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上海中东学论坛”——“当前形势下中国的中东外交及与中东国家的关系:机遇、挑战及应对”
2022年09月29日  |  来源: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  阅读量:4072

2022年9月24日,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联合中国中东学会、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上海社科院西亚北非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及上海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了第六届“上海中东学论坛”。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当前形势下中国的中东外交及与中东国家的关系:机遇、挑战及应对”。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会主任杨洁勉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所长王林聪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徐步发表主旨演讲。近五十位来自上海本地及北京等外地学者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对新形势下中国中东外交及与中东国家关系、中东地区秩序演变、地区经济发展及中国与中东经贸及其它新领域的合作与发展前景展开了深入讨论。

杨洁勉主任在谈到我国中东研究现状时指出,中国的中东研究队伍有着相对集中的人才队伍、相对庞大的前现任高级外交官群体和梯队型领军人才等其他区域国别研究难以企及的综合优势。上海中东学论坛和有关学术共同体在中国的中东研究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当下中东学和中东问题研究在紧密结合多学科、研究语言多样化以及引领国际话语和舆论等方面任重道远。未来,中东研究需贡献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建设,并从全球大格局中进一步加强战略思维和战略研究。此外中东研究也需推进政治理论和学术理论融合发展,建设主干扎实、分支有序的交叉和跨界理论建设,中国中东学者在国际话语权方面也应发挥出更大的影响力。

现阶段中东地区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域外大国在中东地区竞争态势由历史上的控制转为争夺和争取中东国家,中东国家的战略自主性和灵活性增强。中东地区国家间关系的缓和也成为突出现象,但缓和具有波动性和和过渡性,许多根本性的矛盾和分歧仍未解决。此外,国际社会对长期困扰中东地区的复杂问题如巴以问题、叙利亚问题等问题的关注度有所下降。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对中东地区摆脱当前困局、实现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中东研究面临着新机遇,加强国内中东研究学术共同体的建设是推动中东学科体系建设、打造中国中东学的重要途径。

中东形势是国际形势变化重组和大国博弈的缩影,当下中东问题被边缘化,美国对中东的投入和控制相对变弱,中东国家内部的分化组合更加显著。中东问题研究要服务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的构建,要遵循习近平外交思想,运用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观察中东形势。俄乌危机对大国关系影响显著,加剧了美俄之间的战略冲突,也对美欧关系带来深刻影响。俄乌危机使当今国际关系进入非常深刻复杂的变化阶段,也带来诸多挑战,进一步体现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等重要理念的时代意义和世界意义。当下中美战略博弈进入相持阶段的初期,美国在许多方面相对中国仍处优势,美国通过拉帮结派、断链脱钩、制造台湾问题、新疆问题等方式打压围堵中国,中东也成为美国与中国博弈的重要战场。中国自身实力是制约美国走上同中国对抗道路的最重要因素,也是我们保持自信和定力的关键所在。中美战略竞争形势既具有严峻性、复杂性,也有转圜的空间和余地,未来中国需提高自身斗争艺术和本领,加大力度抢占国际道义的制高点,构建中国自身或有利于中国的国际话语体系。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刘中民指出,当前中东格局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即域外力量出现从冷战后的美国独霸转向目前相对多元平衡的局面、中东地区和平和发展的诉求上升。中东地区格局呈现出美难退、俄难进、欧洲老牌强国影响力衰退、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在中东建设性作用上升等趋势。当下中东格局仍存在一些隐患,如美国对中东格局的破坏性作用仍然十分突出,地区国际关系的缓和仍较脆弱,地区国家在地区热点问题上仍存在诸多矛盾,巴勒斯坦问题被边缘化,地区国家发展不平衡性仍较突出。在此背景下,中国中东外交需保持三个“心”,即初心、信心和恒心,中国中东外交应最大限度的维护中国国家利益和中东地区的和平发展,继续在中东各力量之间保持平衡。中国中东外交也应对前景报以信心,持之以恒,在顺境时避免焦躁式外交,逆境时避免摇摆不定。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西亚北非研究中心主任王健指出,美国在中东地区正由原来的消极战略收缩转向积极战略收缩,并试图将中东地区重新纳入对华遏制的地缘战略之中。美国在中东对华战略遏制主要体现在政治安全、经济、外交和软实力四大方面,并呈现出更具交织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中美博弈背景下,应将中国中东外交纳入整个中美关系和战略竞争大局中统一运筹,切实认识和把握中东地区是美国开展对华全面竞争新阵地,是对美重要中间地带这一战略意义,增强中国中东战略的整体性、主动性、建设性、引领性。未来中国应推动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在中东的落实,增强中国在中东的软实力建设,寻找并创新发展亚洲文明价值内涵,加强文明对话和交流互鉴。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郭长刚指出,中土关系应在多元地缘政治格局中进行考量。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土耳其和北约之间就出现了结构性矛盾,土耳其在乌克兰危机上的立场实际上是2.0版的伊朗人质事件模式。俄乌危机背景下,土耳其与北约之间关系变得更具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为中土关系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更多空间,具体体现在土耳其与北约、俄罗斯、伊朗及其他中东国家的关系,以及乌克兰与突厥语国家关系等多个维度上。当下美国和北约都对土耳其表现出了忌惮。俄土之间是否能实现管控分歧、化敌为友仍需观察。土耳其在是否退出北约等问题上正在做出各种考量和准备,中国也需思考自身是否做好进一步加强中土关系的准备。


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孙德刚指出,百年变局下大国在中东的博弈更多是规则和秩序之争,本质上是话语权之争,其中包括政治话语和学术话语。学术话语的核心是概念,自主创新知识都是从概念中不断形成新的话语。通过对融入性话语、改良性话语、批判性话语、原创性话语四类不同话语的分类比较,孙德刚指出当下东西方话语之间的差异是东西方文化和实力存在差异的体现。中国中东外交叙事要从概念开始,通过逻辑演练逐渐嵌入到联合国国际组织和多边规范当中,让全球安全、全球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等成为能够接地气的学术话语。中国学者尤其是上海学者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进而在中东研究方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派和上海特色的学派。

分类: 全球治理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