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洪建:中欧关系能否迎来“暖冬”
2022年11月17日  |  来源:中美聚焦  |  阅读量:2544

尽管和中德两国关系的重要性相比,德国总理朔尔茨11月4日的对华首访太过迟缓,行程也很匆忙,但中德领导人之间的坦诚对话和深入交流还是体现出了双边关系中共识大于分歧、合作大于竞争的主流。在国际形势更为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德之间的相向而行虽然未必能对中欧关系发挥立竿见影的带动作用,但只要双方能够形成可持续的良性互动,中欧关系就有希望在大国博弈加剧和逆全球化的寒潮中迎来一个“暖冬”。

源于对大国博弈加剧和自身国际竞争力下降的忧虑,欧洲自2019年提出对华“三重定位”,试图通过在内形成“一致声音”,对外“硬化”软实力手段,来掌握对华关系的主动权,借此塑造其在大国博弈中“地缘政治玩家”的新身份。其结果是,中欧投资协定被欧盟单方面冻结,少数国家乘势在台湾、香港及新疆问题上挑衅,让中欧关系走上了一段颠簸之路。

在双方未就相互认知和相处模式达成共识的背景下,新冠疫情下的交流阻隔和乌克兰危机中的立场分歧,又成为袭向中欧关系的两股寒流,两者相互交织叠加,对中欧关系产生了消极影响。一些欧洲国家天马行空般将“疫情期间受制于中国的供应链”与“中国会效仿俄罗斯将经贸关系武器化”这两个缺乏事实依据的想象连接起来,对华政治疑虑愈演愈烈,在对“供应链产业链安全”的过度敏感中表现出“减少对华依赖”的政策冲动。在美国式“民主对抗专制”的话术诱导下,一些欧洲国家开始强调与中国的所谓“制度对抗”,并试图推动欧盟形成“加大对华施压”的统一立场,中欧之间的战略互信经受了严峻考验。

日益顽固的民粹化政治土壤、尖锐的内部矛盾和保守的政策倾向是欧洲在“对华强硬”表象下的底层逻辑和政治需要。近年来,欧洲对华发出的猜疑和责难往往是先以民意或舆论的面目出现在一些国家的媒体上或议会中,进而形成对政府决策的压力。在激烈的政治斗争背景下,一些国家的政府及少数政客为保住执政地位或谋取个人利益,刻意回避对华关系的积极面与合作面,片面地以对华强硬甚至对抗姿态迎合所谓民意,形成了舆论曲解并利用民意施压政府、政府为迎合民意采取错误政策导向进而助长民粹情绪的恶性循环。

但对中欧关系最有发言权并最应代表民意发声的,是在不利的政治环境下保持强大韧性并持续增长的经贸合作。中德、中欧贸易及投资在疫情和冲突背景下均获得了逆势增长,随同朔尔茨总理访华的德国工商代表团就是双方实现共同利益的参与者、受益者和见证者。现在欧洲应该严肃思考并深入讨论的,不是要不要“减少对华依赖”或“加大对华施压”,而是这样做的后果究竟是促进还是损害了欧洲也倡导的全球化和多边主义,是增加还是减少了欧洲的经济利益和民生福祉。如果跟着美国的节奏炒作“中国威胁”、鼓吹“脱钩断链”而轻易放弃对华合作,欧洲面临的残酷现实将是更多的内部分裂和利益损失。

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再次向世界释放出积极信号。因此,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在现实面前开始意识到,如果一味在中欧之间做减法搞对抗,是与自身利益背道而驰,最终只能沦为美国的战略棋子,并付出牺牲战略自主的沉重代价。

尽管目前美国在欧洲呼风唤雨的能量还不小,欧洲内部顽固保守的政治气氛还很浓重,朔尔茨总理成功访华后,还需要为在德国政府中保持客观、务实和平衡的对华政策基调不断努力,欧洲目前的分裂状况也难以让中德之间的良性互动在短期内产生巨大的示范效应,但中德之间的相向而行无疑是给当前一些仍沉迷于对抗思维的欧洲国家一针清醒剂,是给正经历寒潮的中欧关系带来的一股暖流。只要坚持促进共同利益,维护多边主义的正确方向,中欧关系就有望通过开启更多的高层互动、保持深入的各领域交流、推进更高质量的务实合作来增添更多暖意,安然过冬并尽早迎来春天。

分类: 全球治理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