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盛:莫让“价值观外交”干扰中韩关系
2022年06月29日  |  来源:环球时报  |  阅读量:2635

今年是中韩建交30周年。三十年来,中韩关系在政治上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经济上中国成为韩国最大贸易伙伴,人文交流方面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双边旅游人次接近1000万。但随着美国持续加大对华打压以及韩国国内政治气氛变化,未来中韩关系也面临着挑战,其中一个因素就是“价值观外交”阴影正在逼近。

国际关系中的“价值观外交”由来已久,美国是这方面的“主力军”,主要做法是以美国眼中的“民主、自由”等标准划分敌友,通过各种手段甚至武力向其他国家输出自己的价值观。除了美西方国家喜欢在外交中推销自己的价值观,美国的一些亚洲盟友也越来越喜欢祭出“价值观外交”大旗。比如日本早就提出“自由与繁荣之弧”,韩国在本轮政党轮替后也开始高调谈论“民主自由价值观”。

这种背景下,更有必要对“价值观外交”可能带来的危害保持充分警醒。国际关系中的诸多事实已经证明,“价值观外交”是这个世界的重大干扰性、破坏性因素,绝非什么“福音”。

第一,导致甚至加剧世界的分裂。世界本来就是多元的,每个国家根据自身的历史文化、现实国情选择政治制度与发展道路。这种多元和差异也是各国得以强化自身认同、建立民族身份的重要因素。如果将其放大成“好的VS坏的”价值判断,只会制造分裂和矛盾。东北亚合作较之其他一些地区本来就已滞后,再分裂只会带来更多遗憾。

第二,模糊对国家利益的全面认识,催生非理性政策。国家间的利益关系是多维度、多方面的,简单以价值观划线,容易遮蔽真正的共同利益追求,导致“损人不利己”的双输甚至多输结局。东北亚的地缘政治与经济矛盾十分复杂,韩国则是这些矛盾的一个高度集中地带。过度强调以价值观来指导外交,容易导致对与邻国错综复杂关系的忽视,韩国自身利益也会反受其害。

第三,助长地区动荡甚至国际冲突。不像相互交织的经济利益,价值观对立具有互不妥协的特征。一旦外交议程被价值观主导,就可能导向“非黑即白”,成为冲突甚至战争的“催化剂”。目前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在安全、外交上处于敌对状态,在政治制度、意识形态方面高度对立,这种情况下“价值观外交”尤其不可取。

经过三十年发展,中韩关系内涵已经十分丰富但又高度复杂,其走向绝不可用“价值观外交”来指导。例如两国在安全上高度相关,中国是解决朝核问题不可或缺的相关方。无论如何,中韩都必须把对方当作重要安全合作伙伴。经济上,韩国国内有人呼吁经贸合作适度多元化可以理解,但如果在“价值观外交”视角下把对华经济关系“妖魔化”,只会“捡起芝麻丢了西瓜”,到头来还是损害韩国利益。

总结过去三十年,未来中韩关系真正需要的仍是理性审慎,本着互利共赢原则深化合作,而不是被“价值观外交”所扰。目前,韩国新政府的对华政策尚未全部展开,其“民主自由”口号将在多大程度上转化为具体政策还是未知数。但无论如何,中韩关系攸关两国利益和两国人民福祉,也对地区局势有着重大影响,容不得有丝毫闪失。中韩双方都应从这些视角出发,确保接下来的中韩关系继续走在正确道路上。

(作者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分类: 全球治理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