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下一代陆基洲际弹道导弹LGM-35“哨兵”未来用于搭载核弹头的Mk21A重返大气层载具,在首次试射中升空大约10秒发生爆炸事故。尽管亮相以失败告终,但这显示美国正在加快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和相关核弹头载具的更新换代。
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6月中旬发布的年度报告称,尽管2021年全球核弹头数量略有减少,但展望未来十年,核武库可能触底反弹。这将是全球核裁军进程的重要转折点,上世纪80年代以来核弹头数量持续削减的总体趋势将画上休止符,核武器将从国际政治的边缘地带回归。
之所以出现逆裁军趋势,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首先,美俄双边核裁军前景黯淡。美国和苏联是冷战期间核军备竞赛的主要参与方,曾囤积了高达7万枚核弹头。因此,国际社会公认这两个超级核大国在全球核裁军进程中负有特殊优先责任。经过30多年的努力,全球核弹头数量能减少八成多,主要是美苏/俄削减历史包袱的成果。南非放弃核武器这类举动虽具有重要防扩散意义,但就全球核弹头数量削减而言,则显得微不足道。
展望未来,全球核弹头数量要进一步大幅削减,关键还是要看美俄是否能下定决心裁减其仍嫌过大的核武库。因为美俄两家经过多年裁减后,剩下的核弹头数量仍占全球总数的九成以上。去年拜登政府上台后,美俄核裁军似乎显露了一丝希望,两国领导人发表《战略稳定联合声明》,举行三次战略稳定对话,探讨未来军控的可能性。今年初,美俄携手中英法,一道声明“核战争打不赢也打不得”。但自乌克兰局势恶化以来,美俄双边关系降至冰点,双边战略稳定对话中断,现在讨论美俄下一步核裁军的问题仿佛难上加难。
基于对军控前景的悲观看法,美国《外交政策》日前载文称国际军控或许正进入一个“黑暗时代”。唯一让世人感到欣慰的是尽管双方紧张对立,但美俄仍在履行《新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未把双边核裁军的最后一根支柱抛掷一边。
其次,全球战略稳定遭到侵蚀和破坏,引发核力量发展的连锁反应。长期以来,美国抱怨外界把很多问题都归咎于它,辩称自己不是“万恶之源”。那美国到底冤不冤呢?别的领域暂且不论,仅就核弹头数量触底反弹而言,美国的确是第一推动力。它已经拥有庞大核武库和先进的常规武器,但华盛顿仍不满足,还要发展导弹防御系统、升级核武库。去年美国在核计划上花费了442亿美元,比前一年多了12.7%,占到全球核武器开支的一半。那么被其视为“主要竞争对手”或者“潜在对手”的国家,哪个甘心坐以待毙,听任自己战略力量的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遭到削弱,而将国家与人民在危急时刻的安全寄托于美国的善意与自我节制呢?
历史经验证明,当拥有降维打击优势时,美国的善意和自我节制从来是不可靠的!毫不夸张地说,正是美国推倒了维护全球战略稳定的第一块骨牌,从而在欧亚大陆引发一系列多米诺骨牌效应:俄罗斯研发一系列新奇的武器;英国提升了核弹头总量的上限;中国采取措施维护核威慑力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印度扩大核武库规模,并考虑放弃不首先使用政策。遏制核弹头数量触底反弹的趋势,就要从维护全球战略稳定这个根本目标入手,由美国率先采取积极措施,限制乃至取消其导弹防御计划,禁止太空武器化,承认和尊重其他核武器国家的核威慑能力。
最后,核扩散的后门越开越大,形式越来越多样。形式之一是扩散核潜艇。美英澳此前达成协议,帮助澳大利亚发展核潜艇,其中包含丰度达90%的武器级高浓铀。这开了很坏的先例。其他国家也可能加以效仿,借此获取核材料,为制造核武器创造条件。形式之二是借“核共享”搞地理核扩散。日本一些政客之前鼓吹讨论“核共享”,考虑把美国的核武器引入日本。波兰前副总理卡钦斯基提议美军在其境内部署核武器。如果美国同意扩展其“核共享”范围,那就意味着它要为此保留一定数量的核弹头,因而不利于核裁军的顺利开展。
核武器数量重新趋升是一个关键指标,但规模并不是问题的全部。至少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是大国在核武器作用再度凸显的背景下如何防止冲突、管理冲突,防范有意或无意的核升级。爱因斯坦的质能转换公式看着简洁,但据此研发的核武器真切地展示出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带来的毁灭性能量究竟有多大。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如何不让人类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将共同的光荣与梦想化为灰烬,是所有国家,特别是拥有核武器的大国需认真思考的问题。
(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军控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