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独家 | 十二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赵白鸽:“一带一路”是新型全球治理的重要载体
2021年01月08日  |  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  阅读量:6360

十二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在日前举行的复旦大学第四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上表示,全球治理应当承载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一带一路”倡议就是新型全球治理的一个重要载体。

赵白鸽在总结历次全球化特点时指出,英国在19世纪建立了以自由竞争、自由市场为代表的全球治理秩序,美国在二战之后建立了以人权、民主、自由为代表的全球治理秩序。

在赵白鸽看来,二战后美国和欧盟形成的金融、投资、知识产权及发展援助等方面的制度,使全球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全球发展不均衡就是其中之一,所以才会导致冲突和战争。

赵白鸽表示,在当今和平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全球治理应当承载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带一路”倡议就是新型全球治理的一个重要载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将形成全新的全球治理结构,中国5000年历史不仅能证明只有和平才能有发展,中国的发展历程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最佳体现。

赵白鸽认为,包容、合作、创新是“一带一路”的三个主要特征。其中,“包容”指的是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民族的人们拥有共同的发展目标;“合作”是指“合作共赢”,就是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下服务全球;“创新”是指“创新整合”,不仅包括科学技术层面的创新,还包括机制、科技和经济模式的整合创新。

以下为赵白鸽讲话全文:

首先,我想回顾一下历次全球化的治理原则,在回顾整个全球化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忘却它的发展过程,每一个发展过程都有它的特点。

19世纪,英国通过工业革命树起了自由竞争、自由市场的旗帜,建立了工业化时代的全球治理秩序。二战以后,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树起了人权、民主、自由的旗帜,建立了现有的全球治理秩序。它还建立了自由贸易体系,特别是在欧盟和北美地区。

在现在这个时代树立的是一个和平发展的旗帜。当然有很多挑战,有的人在问,和平能够发展吗?和平能够使你们取得现在这样的世界定位吗?我相信中国5000年的历史,对这个问题有一个很好的回答。

那么,新型全球化,或者说全球的治理结构主体是谁,它又该如何构建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美国、欧盟为首的国家形成了金融、投资、贸易、知识产权标准以及发展援助规划(ODA)等方面的规则。过去的规则虽然使全球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那就是全球发展的不均衡和不平衡,因此才会造成冲突和战争。

在这个新的阶段,全球化、或者叫国际治理的原则是什么呢?那就是要承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这个概念在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当中已经有了非常准确的表述,它指的是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利益集团、精英阶层的发展。在这过程中,将会形成一个全新的治理结构,中国5000年的发展历史就能够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指导思想。

“一带一路”是新型全球治理一个特别好的载体,它已经有了成功的曙光,我们仍在努力。这个重要的载体有什么特征呢?第一个是“包容”,第二个是“合作”,第三个是“创新”。

“包容”是指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种族的人们,统一的都向着共同的发展目标。“合作”是指“合作共赢”,就是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为全球服务,而不是把门关起来干自己的,为自己的利益服务。“创新”是指“创新整合”。我们现在已经超越了工业化发展的时代,超越了仅仅依靠能源、简单工业制造的发展阶段,而向第四次产业革命迈进。因此,需要有机制的整合、科技的整合和经济模式的整合,我们在谈创新的时候,不仅仅是对科技而言的,而是一个全面的过程。

“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中国提出来的,而且正在向包容、合作和创新这样一条路走。共享、共建、共享原则就体现了包容、合作、创新的理念。

“共商”指的不是A to B的指令(order),而是大家共同商量做。“共建”指的不是给予经费或能力,而是大家共同创造。“共享”则是指当有了成果以后,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使所有的人都得到利益。

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三者是紧密相连的。如果没有责任仅谈利益是错误的,仅谈利益而不考虑到它过去一些基本情况也是不够的。这三个共同体共同形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

习近平主席关于三个共同体的论述明确的提出了“一带一路”目的是什么,他特别强调,要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也是共商、共建、共享最终的目标。

“一带一路”正朝这一方向发展,但是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未来共建“一带一路”应当关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一带一路”整体治理结构,特别是国际的治理结构,我认为现在还不是很明确。“一带一路”的机构发展目前并不是很清晰,实际上这一点是有先例可循的。亚投行(AIIB)从成立之初就吸纳了很多国际成功经验,同时把中国的发展经验也加入进去。“一带一路”作为一个多边机制,是否也该考虑设立国际委员会、秘书处,从而规范其项目选择和合作伙伴。

第二,应当关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节点国家的共同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中的新兴经济体,包括巴西、印度这些国家,他们如果能够很好的参与“一带一路”,将会改变世界。

第三,要形成“以企业为主导,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产业框架。虽然现在中国“走出去”的大部分企业,都是从事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国有企业,但根据调查,现在全世界更加关心的是新型经济和产业。巴基斯坦、缅甸、柬埔寨等国家都希望分享中国在数字经济、科技园区方面的经验,因此不能只关注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更要关注新型基础设施,特别是要吸引民营企业和中青年的参与。

第四,就是要进行全面的资源整合。21世纪的成功者一定不是资源的拥有者,而是资源的整合者。因为到了21世纪这个世界变“平”了,谁能整合资源、发掘资源、组织资源,谁就能成功。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机构,一个企业而言,都是如此。资源整合不仅包括科学技术的整合,还包括金融方式的整合以及企业的整合。

最后,需要特别强调的就是形成以新生代为主体的组织。人才是一个主体,没有人才万万不能。现在对整个中国而言,它给中青年的快速通道不完全是经济的,还包括政治的,各方面的快速通道都是非常重要的。

(赵白鸽,十二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