,学会要秉持开放创新包容的上海城市品格,依托上海各高校与研究机构的优势力量与资源,广泛联系国内知名学府、新闻出版机构,聚合学科优势和人才资源,凝聚研究力量,形成高质量研究成果,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接续培育研究力量。

成立大会之后,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围绕区域国别学建设举办了专家论坛。上海外国语大学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中东研究所名誉所长朱威烈教授,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会主任杨洁勉研究员,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仁伟教授,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区域国别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翟崑教授,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非洲区域国别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区域国别学学科评议组秘书长刘鸿武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区域国别学学科评议组成员、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任罗林教授等6位专家作主旨报告。

朱威烈教授表示,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必须坚持中国新兴大国的身份和特色,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超越欧美东方学和区域学的知识垄断,突破传统语言文学在区域国别研究中的局限与不足,建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区域国别自主知识体系,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高质量服务。


杨洁勉研究员强调,上海具有区域国别研究、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优秀传统和原生优势,在服务国家战略方面具备高度的自觉并产生显著成果。学会成立标志着上海区域国别研究将开启新的更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阶段,为此可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需要更加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需要有更大的热情和干劲,需要有更多的人力和财力的投入;二是需要盘活存量和提高增量,在原有布局基础上更加紧密的与国家的外交重点和难点对接,培养更多领军人才,储备大批后备力量;三是需要做好从学科交叉到交叉学科的过渡工作,着力推动学科的有机交叉和探索新型学科的交叉之道。

黄仁伟教授表示,交叉学科的建设是国家战略的需要。为了响应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国家目标,区域国别学建设要以战略问题引领相关研究;要切实推进学科交叉和整体研究;要培养精通对象国语言与国情的人才;要做好在地调研基础研究,服务于“全球南方”之间的交往交融;要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认知;要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协同前进。

翟崑教授表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和《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2024),标志着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已步入稳健发展阶段。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要突破传统的学科思路,要重视对象国语言的学习、在地化的实践,要从学科属性和国家战略属性两个维度予以考量。

罗林教授表示,作为新兴交叉学科的区域国别学,其学科建设与传统学科有着根本区别。区域国别学的理论创新要从问题实践开始,坚守学科发展的主体性和原创性,以重大现实需求作为学科发展的根本动力,培养具备宽厚基础知识、学科领域交叉、融合创新能力突出的复合型人才。

刘鸿武教授分享了他多年从事区域国别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总结,以区域国别学创新建设二十题为主题,阐述了新征途中国区域国别学发展的使命与担当。他表示,从“三个世界”到“全球南方”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呼唤新责任、新担当和新的知识生产。中国区域国别学建设必须从“手工作坊式研究”到“协同交叉式的集成化专门研究”,从“概念理念之虚学”到“行动实践之实学”。

在随后进行的专家论坛中,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围绕区域国别学科建设挑战与实践为主题展开讨论。武汉大学外语学院原副院长王战教授表示,区域国别学建设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和话语的创新,可供参考的历史经验不多。中国区域国别学旨在摆脱西方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束缚,创新发展,这是未来十年区域国别学的探索目标。为此,区域国别学研究者必须深入对象国或地区进行考察和调研,从田野调查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吉林大学东北亚学院院长吴昊教授认为,当前区域国别学科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不是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一是人才培养的高目标与学制时间约束的挑战;二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高成本挑战;三是处理好人才培养“专”与“通”关系的挑战;四是区域国别学需要以传统学科为基础融合创新发展的挑战。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翟东升教授表示,必须修正对理论建设的过度期望。为防止社会科学理论的纷繁复杂带来的弊端,在人才培养方面,区域国别学的研究生应做到精通一门理论和一类方法的同时,掌握其他理论的主要脉络,了解其他常见方法。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郑春荣教授表示,区域国别学建设需要构建知识图谱和能力图谱,对知识点和资源进行标识和可视化呈现,厘清区域国别学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脉络,从数字化的时代要求出发构建区域国别学。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健研究员认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体现交叉学科属性和战略需求。例如,要建立导师组制度,加强运用以探究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加强与实务部门合作,在学术导师外,聘请政策导师、企业导师等,推动国际合作和交流,努力培养学生具有交叉学科视野和分析解决交叉性问题的能力,造就复合创新型区域国别学人才。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上海欧洲学会会长丁纯教授以中外欧洲(学)作为案例样本视角切入,分析和讨论了区域国别学视角下的欧洲研究和教学现状、问题与改进建议。强调了其本身呈现跨学科、综合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特征;建议研究目标要对标国家所需,研究对象要兼顾区域与国别,人才培养宜跨学科协同,组建梯度化团队,研究方法应重视田野调查、实证研究,鼓励掌握对象国语言。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李开盛研究员从区域国别学研究的管理视角切入,认为管理者如何把不同学科的知识体系统合起来是当前区域国别研究的实践难题。为此,需要从政策制度层面,譬如通过优化课题管理、人才配置等方式,建立学术单位之间的有效协同机制,形成学科之间的规范共识。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子奎教授以美国研究为例,认为区域国别学的目的性和实用性非常明确,即如何影响和塑造世界。其方式就是通过深入到相关地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因此,田野调查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应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政府机关、大学管理部门和区域国别研究人员之间良性互动的运转机制。这一机制能为区域国别研究提供必须的支持,又能提供满足政府需要的智识产品。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世界贸易组织中心主任张磊教授认为,不同于其他研究,区域国别研究以政策咨询为主,必须与国家战略接轨。其次,因其交叉属性,区域国别学应该以团队研究为主,从多学科的角度对关键问题形成全面认知。

上海财经大学爱沙尼亚与波罗的海区域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妹教授表示,从高校具体实践而言,学科体系如何建设、人才培养如何规划、师资如何组成等经验不足仍然是当前的重要问题。为此,各院校应充分发挥学科优势,逐步推动国内区域国别学发展。

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杨波教授以俄罗斯研究为例,认为乌克兰危机是地缘政治竞争与博弈加剧的结果。中国的俄罗斯研究应该秉持国际担当和责任,积极回应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世界之问。

上海交通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郑志华认为,区域国别法学研究可以为区域国别学研究提供诸如功能主义比较法等方法论指引,在交流互动中拓宽学术视野,促进法学和区域国别学共同发展。

与会专家学者从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研究方法与人才培养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交流,就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的理论创新、实践探索、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大家一致认为,区域国别学作为一级学科,对于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和服务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撰稿人|吴冬晴,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

分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