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复旦大学“水外交与水安全”系列会议“全球水治理变革:大国路径、地区模式与宗教因素”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2年12月14日  |  来源:复旦宗教与国际关系研究中心  |  阅读量:4714

2022年12月4日,第二届复旦大学“水外交与水安全”系列会议“全球水治理变革:大国路径、地区模式与宗教因素”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上海高校智库复旦大学宗教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主办。来自复旦大学、外交学院、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湖北省行政学院)、上海政法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2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水外交与美国水战略”、“水安全与湄公河水机制”、“全球水治理的焦点议题与发展路径”、“区域水治理的宗教因素与他山之石”等议题展开研讨,160余人通过线上会议在线参与和观看。

研讨会开幕式

12月4日,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以线上视频方式在上海举行。开幕式由上海高校智库复旦大学宗教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徐以骅教授主持。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仁伟教授、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卢光盛教授、外交学院国家安全学院院长郭延军研究员致开幕词。

徐以骅教授首先对参会嘉宾与观众表示欢迎。他回顾了2019年第一届“水外交与水安全”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和成果出版历程,并表示第二届会议的顺利召开离不开参与研讨的国内外中青年学术骨干的支持,以及旁听此次会议的学界、媒体、企业、政府部门朋友的关心。随着气候变化与大国水博弈的日益加剧,水外交、水安全、全球水治理议题的重要性更为凸显,未来争取将该会议打造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领域的新品牌。

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仁伟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水问题日益成为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的热点议题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水问题与自然环境保护议题息息相关且密切联动。第二,部分国家对水资源的控制和主权问题日益突出。第三,我国“一带一路”建设所涉及的许多重大项目和水资源问题紧密联系。第四,近年来气候变化加剧造成水危机的严重性和全球水资源的不均衡性,并引发严重的自然灾害。这些问题涉及全球治理问题、地缘政治问题和经济发展问题。他认为,此次研讨会意义重大,并期待有朝一日“水外交与水安全”学术研讨会能够在国际国内产生更大的影响。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卢光盛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此次研讨会议题极具前沿性,并对水问题将来的研究路径作出三点猜想。第一,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的背景下,对我国全球水治理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以及大国路径与地区模式进行初步探讨是此次研讨会的重大意义所在。第二,研讨会议题敏锐地关注到易被忽略的宗教因素在跨境水资源、河流问题的重要作用,挖掘了其中的新议题与新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第三,多学科交叉研究、跨国跨地区的比较研究和以我为主的研究将是未来水问题研究的三个主要方向。

外交学院国家安全学院院长郭延军研究员在致辞中表示,研讨会在主题确立、议程设置和参会人员上具有四个鲜明特点。第一,研讨会主题设置不俗。“全球水治理变革”的主题抓住了当前水外交、水安全、水治理的焦点,并从全球水视角关注美国对华竞争的重要方向。第二,专业性和交叉性突出。水议题的学科交叉性强,而此次参会的专家涵盖国际关系、国际法、宗教学等,这为进一步开展相关深入研究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第三,参会学者的青年人数日益增加。第一届研讨会上提出“水圈”的概念,如今“水圈”不断“扩大化”与“年轻化”,这说明水外交、水安全的重要性上升,且该领域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第四,会议关注中国水外交、水安全的地区乃至全球战略缔造问题。作为地区与全球大国,中国要制定未来地区层面、全球层面的水战略,处理好周边的水外交、水安全问题,并引领世界的水安全、水外交的发展趋势。

第一议程:水外交与美国水战略

第一议程由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郑先武教授主持,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中国研究项目主任李明江教授做点评。四位专家学者就此主题进行发言。

云南大学澜沧江—湄公河研究中心主任刘稚研究员的发言聚集“美国印太战略对湄公河水资源治理的布局影响。”她指出,美国对湄公河水治理布局有三个主要着力点:在理论层面,美国提出了一个“自由开放”的湄公河概念;在机制层面,美国加强“湄美伙伴关系”和“湄公河之友”;在行动层面,美国加大了湄公河水治理问题的安全化力度。此外美国印太战略在湄公河水治理上将不断加大舆论的投入以针对中国湄公河政策的话语体系。

外交学院国家安全学院院长、亚洲研究所所长郭延军研究员做了题为“美国全球水安全战略挑战及对中国的影响”分享。他指出美国推动水外交的三条战略路径,并指出这些政策将对中国在水议题主导权、水资源数据、水资源安全化等方面带来重大挑战。中国需要继续加大对水议题的投入,做好应对美国对华抹黑的斗争,充分发挥澜湄合作机制在水资源合作领域的重要作用,推动建立澜湄水资源多层治理模式,形成治理合力。

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上海高校智库复旦大学宗教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励博士就“拜登政府‘湄公河水外交’:战略意图、政策调整与发展趋势”展开论述。他认为,拜登政府“湄公河水外交”包含释放湄公河地区对美国战略重要性的强烈信号;借助智库、媒体、非政府组织“三频共振”掌握湄公河的话语权;塑造并开启“湄公河科技战”;组建与运作“水联盟”的“内外双环”。未来美国将不断加强“湄公河水外交”的投入力度,中国应加以重视。最后,水问题作为一种低敏感的合作领域,中美应达成一种建设性的竞合关系。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尤芮博士做了题为“拜登政府的美国全球水战略:意图、执行和影响”的分享。她认为,美国全球水战略的执行机构往往被分为政策协调类、技术输出类、军事国防类和资本投资类。拜登政府的水外交战略和国家安全挂钩,这些战略调整逐渐凸显美国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对华竞争态势,中国应扭转相关国家的某些认知偏见,提升自身全球水治理水平,积极同其他国家开展合作,推动全球水治理朝着更加公平、有效和团结方向发展。

第二议程:水安全与湄公河水机制

第二议程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钮松研究员主持,云南大学澜沧江—湄公河研究中心主任刘稚研究员点评。四位专家学者就该议题发表观点。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卢光盛教授就“域外力量对湄公河水资源治理的介入:路径与影响”做了分享。他认为,在国际话语权与资金技术优势的加持下,域外力量已经成为湄公河水资源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行为主体包含主权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国际非政府组织与跨国知识网络四种类型。湄公河的地缘、经济和资源环境因素,以及知识生产效应,构成域外力量参与跨境水资源治理的核心动因。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中国研究项目主任李明江教授做了题目“湄公河水治理:一种新的发展范式及其启示”的发言。他指出,过去数十年来,人们惯于从国家安全角度看待湄公河流域的治理问题。随着澜湄机制的成功建立与稳定运行,跨境流域治理所蕴含的发展机遇,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大量政策文件、执行项目与经验事实表明,在发展范式逐步兴起的过程中,中国扮演了关键角色。以发展为核心的流域治理理念,为人们进一步完善湄公河治理体系,提供了别样视角与全新机遇。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郑先武教授分享了“湄公河水治理中的规范竞争与规范‘地方化’”的研究。他强调,尽管国际规范研究分为价值导向与实践导向两类,但有着共同的理论倾向,即基于统一性或同一性的多元性。湄公河水治理经历了三类制度背景,分别为冷战时期的“多层次协同”区域治理实践、后冷战时期的“多中心共存”区域治理实践,以及大国竞争时期的“多中心竞合”区域治理实践。“多中心”综合性水治理的规范竞争表现为水议题的“安全化”,以及非传统安全议题的出现。

河海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兼南京大学亚太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志坚做了题为“澜湄合作中的水权确权考量”的发言。他指出,水权认定的流域权利进路(BRA),以各国对河流的水量贡献为基础,同时还预留了流域人口的基本用水需求和生态水量要求。流域国家间的资源协调开发与利益共享,是澜湄合作机制的题中应有之义,而BRA客观上有利于推进澜湄合作。此外,BRA通过强调合法权利与客观需求。

第三议程:全球水治理的焦点议题与发展路径

第三议程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章远 研究员主持,河海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亚太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志坚博士点评。四位专家围绕该议题展开讨论。

上海政法学院经济法学院教授何艳梅做题为“国际河流流域组织的有效性:决定性因素分析与组案研究”的分享。她认为,流域组织有效性的决定性因素包括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两种。政治因素包含国内政治环境、地缘权力格局、沿岸国之间总体政治关系、区域一体化程度、域外大国干预等方面。经济因素指的是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需求,它关涉流域组织的结构特征、治理机制设计及实施质量,而且对流域组织的问题结构、流域组织的职能设计、组织架构、资金能力直接产生影响。

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包广将副教授就“湄公河六国水合作与信任的构建路径”展开论述。他认为,澜湄水合作主要具有四个特点,澜湄水合作科技含量高,因而应当加强科学与技术合作,从而促进信任生成;湄公河六国水合作具有很强的政治引力,为六国之间的相互认知和理性评估提供可靠的政治信息;澜湄水合作经济潜力巨大,通过利益增长来强化国际合作的逻辑性;湄公河六国水合作的人文环境较为复杂,因而应当长期坚持加强人交流合作。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湖北省行政学院)政法教研部肖阳讲师分享了“全球治理视角下中国周边水外交的多重意义”。他认为,跨界水资源拥有资源、安全、地缘和共享等四种属性。中国周边水外交在不同层面上目标各有不同,国家层面目标是维护本国跨界水资源主权权益,流域层面目标是协调上下游国家间的整体联系,区域层面的目标是推动地区一体化,周边层面目标是塑造安全稳定和谐的周边环境,全球层面目标是掌握话语权并发挥国际影响力。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蒋海然博士就“社会组织与联合国水人权相关决议:框架共鸣、联盟结构与性别议题中心化”展开论述。他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结构主题模型的方法,探讨社会组织在联合国中的结盟模式及社会组织陈述对联合国水问题相关决议的影响。在吸纳大量关注水问题的社会组织后,联合国成为全球水治理中支持水务私有化的精英网络和反对水务私有化的草根网络的交汇点。塑造共识对社会组织在联合国中发挥作用至关重要,社会组织在联合国需要努力寻求框架共鸣。

第四议程:区域水治理的宗教因素与他山之石

第四议程由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包广将副教授主持,上海政法学院经济法学院何艳梅教授点评。四位学者就此上述议题发表观点。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钮松研究员做了题为“伊斯兰圣城麦加‘圣水’对国际卫生安全的影响”的发言。他认为,麦加古城作为全球穆斯林的朝觐圣地,其饮水安全问题从古至今一直备受关注。古代医学家早在公元9世纪,即已针对圣城出现的水源性传染病,提出了净化污水、预防寄生虫等前瞻性措施。高度的稀缺性使得水资源成为中东地区的敏感政治议题,而圣城麦加的饮水安全则兼具跨国政治与宗教信仰因素,始终为国际社会所高度重视。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章远研究员就“约旦的跨国水治理合作与干旱小国的困境”做了分享。她指出,由于常年干旱且国力不足,约旦在水安全领域面临严峻考验,不得不依赖国外的资金与技术支持。因此,对外开展水务合作是约旦政府的必要选择。约旦的水危机结合了自然条件、地缘政治与国家实力等三方面因素,既是系统性的治理难题,又是关乎政府统治合法性的民生问题,同时还体现了中东地区的非传统安全困境。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谢子卿博士分享了“自然疆界与身份认同——重读费弗尔《莱茵河:历史、神话和现实》”研究。他指出,一战结束后的法德领土边界纠纷构成了《莱茵河》的成书背景。二战结束后,随着国际矛盾的焦点转移和法德两国的国力衰退,围绕莱茵河的地缘政治博弈终告段落。时至今日,自然边疆论依然具有现实意义,且在俄乌冲突中有所体现。我国学者在消化吸收海外的区域国别研究成果时,应当甄别作者的主观倾向并有所取舍。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楼天雄博士发表了题为“莱茵河跨国水域治理的制度演进”的分享。他认为,莱茵河国际保护委员会(ICPR)自1950年7月11日建立以来,依次经历了从污染防治到生态治理,再到洪涝防护与一体化治理的发展历程。纵观历史,莱茵河跨国治理的机制演化动力,源自突发事件的刺激作用与外部环境的政策干预,同时也和流域组织内部的经验积累息息相关。

研讨会闭幕式

研讨会闭幕式由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上海高校智库复旦大学宗教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励博士主持。上海高校智库复旦大学宗教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徐以骅教授作总结致辞。


徐以骅教授在总结致辞中首先祝贺会议圆满结束。他表示,上海高校智库复旦大学宗教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中心除了研究宗教与国际关系外,还研究医学、音乐、教育、水问题等与国际关系的互动。水外交不仅仅是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之间的交汇点,也是外交研究跨国转折和多元转折的结合部。从全球视角看待水问题,对拓展国际关系研究具有学科性贡献的潜力。同时,水议题在很多方面同宗教类似,都具有跨国性、多面性和学术交叉性。水是为善还是作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决策和治理能力。水问题的研究者们构成了一个“学术水圈”,并希望未来能够继续得到参会嘉宾和各位听众的大力支持。

分类: 全球治理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