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作奎:推动互联互通,理应消除“门户之见”
2021年12月13日  |  来源:环球时报  |  阅读量:2854

欧盟委员会不久前宣布启动“全球门户”计划,将在7年内投入3000亿欧元参与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由于有欧洲媒体宣称,该计划的目标“是在与中国的制度之争中取得优势”,因而引起外界关注。

当人类迈入21世纪头10年门槛的时候,“互联互通”成为国际热词,中国成为全球互联互通的引领者和全球互联互通理念与实践公共产品的重要贡献者。欧盟随后也积极推出欧版互联互通方案。2018年发布“联通欧亚:欧盟互联互通战略要素”,2021年7月出台“全球联通欧洲”,2021年9月出台“全球门户”倡议,并加强同美国“重建美好世界”方案相协调,对冲中国在互联互通领域影响力和话语权趋势愈发明显。

欧盟在互联互通领域总体上采取与中国合作兼有对冲的方式,与欧盟整体上将中国视为合作伙伴、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的定位是相一致的。

欧盟这次明确“全球门户”计划将协助发展中国家兴建铁路、公路、电网、光纤等基础设施。值得注意的是,欧盟突出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在其中的作用。“全球门户”倡议以人权和“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为支撑,坚持“可持续”“全面”和“基于规则”的原则,将遵守民主、人权、法治等所谓“普世价值”作为先决条件,强调与美国、日本、印度等“志同道合”者的合作,防范甚至排斥价值观不同的合作伙伴。比之“一带一路”倡议,“全球门户”似乎更关注地缘政治而非民生,更愿意打造新话语体系和规则标准而非包容合作。

中国的互联互通倡议一直秉承开放共享原则。中国领导人在多个场合郑重强调,共建“一带一路”是经济合作倡议,不是搞地缘政治联盟或军事同盟;是开放包容进程,不是要关起门来搞小圈子或者“中国俱乐部”;是不以意识形态划界,不搞零和游戏,只要各国有意愿,我们都欢迎。欧洲历史上曾是全球思想、制度和技术等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全球门户”倡议以欧洲价值观为先导,着力输出其理念、制度和标准,反映出在当今世界,欧洲依然坚持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方。

笔者认为,中欧在互联互通领域要避免恶性竞争,不能将务实合作动不动就上升到意识形态对立和制度攻击,形成排他性小圈子。在互联互通领域,中国欢迎发展中国家的开发方案有更多国际选择,不仅可以有中国的,也可以有美国的、欧洲的,还可采取组合选择,推动各方合作,但不能动辄出台一个方案就是要替代谁、同谁竞争,这并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

中国在基建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庞大的国内市场应用场景,在走向国际市场过程中,还有强大的装备制造业竞争优势、丰富的应用经验以及较为有效率的融资方案,这都确保中国互联互通成为驱动新增长的重要力量。

在推动欧亚互联互通中,欧盟起步较早,但教训也比较深刻。大部分计划和方案都以政治标准为先,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酿成更多动荡和骚乱。欧盟早期推动的欧亚互联互通建设中,倾向于把其作为民主促进的一部分,在中亚和外高加索地区大规模开展基建援助工作,但附加了较为苛刻的政治条件。至21世纪初,在外部势力策动下,上述区域陆续发生“颜色革命”,政局动荡,不但令许多基建项目“烂尾”,欧盟的援建模式也受到质疑。

中欧双方在推动全球互联互通方面可以有共通语言,因为互联互通本质上是一个去地缘政治化的概念,强调的是合作而不是对抗、共赢而不是零和、联系而不是脱离、全球化而不是去全球化。因此,双方完全可以也应该以此为契机,扩大合作,提升全人类福祉。

事实上,“全球门户”倡议难以同“一带一路”倡议完全隔绝开来。在具体领域和地区,不可避免地要与中方开展合作。今年7月,在出席于乌兹别克斯坦举行的“中亚和南亚:地区互联互通的挑战和机遇”会议时,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就提到了与中方共建互联互通平台,并重申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同“全欧交通网络”计划的对接。

而且,中欧双方可积极促进经验交流和分享。中国的一些成功案例实际上已经吸引了欧洲人的关注。在互联互通领域,中欧有些经验和教训是共同的,相互取长补短,有益无害。在国际市场和第三方市场上,大家应有事商量着办,最终还是要以推动当地民生和发展作为主要衡量指标。

(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