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锋:德国新政府对华政策会否生变
2021年10月25日  |  来源:环球时报  |  阅读量:2575

国际舆论密切跟踪着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政治生涯最后阶段一站又一站告别访问,而对她之后德国新政府的产生和内外政策方向没有倾注足够关注,好像并没指望会有太多戏剧性变化发生。的确,无论哪些政党联合组阁,气候、数字化、养老、最低工资和税收等内政议题都是核心议题,因其背后有着各自选民的利益诉求,选战后各党要“回报”支持者,而外交议题则会被暂时“边缘化”。

目前来看,德国最有可能组成新政府的是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媒体展示三党在热烈和谐的气氛中,围绕气候环保增加经费、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不降低养老金、高速公路不限速等诸多问题达成一致。但就像所有开始时欢天喜地的婚姻并不意味着结局也会皆大欢喜一样,即将组成新政府的各党当前展现出的和谐可能很快受到现实挑战:在气候和数字化等问题上德国无力独自解决,经济发展也不可能永久一枝独秀。新的政府如何迎接外部挑战和机会,如何能在充满变化和危机的世界中增加符合德国利益的机遇,决定着新政府是否能够稳定执政。

首先,美国战略东移,德国如何对美“断脐”,推动欧洲实现战略自主?美国既给欧洲带来稳定,也制造了挥之不去的梦魇。尽管德国精英阶层很少有人公开承认,但美国从没放松过对德国在欧洲做强的警惕。特朗普总统的打压和拜登总统的示好,归根到底是要德国在实现美国利益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或是在北约内带头交防卫“保护费”,或是合伙对付美国给德国定义的“共同威胁”。美国执政者在利用德国这个目的上是共同的,不同的只是方式。如何对待与美国的跨大西洋关系,如何与法国一起带领欧盟定位和推进战略自主,这是德国新政府外交政策的首要挑战。

其次,中国快速持续发展,德国如何对华互动,获得发展新机遇?受美国胁迫和某种所谓优越感影响,德国对中国的发展怀有越来越矛盾的心态,比如一方面借重中国发展获得了几十年经济增长,与中国密切深入的经贸关系也保障了增长可持续性,但另一方面又片面认为经贸关系过密会对中国产生所谓“危险的”依赖。甚至把中国坚持自己的发展道路误判成对西方民主的制度挑战,并将这一误判和密切的经济关系混在一起,不断夸大中德双方制度对抗的程度。

这样非理性的对华认知不断蔓延,形成意识形态的“政治正确”。近日德国电视二台一档客观比较中美差异的节目,就因讲述中国抗疫等成功故事而受到责难,不得不被下架处理。德媒体涉华信息和观点供给日趋片面,客观认知受到冷落甚至围攻。相反,所谓“中国制度威胁”论不断加剧,一些被视为“中国通”的德国智库人士近来竟呼吁德国政府支持台湾,可谓唯恐中德关系不乱。中德都是全球经济体系的核心成员,世界安全稳定根本上符合中国和德国利益,这也包括中国实现国家和平统一。德国明智的人应该看到,美国等不断怂恿“台独”势力破坏两岸和平统一进程,这种做法极其危险。而德国那些鼓噪所谓“在台湾捍卫民主制度”的声音,就是自毁和平的蛊惑。

有德媒注意到,可能组成德国新政府的绿党和自民党在竞选时对中德关系说过一些狠话,因此未来中德关系可能不容乐观。这言过其实了。笔者认为,一旦履行执政责任,新一届德国政府会很快告别“政治浪漫”,严肃面对复杂现实,在对华关系上也会认识到中国持久发展主要依赖内在动力但与世界又保持着密切开放互动,也会认识到“德国愿承担全球责任”但又“不能单独解决这个时代的重大任务”。这是组阁各党目前发布的信息,透出它们的责任意识。

关键还是经济社会发展。无论哪些政党联合组阁,气候问题和数字化都是德国未来政府的政策重点。而这些领域的确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立掌控的,需要全球各国负责任地合作共治。即便传统经济领域,全球共治也已必不可少,比如即将诞生的全球跨国企业税收体系,就与中德两国专家和政府层面的合作密不可分。源自华盛顿“脱钩”的凶猛浪潮正在慢慢消去,“再挂钩”又要渐成时髦字眼,无论什么修辞,如今的技术和生活方式早已把各国融进一个全球体系,人类不可能再回到霍布斯称之为“人对人是狼”或者东方先人们向往的“小国寡民”原始状态,全球化注定以每个时代不同的特点演进,把各国更紧密地联为一体。这是一个新的时代特征,身处其中的各国政府必须统筹内政和外交,中德两国在应对全球责任和国家治理方面也有很多交流合作的空间。

(作者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员。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