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素梅: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时期回顾与“十四五”时期展望
2020年08月13日  |  来源:《China Economist》2020年04期  |  阅读量:17518

发展协调性、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基础性制度成熟的评分分别为6.92分、6.61分、6.6分,均在及格线之上,但仍低于经济社会发展七项目标平均分。这表明政府需要进一步部署实施计划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并完善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

(二)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新经济快速成长是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突出成就

为一步掌握经济学人对中国经济发展突出成就的看法,该调查按照经济发展范畴设置了7个选项,并规定每位参与者选择不超过三项。本问卷调查显示(见图2),有72.67%的经济学人认为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提高是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成就。“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以激发制造业创新活力、发展潜力和转型动力为主线,大力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增强新动能。有66.28%的经济学人认为最突出的成就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成长。这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2020)指出的,新兴经济活动持续发展壮大,新动能得到有效释放,成为支撑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图2:经济学人对“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最突出成就的判断 

·       注:每位参与者选择不超过三项。

选择“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化基础设施完善”“服务业比重上升”的经济学人分别有34.30%、45.35%、37.79%,这说明“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在这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相对而言,选择“对外开放水平提高”(14.53%)和“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14.53%)的经济学人占比较小,说明中国在这些方面的经济发展工作仍需加强。

(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高精尖技术研发是中国创新驱动的显著成绩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十三五”时期,中国坚持将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以创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具体措施包括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人才发展为支撑,推动科技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机结合。那么,经济学人判断哪些成绩最为显著呢? 

图3:经济学人对“十三五”时期中国创新驱动最突出成就的判断 

·       注:每位参与者选择不超过三项。

本次调查显示,在每位受访者选择不超过三项的设置下,过半的经济学人认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53.49%)和“高精尖技术创新研发实力增强”(50.58%)是中国创新驱动取得的最突出成就(见图3)。一方面,创新创业支持服务平台不断涌现,扶持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逐渐完善,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促使(上文所提到的)新经济蓬勃发展,大众创新正成为经济转型升级新引擎。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显著增强。而选择“构建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是中国创新驱动最突出成就的经济学人仅有23.26%,这表明我国在深化科技管理体系改革、完善知识产权市场体系方面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1 2 3 4 5 6 7 8 9 10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