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制度供给两手抓 浦东引领区建设鼓点正劲
2022年03月04日  |  来源:新华社  |  阅读量:3624

新华社客户端上海3月3日电(记者 何欣荣、杨有宗)435万标准箱!初春之际,上海港传来好消息,集装箱吞吐量创月度新高。在上海港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远洋巨轮有序靠泊,无人集卡来回穿梭,一派繁忙景象。

2月17日拍摄的上海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新华社记者 杨有宗 摄

从紧邻洋山的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到正在加快建设的张江科学城,经济体量约占上海三分之一的浦东新区,今年以来鼓点正劲,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目标不断奋进。

从“中国芯”到“创新药” 好项目不缺土地

“抢滩新片区,决胜芯时代”——近日,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集中签约仪式上,这样的标语格外显眼。当天,22个集成电路项目落户临港新片区“东方芯港”,总投资额达233亿元。

上海芯谦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计划投资4.5亿元,生产抛光垫这一芯片制造材料。芯谦董事长张莉娟说:“如果不抛光,芯片就做不出来。目前我们的年产能不到10万片,后续会扩大到30万片。”

作为上海的重要发展引擎,临港新片区目前已落地集成电路企业超过150家,签约投资额超2000亿元。“打造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关键词是全链条。”临港管委会高科处副处长陆瑜表示,包括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和装备材料在内,未来产业链上各环节的企业到临港都能找到上下游合作伙伴,才能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

2月10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申港大道两侧塔吊林立。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根据浦东新区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浦东新区将加快打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保持在45%以上。

今天的投入,是明天的产出。遵循“稳中求进”的主基调,浦东新区从今年年初开始按下投资加速键。浦东新区区长杭迎伟表示,浦东新区正在建立不同产业用地类型的合理转换机制,通过提升混合用地比例、加大产业用地供给,实现“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

击破发展痛点 制度供给加快跟上

一个企业上市,要集齐市场监管、税务、土地、消防、环保等多个部门的行政合规证明,最起码得花费数月的时间。有没有可能提速?正在冲刺科创板的上海恒润达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看到了希望。

在上海发展改革委和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的支持下,浦东新区在全国率先试点以企业信用信息报告代替行政合规证明新机制。浦东金融工作局联合相关部门,明确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各类行政许可、处罚信息的归集。在此基础上出具的《法人公共信用信息查询报告》,代替行政部门开具的行政合规证明。

“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效能,必须击破行政合规出证难这一痛点。”浦东新区金融工作局综合处处长邵榕说,通过在信用报告上标注“核验码”,监管部门、保荐机构等可通过扫描“核验码”对报告真实性进行“一码核验”。

1月7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破产审判庭揭牌成立。受访者供图

揭牌成立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破产审判庭,进一步畅通市场主体退出机制;对生物医药特殊物品、研发用物品实行便利化通关“白名单”制度;支持临港新片区一体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向上海自贸区特定区域复制推广……今年以来,一系列改革举措在浦东新区相继落地。

2022年1月1日,浦东陆家嘴日出时的景象。新华社记者 任珑 摄

改革必须行驶在法治的轨道上。在各方支持下,去年以来浦东新区相继推出了6部浦东新区法规,在2部上海市地方性法规中设置“浦东专章”和1部管理措施,以有力的制度供给支持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惠民生强治理 也是引领效应

“小区能否开一个侧门,让大家去地铁站更方便”“老年食堂选址能否离居民区更近一些”“小区会所空间是否可以作为居民活动室” ……近日,一场对话会在浦东新区塘桥街道龙园居民区举行,会议桌一侧是塘桥街道相关负责人,另一侧是社区居民代表。

每周一上午,街道干部到小区里“坐诊”,居民有啥投诉、建议以及“疑难杂症”可现场反映、一线解决,在塘桥已成为惯例。

引领区建设,不只是经济引领。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浦东应当成为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自主创新发展的时代标杆、全球资源配置的功能高地、扩大国内需求的典范引领、现代城市治理的示范样板。

2月15日,一场元宵灯会活动在上海浦东新区群众文化艺术馆举行。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是现代城市治理的应有之义。今年2月中旬,浦东新区群众文化艺术馆新馆正式开放,面积相当于老馆的6倍多,将成为引领区涵养文化软实力的“硬指标”。

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朱芝松说,加快引领区建设,今年浦东要在高水平改革开放上提升“领先度”,在高质量发展上跑出“加速度”,在高品质生活上增强“感受度”,在高效能治理上提高“有效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