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壮志:多边框架内的中俄战略协作:问题与前景
2021年10月09日  |  来源:国际研究学部  |  阅读量:4892

一、利益的共同点促使双方加强多边合作

冷战后国际格局不断发生复杂变化,中国和俄罗斯都希望为自身的复兴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思维,积极推动多极化进程。中俄战略协作关系,是在特殊的国际背景下建立和发展的,从一开始就是双边和多边相结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1.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多边合作的重要性

中国和俄罗斯是1996年宣布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俄罗斯是中国的第一个战略伙伴,而这个伙伴之前特别加上“协作”一词,本身就具有在国际舞台和多边框架内开展互动合作的内涵。中俄战略协作的基本特征就是综合性、稳定性、广泛性和多层次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双边合作与多边合作的同步推进与良性互动,每一次关于双边关系的联合声明中,都要涉及国际和地区问题,强调两国在多边框架内开展合作的重要性。

2. 在周边地区有相似的安全和经济利益,需要联合应对一系列现实挑战

首先作为中亚的近邻,中国和俄罗斯都希望保障中亚地区的安全,借此稳定本国的边疆,巩固自身的战略后方。另外,中、俄两国在中亚可以开展更深入的经济合作;其次中俄共同推动东北亚合作,对两国的相邻地区的发展和开放非常重视。再次关注周边安全“热点”,保证地区的稳定与和平,主要是推动长期战乱的阿富汗和平重建,共同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

3. 增强地区影响力,保持和提升本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和俄罗斯都是维护地区和平和重塑多边体系的积极力量,都希望有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中国目前仍然面临经济持续发展的艰巨任务,进入实现“两个一百年”民族复兴目标的关键阶段;俄罗斯也要尽快摆脱经济困境,实现各地区均衡发展,建立良好的经济秩序、调整本国的经济结构、扩大对外经济联系的艰巨任务。双方都提出一系列区域合作的宏大计划和目标,如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俄罗斯的“大欧亚伙伴关系”计划等。

4. 推动多极化进程,反对单边主义和冷战思维

中国和俄罗斯都强调,支持在平等参与、协商一致、求同存异、循序渐进的基础上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国际安全对话与合作。中国和俄罗斯都主张增进各国相互了解与信任,开展文明对话,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中国和俄罗斯主张加强联合国的作用,强调忠于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强调维持全球战略平衡的重要性,反对武力干涉别国内政,积极参与完善全球治理体系。

二、中俄在多边框架内合作的进展与成就

中国和俄罗斯都是多边主义的维护者和推动者,支持联合国和其他多边组织在维护全球及地区稳定、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两国既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又是上海合作组织、金砖机制、二十国集团、世贸组织等一系列有影响的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的成员国,同时还共同参加一些重要的多边经济、政治和战略论坛,借此阐述双方对国际问题和地区合作的共同看法,倡导新型国际政治思维,并且能够相互配合,彼此呼应,积极维护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群体利益。

1.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合作

中俄作为上合组织创始成员国,共同为该组织的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上合组织之所以短时间内取得很多合作成果,首先得益于成功的元首外交,中俄及中亚国家领导人根据国际和地区形势的变化审时度势,做出政治决断,使上合组织框架内的多边合作具有自上而下的色彩,每次一年一度的元首峰会都签署一系列重要文件;其次得益于中俄发挥各自的优势,中国重视理念引领,如提出“上海精神”和构建地区国家命运共同体,而俄罗斯在制定战略规划、推动组织扩员方面发挥作用;再次是中俄不断给予中亚国家全面的支持和帮助,特别开展安全、政治领域的多边合作。

2.共同推动金砖机制的发展

2009年6月,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四国领导人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会晤,发表联合声明,强调致力于推动多边外交,正式开启金砖合作机制。金砖国家领导人2010年会晤又吸收南非参加,成为“金砖五国”,每年举行一次领导人会晤。金砖机制在一系列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共同发声,积极推进全球经济治理的改革进程,努力提升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3.在其他多边组织和论坛中的合作

在两国的支持和参与下,亚信会议作为多边论坛也不断提升在地区的影响力。中俄还是G20和APEC的重要成员,每年的G20峰会上中俄元首都要举行双边会晤,交流对两国关系和国际问题的看法。中俄在联合国安理会、教科文组织、世卫组织等联合国下属机构、世贸组织等机构中也加强协作,两国还共同启动了中俄印三边机制、中蒙俄三边机制,共同参加东亚峰会等。

4.推动“一带一路”和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合作

中国领导人的“一带一路”倡议于2013年提出后,也与俄罗斯进行协商,探讨合作的路径。2015年5月中俄两国领导人签署“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声明。以此为契机,中国与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于2018年签署了经贸合作协定,为开展“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对接合作奠定了法律基础。中国和俄罗斯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对接合作,有一个逐步扩展的过程,双方都重视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三、双方在多边合作遇到的问题与未来前景

中俄双方在地区战略上根本利益没有冲突,但涉及具体的领域或者方向,两国追求的目标也有明显的不同之处,加上利益诉求也会随着政策调整不断出现变化,在开展多边安全和经济合作时难免产生一些分歧,影响到了在多边框架内的合作。

1. 俄在多边领域合作面临的问题

两国的国际政治思维不同。俄罗斯是传统的欧洲列强,外交中的地缘政治思维根深蒂固,重视保住过去的“势力范围”;两国在地区层面的安全利益有较明显的差异;经济实力的差距使多边合作路径选择不同;对一些多边框架的具体功能定位有所不同;多边合作中存在相互竞争的问题。

2. 应对美国因素的干扰和牵制

在中俄合作中美国因素是始终要考虑的重要变量,一方面来自美国的压力被认为是两国战略协作的主要外源性动力,另一方面中、俄、美的所谓“战略三角”相互牵制,中俄关系受到中美关系、俄美关系的影响,在多边领域的合作就更为明显和直接。在中美俄三边关系中存在严重不平衡的问题,中俄关系显然要明显好于中美关系和俄美关系,中俄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配合往往出于应对美国及其盟友压力的需要。

3. 依托多边框架建立全球伙伴关系网络

新形势下中俄两国更加重视在联合国及其他多边框架内的合作,一方面双方都认为多边主义代表了时代发展的方向,各种多边组织和多边机制是国际合作的支柱,另一方面在国际大变局中双方希望新兴市场国家能够获得平等的规则制定权和国际话语权,只有通过影响更大的多边舞台才能实现这样的目标。中俄两国希望通过促进区域开放、融合,为更多国家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因此两国领导人都重视构建广泛的伙伴关系网络,中国领导人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俄罗斯领导人也希望在欧亚大陆上的各种国际机制之间建立合作、互动的良性关系。

未来随着国际格局、大国关系的复杂变化,特别是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政治、安全治理体系将出现重大调整,人类要彻底走出这场突然爆发的危机需要付出艰苦的能力。中俄在多边机制和框架内的合作,既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有利于维护多边主义,又是两个相邻大国在更大舞台上实现战略互动,探索地区乃至全球治理新模式,对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能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孙壮志,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