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素梅: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时期回顾与“十四五”时期展望
2020年08月13日  |  来源:《China Economist》2020年04期  |  阅读量:11637

还有66.86%的经济学人认为以5G、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是中国经济韧性的主要来源。据统计,2019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8.8%和8.4%,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高3.1个和2.7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2.4%、12.0%和12.0%,增速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3.0个、2.6个和2.6个百分点。尽管国际“技术冷战”可能会长期持续,但中国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亮点、新引擎,也成为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迈进的重要动力。

此外,关于中国经济发展韧性从哪来,“工业基础雄厚”(47.0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31.98%)、“新冠疫情冲击为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契机”(26.74%)、“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19.77%)、“创新能力不断增强”(18.02%)等观点受到部分经济学人的肯定。这充分说明中国经济发展韧性强,回旋余地大,足以应对上述内外部挑战。

四、“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预判:总体乐观

“十四五”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将深度演化,中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那么,经济学人对这一时期机遇、挑战和韧性进行了全面评估后,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又持有什么样的看法呢?基于此,本次问卷从年均增速、能否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与发达国家差距三个角度来开展调查。

(一)中国经济年均增速将在5%及以上

如图9所示,本次调查发现有6.98%的经济学人认为“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年均增速在6.5%以上;有19.19%的经济学人认为年均增速将在6%~6.5%之间;有45.93%的经济学人认为经济年均增速在5%~6%之间,也就是说,有七成以上(72.10%)的经济学人认为“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年均增速在5%及以上。而经济年均增速在2%以下的选项无人选择。这说明经济学人对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充满信心,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不符合实际情况。同时,也说明我国受新冠疫情冲击的负面影响是暂时的,并不会改变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图9:经济学人对“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年均增速的预判

(二)虽有不确定性,但中国仍有望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十四五”时期是中国努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阶段。调查显示(见图10),有接近一半(45.93%)的经济学人认为“十四五”时期中国能够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还有32.56%的受访者表示无法确定。这表明大多数经济学人判断“十四五”时期中国能否成为高收入国家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可以说有风险,但更有希望。值得说明的是,由于中国能否成为高收入国家取决于多种因素,比如经济增速情况、收入差距、价格水平、世界其他国家发展情况、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等,所以,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并非是中国政府制定政策的直接目标,而是集中精力促进包容性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增进居民福祉的必然结果。基于此,可以判断,经济学人对“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包容性发展、高质量发展、增进居民福祉充满了信心。 

图10:经济学人对“十四五”时期中国能否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判断

1 2 3 4 5 6 7 8 9 10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