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舟:如何探寻中国外交研究的进阶之路?
2021年05月11日  |  来源:玄鸟国际战略研究  |  阅读量:5604

从表象观察,外交和国际关系研究范围的相对局促是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以资源投入、研究导向和实际成果的案例为证。众所周知,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每年发布的《课题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国内各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研究工作的重要导向之一。通过梳理 2019~2021 这三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际问题研究领域《指南》下面的 263 个课题(92 +89+82),可看出一些情况。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袖或革命导师思想研究的题目有 34 个(10+14 ++10),占比 13\% ,如"坚持和发展 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新形势下列宁帝国主义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体系、理论体系、概念体系和话语体系研究"、"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的当代意义研究"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研究"等。

与中共高层决策或外交理念有关的题目 50 个(15+15+20),占比近 20\%,包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和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和平与发展方针、百年变局和重要战略机遇期判断、"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方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合作共赢范式、全球治理体系方略、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新时期海外利益保护、新型大国关系和新型国际关系、新发展格局及"中国共产党在国际上处理和发展党际关系的历史经验"等。

与"一带一路"相关的题目42 个(17+10 +15),占比 16\%,如"'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治理创新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与传播研究"、"'一带一路'文化与人类学田野调查与研究"、"'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债务可持续性相关问题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综合研究和国别研究"、"一带一路"建设与边民互动的民心相通研究(分国别或区域)、"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周边国家民族志研究(分国别或区域)、"一带一路"建设与边疆少数民族多语种优势研究、"一带一路"建设与民族地区开放研究等。

与国际贸易、金融和新兴经济体相关的题目 32 个(10+12+10),占比 12\%,如"世界去美元化发展趋势研究"、"单边主义与全球贸易体制、区域贸易体制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相关问题研究"、"应对贸易摩擦的战略策略研究"、"国际经济关系中不平等现象的成因及其影响研究"、"数字贸易和全球数字经济规则研究"、"国际经济金融制裁与反制裁效果研究"等。

其它全球性问题40 个(20+10+10),占比 15\%,如世界贫富差距、各国文化差异、国际互联网规则、各种宗教及政治思潮等,"应对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的国际合作相关问题研究"、世界体系的生成与变迁研究、世界多极化趋势研究等。

牵涉美国的题目有 40 个(15+10+15),占比近 15\% ,如"美国政治体系及运行机制研究"、"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及其运行机制研究"、"美国国内和国际舆论引导机制研究"、"美国战略思想家研究"、"共济会的历史沿革、现状及作用研究"、"美国保守主义的政治秩序理论研究"、"美国主要智库及其运行机制研究"、"美国能源革命及其能源战略研究"等。

不包括美国的区域或国别问题研究题目 28 个(5+18+5),占比 10\% 左右,如"朝鲜半岛形势发展新趋势研究"、"阿富汗及其地位研究"、"越南、古巴、朝鲜、老挝党的建设研究"(分国别) 等。

从上述数据里可以有以下发现。首先,占比近一半(49\%)的《指南》课题,与高层政治和中央外交方略直接挂钩。它们体现出当下中国决策精英的重要关切,决定了政府资助的主要范围。对于研究者来说,瞄准这些课题不仅中标的可能性较大,也预示申请者将有更好的发展(晋升)前景。这些课题能在党的重要文件和领导人近期的讲话里找到对应的指示,有些就是对外宣示的原本提法。它们无疑是中国外交关键的部分,理应占据优先位置。但问题是每年的重合度很高,已有政治文本和外宣口径已有详细说明,研究者拓展的空间有限,提出新见解的可能性有限。其次,就国别地区而言,直接和间接与美国研究相关的选题占有很大比重,中国周边国家和次区域亦有相当数量。也就是说,假使不研究美国,也不讨论中国周边情况,申请的课题较难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这部分解释了中国国际问题学界对美国事务的偏好,提示了其他方向及类型较少的原因。虽然《指南》里亦有少量新课题,如"共济会的历史沿革"、"国际评级机构的深远影响"、"西医西药业在发展中国家的推广战略",但罕见别具一格、另辟蹊径的思路,对于年轻的外交学人激励不够。再次,联系本文主题而言,搜索整个清单不难发现,现实性的、中短期的和政策层面的题目占据绝大多数,当下的热点话题高居前列(个别内容可能很快失去热度和研究价值),而具有长期性、基础性和学理性的选题很少,与外交研究本身("理论的理论")和外交学术增长(知识社会学意义上)相关的题目几乎见不到。正如后文将会指出的那样,评估、审视与反思应是外交研究不可忽略的环节,遗憾的是《指南》对此没有给出引导。

值得一提的是,与《指南》的其他学科类别(如社会学、法学、经济学和历史学等)对比,国际问题研究的选题看上去相对随意和容易,理论难度和学术"含金量"不高。譬如这一类型下面鲜见国内外理论流派的分类追踪,少有方法论和学理演化的专门课题,基本没有与科技前沿和外交知识塑造相关的题目。拿"政治学"对照便可看出差别。2019 年"政治学"门类《指南》清单里包括了诸如"近百年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范式及方法反思"、"现当代国家主权理论和实施机制研究"、"现实主义政治学与利益分析途径研究"、"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哲学基础和方法研究"、"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的政治哲学比较分析"、"政治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政治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政治心理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地缘政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比较政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政治学研究方法研究"、"人工智能与政治科学发展相互关系研究"、"大数据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互关系研究"、"近代西方政治体制的文明基础研究"、"西方共和主义理论的当代演化研究"和"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等题目。若与社会学、经济学、考古学等发达学科对照,国际问题研究的差距更大。某种意义上看,说国际问题研究是"门槛较低"的一种学问,并非严苛的评价。从上到下,从官员到评审专家,均把国际问题研究定位为不需要太多理论和方法论的一种"知识"。

国家社科基金的导向影响着研究者在目标与著述方面的努力。这可以从成果发表方面观察到。一般都认为,"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多年来都是展示国内高校教师较高发表水平的重要平台之一。其下属的《中国外交》专刊2020 年每期9 个栏目共转载7~10篇文章,全年共转载103 篇文章。"理论与政策"栏目36 篇,占总数近35\%,包括"习近平外交思想析论"、"习近平外交思想与中国外交哲学的新境界"、"对外依存与中国外交的战略自主"、"论百年变局与中国之变"、"中国外交 70 年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建设"、"大变局与中国外交的选择"、"全球国际关系学与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等。这一栏目下转载的文章中,有 3/4 与国家外交方略和领导人思想有关,1/4 在此之上讨论中国的外交研究和国际关系理论。

"外交关系"栏目 41 篇,占总数近 40\%,如"中美战略竞争的限度与管理"、"世界大变局与中美日三国战略选择"、"美国推动中美科技'脱钩'的深层原因及长期趋势"、"新时代的中朝关系∶变化、动因及影响"、"中美战略竞争的限度与管理"、"德国对华政策中的美国因素"、"新时代中国对拉美的战略及其影响因素"和"特朗普政府的极限'台湾牌'∶表现、意图与影响"等。这一栏目转载文章的多数同中美战略竞争有关。

"经济外交"栏目 6 篇,占总数的 5\%,如"从接触到竞争∶美国对华经济战略的转型"、"中国对非援助70 年"和"有限的回击∶2010 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制裁行为"等。6 篇文章均涉及中国的对外经贸关系。"全球治理"栏目 6 篇,占总数的5\%,如"中国应对全球治理和多边主义挑战的实践和理论意义"、"中国参与全球治理 70 年∶迈向新形势下的再引领"、"国际公共安全责任分担的中国方案论析"和"全球发展赤字与中国的治理实践"等。"一带一路"专题4 篇,占总数的 4\%,如"中国债务陷阱外交论的发展及其谬误"、"中国边疆开发与周边政治经济学"、"健康丝路视角下的中国与全球卫生治理"等。"学科建设"栏目4 篇,占总数的4\%,包括"周边安全∶问题、逻辑及其学科建设"、"改革开放 40 年来的中国(中)东欧研究∶基于学科建设的初步思考"、"中国学派问题的再思与再认"、"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路径探析"。"新冠疫情与中国外交"栏目2 篇,占总数的2\%,包括"新冠疫情与国际关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中国大国形象塑造"。"周边安全"栏目2篇,占总数的2\%,包括"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及其对中国地区安全环境的影响"和"近期中印关系发展趋势研判∶回归常态抑或战略性转向"。"外交史"栏目2 篇,占总数近 2\%,包括"冷战时期台湾与苏联的秘密接触"和"现代化、国家安全与对外援助"。

从被青睐和转载的这些作品可看出,政策性诠释和热点问题占了总数的85\%以上,学科建设和基础性研究不到10\%;绝大多数作者关注的是中国事务,专门分析他国情况特别是学界动态的作品很少;与前面的《指南》类似,对现实的大国外交尤其是涉美外交的讨论在成果里占有突出位置,中美战略竞争主题得到高度重视,还有一些是关于国别地区的分类专题讨论。学科建设方面,名为"中国外交"的这份期刊看上去并无自身的明确定位,转发的文章从题目到内容缺乏个性;每年的主题和论点有似曾相识之感,重复度较高,创新之处不清晰。牛军教授在 15 年前曾批评指出,中国外交研究"重策论而轻学术、重诠释而轻批判、重描述而轻思辨"。" 这一批评今天依然适用

1 2 3 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