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综述 | “动荡变革期下的中巴关系:挑战与前景”圆桌论坛
2023年04月12日  |  来源: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  阅读量:5732

2023年4月10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举办了“动荡变革期下的中巴关系:挑战与前景”圆桌研讨会。上研院陈东晓院长主持会议,巴基斯坦前国家安全顾问莫伊德·优素福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来自上研院、上海社科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市商务委、复旦大学、澎湃新闻等多家机构领导与专家出席会议并进行发言交流。大家一致认为,未来要加强中巴人文交流,增进彼此了解和认知。现将会议综述分享如下,以飨读者。

陈东晓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

世界正进入快速转型阶段。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科技等多领域都发生了剧烈动荡,疫情、乌克兰危机以及美国对华新遏制政策则加速了这些领域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专家担心世界会不会进一步分化,有的甚至认为世界进入了新的两极化而不是多极化阶段。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又面临一些共同挑战,例如气候变化、金融动荡、社会经济发展失衡、全球南北差距、极端主义与恐怖主义等问题。因此,如何理解地区与全球转型、如何管控这样的动荡与不确定性、如何遵循真正的多边主义以及国际社会如何共同应对困难和挑战等,都值得思考。中巴作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应进一步加强两国的人文交流,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智库的重要作用。

莫伊德·优素福 巴基斯坦前国家安全顾问

巴基斯坦享有非常独特的地理位置,处于三个大国竞争地区的交叉地带:第一个是美国所谓的印太地区,这里形成了一个美西方以及包括印度在内的反华联盟;第二个是过去20 年里所有大国都积极介入的中东地区;第三个是俄罗斯的后院中亚地区,特别是阿富汗曾长期成为大国争相角逐的舞台。而巴基斯坦分别与这三个地区的印度、伊朗和阿富汗接壤,这使巴基斯坦成为了全球唯一一个与这三个大国竞争区域都相连的国家,且处于中间地带。这意味着在大国地缘竞争回归、全球秩序充满冲突的今天,一旦巴基斯坦周围的这三个区域发生战争或冲突,巴方很容易沦为代理战场,从而动荡不安。过去75年里的教训是深刻的,巴基斯坦曾与美国在阿富汗、阿巴边界并肩作战30余年,这给我们的最大教训是这些动荡和战争最终使巴基斯坦深受其害。美国9·11反恐以来,巴基斯坦损失了1500亿美元、8万人丧生。因此巴基斯坦不想再加入任何类似架构。我们希望向中国学习,将巴基斯坦国家安全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安全上。实现经济安全有三个途径:第一,充分利用巴基斯坦独特的地理位置,发挥区域互联互通的枢纽作用。将中巴合作延伸到中亚地区;第二,扩大与传统伙伴国家的合作关系。巴基斯坦希望成为中国制造业转移的目的地。还可以增加对华肉类出口。第三,避免卷入任何冲突。巴基斯坦可以发挥为地区冲突降温的功能,就像历史上巴基斯坦在中美间发挥桥梁作用一样,缓和中美关系。未来要进一步推进中巴关系,第一,需要加强人文交流;第二,需要加强安全合作;第三,需要增强对彼此文化和工作方式的了解。总之,无论世界如何变幻,中巴关系依然坚如磐石。

王  健 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

关于中巴经济走廊,中国是以发展为导向的,希望通过走廊建设改变巴基斯坦经济发展中的区域不平衡问题。中巴在经济合作中呈现出一些特点:第一,比较注重发展导向,特别是基础设施的改善;第二,中国对巴大部分是绿色投资,促进了巴基斯坦的工业化和就业发展;第三,充分考虑巴基斯坦在经济发展中的资本积累问题,积极响应巴方在民生和基础设施领域所推动的PPP模式,目前成为了中国企业在巴开拓市场的主要方式。要发挥巴基斯坦独特的地缘位置作用,一方面要促进三大区域的互联互通;另一方面要确保安全的投资营商环境。中巴经济合作未来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探索:第一,加强安全合作,特别是在反恐领域和地区安全方面;第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包括港口、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加工业合作等;第三,增强两国民众对彼此的认知,加强人文交流。

姜  锋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

第一,巴基斯坦的国家安全战略将地缘经济放在核心位置,这点很重要,今天的乌克兰危机,实际上是地缘政治的恶果。巴基斯坦的地缘经济强调人的安全和福祉,这与中国提出以人为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是完全一致的;第二,巴基斯坦的国家安全战略文件突出了教育的重要意义,特别强调创新的重要性,这是远见之举。由于所有的经济项目、发展建设实质都需要人的参与,那么是否也应该建立一个中巴教育走廊、中巴培训走廊或中巴人文交流走廊,值得考虑。

吴莼思  上研院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所所长

第一,美国当前对华采取了遏制战略,努力放缓、减速中国的发展势头,这主要源于美国对其霸主地位的担忧,担心中国发展太快挑战其全球单极霸权地位。但仔细研究美国采取的对华遏制措施,更接近中文语境中的抑制或控制。中国不同于冷战时期的前苏联,前苏联在各领域的影响力辐射全球。而中国目前实际上只具有区域性的影响力,尽管全球性影响力也在慢慢扩大。但从战略角度看,中国的影响力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第二,美国当前在亚太地区的政策非常明确,主要通过构建不同类型的联盟网络来遏制中国的发展,包括AUKUS、四方安全对话、五眼联盟等,未来也可能把北约拉来干预亚太地区事务。美国这种对抗性平衡战略容易把一些亚太国家推到前线,导致他们与中国的关系发生改变。第三,如果美国持续在亚太地区推行这种对抗性平衡战略,亚太地区可能重演当年中东的悲剧。过去几十年正是美国在中东搞对抗性平衡战略,加剧了中东地区的混乱和动荡。

张  娟 市商务委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从中巴经贸合作趋势来看,中巴在能源、交通方面的合作已较为成熟;在贸易和投资方面,自1969年两国签订边境贸易协定以来,中巴贸易经历了快速发展、起伏与调整,现已进入合作新阶段,但也存在如下不足:第一,贸易的不平衡性相对增加,贸易逆差存在扩大趋势。第二,产业关联度较低,贸易往来集中在最终的消费品和农产品,中间产业的连接度不够。第三,在边境贸易方面,两国应进一步加强合作。建议两国应加强互补性商品贸易与产业间联动;依托中巴经济走廊扩大产业合作;围绕喀什等边境口岸发展中巴产业集群;增强人文合作,优化投资、人文、贸易环境;建立立体化的贸易网络,解决边疆地区与东部地区的运输问题。

张家栋 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

中巴关系在政治、战略层面已达到非常密切的程度,如何推进中巴关系发展是双方需要思考的问题。以中巴经济走廊为例,尽管该项目已取得成果,但未实现促进巴基斯坦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导致项目落地存在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多样化的。安全领域,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对恐怖主义袭击存在担忧。金融领域,民营企业在巴基斯坦存在投资难以收回的风险。政治领域,不同政府对中巴经贸合作的政策偏好与政策差异成为影响项目推进的原因。文化领域,中巴文化差异成为影响项目配套设施建设与落地的重要原因,应以东道国文化为主。

吴  挺 澎湃新闻编委、第六声总编辑

关于中巴媒体合作的前景,在内容供给方面,中巴媒体的宏观政策和叙事占比较重,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缺乏关于两国社会更为细腻和生动的内容,致使两国公众对彼此的认知理解仅停留在表面。如果能激励和推动更多的商业性或市场性的媒体,根据读者和市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提供关于社会的更加鲜活的信息与更深入的内容,可能会使中巴关系叙事更加的饱满和健康。此外,中巴媒体合作的议题设置和叙事需要制定更加可持续的目标,可以考虑设立市场化和商业性的目标。中巴媒体合作可以朝着资源互补与整合的方向发展,搭建更好的平台。以上观点还需要进一步去巴基斯坦核实调研。

刘宗义 上研院中国与南亚合作研究中心秘书长

巴基斯坦接连遭受严重危机的冲击:一是罕见的洪涝灾害;二是严峻的债务危机。两大危机既有外部因素,如气候变化、美联储加息及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也有内部治理不善的因素。两大危机与巴基斯坦国内政治斗争所导致的政局不稳及地缘政治挑战密切相关。中巴两国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对于巴基斯坦面临的严重自然灾害和债务危机,中国尽最大努力提供援助。但巴基斯坦许多内部问题必须由巴基斯坦人民、各政党和各派政治势力团结起来才能解决。首先,巴基斯坦军队、各政党、法院系统应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完善政治制度,以实现国内政局的长期稳定。其次,巴基斯坦各派政治势力应在发展经济方面形成共识,推动经济改革。最后,中国积极支持巴基斯坦国家发展战略转型。中国秉持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在此基础上,中国将积极支持巴基斯坦国家发展战略转型。但巴基斯坦也应认清形势,在自身处于弱势的背景下积极谋求内部变革才能推动外部形势的转圜。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巴基斯坦的经济安全与政策、自然灾害与粮食危机、中巴经济走廊等问题展开讨论。优素福回应与会专家的问题,再次强调人文交流的重要性,提出中巴间的对话应在肯定成就的同时,积极解决双方面临的问题,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政策和观念。优素福也希望与媒体和新闻界开展更多的互动。

陈东晓院长对会议进行了总结,期待中巴双方搭建更多对话沟通平台,进一步优化和升级双边合作,加强两国的人文交流和智库对话。

分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