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敬鑫:全球文明倡议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及实践路径
2023年04月25日  |  来源:当代世界  |  阅读量:2990

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正式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强调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该倡议一经提出,便赢得参会各方积极响应,成为国际舆论讨论的热词。正如伊朗伊斯兰联合党总书记阿萨杜拉·巴达姆齐安在接受专访时所言,伊方对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感到“非常欣喜”,并认为有责任响应这一倡议。向国际社会深入阐释中国领导人提出的这一重大主张,生动讲述全球文明倡议的故事,迫切需要深入挖掘其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充分做好对外传播时的话语转换。 

深刻理解全球文明倡议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全球文明倡议与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一样,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支柱。该倡议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眼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依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探索和历史进程,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具有深远影响。

第一,全球文明倡议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感召力。中华文明经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独脚难行,孤掌难鸣”,这些经典论述彰显了中华文明的灵魂与精髓。古丝绸之路上的驼队和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佛教东传、“伊儒会通”,以及后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等,见证了不同文明间交流互鉴的历史,书写了中国同沿途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段段佳话。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不仅吸引了汉学家的关注,也吸引越来越多海外普通民众感知和喜爱中国文化。2022年,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在全球30个主要国家开展的调查显示,海外受访者对中国文化的整体印象较好,平均打分为7.2分(满分10分)。在海外受访者心目中,中国制造(49%)、长城(48%)、饮食/中餐(44%)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元素。

全球文明倡议彰显了中华文明的独特情怀,它承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重视文明的历史传承性,强调不同文明间的平等性,倡导各文明间的互鉴性,对当前的全球文化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2022年的调查显示,海外受访者对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认可度最高的三个领域分别是:科技领域(7.6分)、经济领域(7.4分)和文化领域(7.1分)。17%的海外受访者了解中国提出的文明交流互鉴,认知度仅次于“一带一路”倡议(25%),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17%)持平,分别有70%、71%、71%的受访者认可文明交流互鉴对个人、国家及全球治理的积极意义。如今,全球文明倡议的正式提出,必将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二,全球文明倡议着眼当今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具有重要引领力。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纪疫情等叠加影响。这场变局不限于一时一事、一国一域,而是深刻而宏阔的历史之变、时代之变。人类社会正在面临的全球性挑战数量之多、程度之深、规模之大前所未有。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能源、粮食、气候、生物、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新型安全威胁接踵而至,美西方挑起的“新冷战”风险加大,地缘裂痕不断扩大,单边主义大行其道,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际社会面临的挑战更具全局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化解人类面临的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既需要依靠物质的手段攻坚克难,更需要依靠精神的力量诚意正心。2015年9月,联合国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同年12月,又通过了关于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第A/RES/57/249号决议,另有统计显示,全球四分之三的冲突与文化层面有关,因此推动文明间的对话交流和互学互鉴,对于和平、稳定与发展不仅至关重要,而且是当务之急。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关于加强全球文明交流互鉴的理念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提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2019年5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2022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这些重要论述,直至本次对话会上正式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充分彰显了中国领导人的天下情怀和全球担当,成为新时代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

第三,全球文明倡议依托中国发展实践,具有强大公信力。对内,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在处理各民族关系时,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对外,面对基于所谓西方“普世价值”的“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中国不遗余力促进世界各国文明开展平等对话,努力搭建文明交流互鉴平台,大力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有效推动中华文明与各国文明美美与共、和合共生,持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如此,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不断迸发新活力,在与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鉴过程中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必将极大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19年5月,面对美西方国家再次掀起“文明冲突论”逆流,中国成功举办了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平行分论坛、亚洲文化嘉年华、亚洲文明周四大板块共110余场文明交流活动,打造了亚洲及世界各国文明开展平等对话、交流互鉴、相互启迪的新平台。2019年11月和2022年1月,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先后举办了两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凝聚起各方求同存异、共同行动、交流互鉴、共迎挑战的共识。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让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运动再度携手,奏响了全人类团结、和平、友谊的华美乐章,开启了“一起向未来”的美好愿景。作为当前中国为世界提供的最大公共产品,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和抓手,“一带一路”在近十年的建设过程中,致力于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逐步成为文明之路。

切实加强全球文明倡议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设

作为一个最新的中国话语标识,全球文明倡议需要更为丰富、具体和生动的话语体系及叙事体系支撑,才能在国际社会广泛传播并深入人心。

第一,全球文明倡议的对外传播既要理论化,也要故事化、生动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站位高远、视野开阔,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战略性,给人以深刻启迪。在对外传播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海外受众的接受能力,将重要的理论概念和思想内涵故事化、通俗化。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时政话语在国际社会被越来越多地传播,特别是随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至四卷等著作的对外出版发行,国际社会越来越能够“听得到”中国的声音,但由于中国的政治话语与西方的话语表达存在较大差异,中文表述的理论性、系统性很强,外国普通民众很难理解其中的逻辑和完整叙事。相比之下,如果我们能借助更多的故事和案例,以及更多的数字和实践,以事说理,以生动实践去展现我们所倡导的价值观和重大主张,效果会更好。

第二,全球文明倡议的对外传播既要精神化,也要物质化、生活化。相比全球发展倡议与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是聚焦文化和精神层面的倡议,能够更好地促进民心相通。实践证明,文明的交流、观念的传播,往往有两大驱动因素,一个是情感驱动,另一个便是利益驱动。在跨文化、跨制度、跨地域传播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谈形而上的价值理念,也要将其转化为可感知、可触摸,甚至可消费的物品。成功的话语需要以丰富的事实和实践为依托,空泛的概念和宣示不足以打动人,也难以提升话语权。推动实施更多务实的人文交流合作,让更多人亲身参与到文明交流对话中,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满足海外受众对不同文化的需求,用更多可见可感的非语言表达形式代替纯语言话语,这样全球文明倡议才能更容易深入人心。

第三,全球文明倡议的对外传播既要主体化,也要客体化、精准化。全球文明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全世界。因此,在构建其话语体系时,需要避免以自我为中心,需要时刻在心中装着受众,注重从客体需求的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做好解疑释惑工作。目前,全球人口已达80亿。面对中国以外的庞大受众市场,需要通过有温度、有意思的话语和叙事方式,吸引别人的注意,赢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因此,在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构过程中,既要以自身的主体性为基础,更要重视客体的反馈,这样的传播才能有生命力和持久力。此外,要重视吸引更多客体参与到传播过程中来,引导他们从客体成为主体,形成高中低搭配、中外共同参与的“大合唱”。

不断提升全球文明倡议对外传播实效

当今世界正处于动荡变革期,全球文明倡议的对外传播面临着复杂的外部环境,特别是全球共识缺失尤为严峻。新冠疫情不仅对人类的生命安全及全球经济带来严重影响,也对人类的内心产生巨大冲击,进而会影响到个体的价值观、世界观,影响到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对未来的信心。受此影响,国际社会整体上出现保守倾向和“逆全球化”趋势。在这样的特殊时代背景下传播全球文明倡议,需要付出更大努力。

第一,更加重视瞄准青年群体。青年代表着未来。2020年,全球14—35岁青年人口规模为26.50亿。2021年10月,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发布的《国际青年眼中的中国与世界》显示,国际青年高度认可“文明交流互鉴”在个人、国家和全球治理等层面的积极意义,认为“文明交流互鉴”有助于应对当前面临的全球性挑战(51%),也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50%);发展中国家青年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国际青年更认可“文明交流互鉴”的积极意义。当代青少年是互联网的原住民,既有生机活力,也更加开放包容,愿意接受新生事物,愿意表达自己的声音和意愿。新冠疫情加速了全球数字化的发展趋势,而真正影响全球数字化趋势走向的,是未来5至10年全球新消费的主导力量——“Z世代”的崛起。在外国“Z世代”的价值观念尚在发展、尚未定型和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偏见还没有完全固化的时候,以其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好中国的重大主张,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二,更加重视利用社交平台。要顺应国际传播移动化、可视化、社交化、平台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形成由端、微、屏等多介质平台组成、统分结合的国际传播矩阵。当前,超过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使用社交媒体,元宇宙、ChatGPT等正在被更多人理解并融入日常社交媒体消费。可见,社交媒体已经全面进入人类的生活并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当然,在传播过程中,我们需要摆脱对西方传统社交平台的依赖,加快步伐推出更多自主的社交平台,更多关注全球南方国家的社交平台,避免在平台渠道上被“卡脖子”。此外也应注意到,从全球范围看,新技术的发展步伐并不一致,很多地方的互联网普及程度并不高,即便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通民众仍依赖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介渠道。鉴于此,除了社交平台,也要继续做实、做优、做强书、刊、报的海外出版发行,继续做好、做特、做精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制作,立体化讲好全球文明倡议的生动故事。

第三,更加有针对性地做好对外精准传播。当前,海外民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以及信息接收习惯,对中国文化的接触以及了解中国文化的意愿等,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一套话语满足不了所有人,一个腔调难以唱遍天下。要加强区域和国别研究,充分了解和掌握不同群体受众的文化生活、文化心理、文化需求。2017年,教育部提出,要培育新兴交叉学科,扎实做好人才培养工作,造就大批满足国家重大政策研究需求的“国别通”“领域通”“区域通”人才等。此后,高校范围内的区域研究人才和成果不断涌现,但距离服务国家战略和外交大局还有不少短板。比如缺少系统、扎实的海外一手民意调查数据,缺少高水平的本土中译外翻译专家,缺少很多国家和地区的高端人脉等。因此,要树立鲜明的问题意识和效果导向。要配合国家总体外交布局,加紧构建与之相匹配的国际传播格局,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特别是针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专业机构以及在华外国群体,传递好全球文明倡议的具体理念。

结语

在全球文明倡议的四个“共同倡导”中,尊重文明多样性是基本前提,这要求我们在对外传播时尊重跨文化的基本规律;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是根本要求,这要求我们在对外传播时真正树立全球视野、坚守道义制高点;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是根本动力,这要求我们在对外传播时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是重要手段,这要求我们在对外传播时见人见事见效。

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和平发展的世界离不开不同文明的相互启发和借鉴,人类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也没有既定的“金科玉律”。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全球文明倡议发出了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的时代最强音。文明倡议是中国的,更应该是世界的。全球文明倡议的对外传播,正在成为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对外传播的最新探索。全球文明倡议被更多人理解和认同,需要我们在文明话题上实现跨制度、跨文化、跨时空的突破,这将为整个中国话语的国际表达提供有益借鉴。当前,人类社会比任何时刻都需要增进文明交流,凝聚更多共识。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以及持续对外传播,完全契合国际社会所需。可以预期,在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和影响下,世界文明百花园将更加璀璨,全球文明倡议也将赢得更多的理解者、支持者和同行者。

       (孙敬鑫为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分类: 期刊论文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