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东:美国涉台政策争论背后的躁动不安
2021年05月14日  |  来源:环球网  |  阅读量:3064

      美国国会和学界最近都有人声称,美国应该结束对台“模糊战略”,明确安全承诺,以加大对中国大陆施压。但美国首任印太事务官坎贝尔不 久前公开表示,美国不会明确表态在中国大陆实施“武统”时保卫台湾。他认为一旦美国与中国发生冲突,后果将无法预料,会从根本上破坏全球经济。

      作为长期关注亚太事务的专家级官员,坎贝尔履历丰富,对涉台事务分寸的拿捏要比那些缺乏实操经验的智库专家更加靠谱。他代表美国政府发声,被认为是试图对外传递一个信息,即拜登政府不愿在当前局势下大幅调整美国对台政策,希望有关各方对此要有清晰认知,避免出现“意外和疏忽”进而导致事态失控。一旦那样,美国再想从“清晰”调整回“模糊”就不现实了。

      实际上,当前美国国内出现的这场对台政策争论,并非只有所谓“清晰论”,历史上曾时隐时现的“弃台论”也再度泛起。这种观点认为,出于“美国优先”原则考虑,在中国大陆实力提升以及台湾问题愈发激化的背景下,美国没必要继续坚持“反对以武力改变台海现状”的立场,因为那样最终还是可能会被牵扯进对自己无益的冲突,所以如果中国大陆对台动武,美国应该置身事外。

      美国国内围绕如何处理对台关系的意见分歧正变得突出,三种不同论调的出现也反映出美国战略界在中美互动格局和当前台海局势紧张时刻,一时难以把握所应秉持的行为尺度。不管“战略清晰论”还是“弃台论”,都是“有病乱投医”的表现,透射出其战略心态的躁动和不安。

      从美国自身利益来看,其之所以长期坚持对台“战略模糊”,主要是不愿被轻易卷入可能的台海冲突。如果美国事先给出承诺,则无论哪方主动或被动“改变现状”,美国都须按照承诺作出方向确定的反应,这等于是被套住并因此陷入被动局面,而随机应变显然是更好的选择。与此相较,对台“战略清晰论”缺陷明显:如果美国明确承诺“保卫台湾”,有可能会向“台独”势力传递错误信号,导致后者不顾美方利益铤而走险。那样的话,美方将不得不卷入一场万里之外、与切身利益并无明确关联的地区冲突,不仅没办法跟美国国内交代,影响到执政党地位,还面临与中国大陆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的“可怕场景”。

      但“弃台论”呢?眼下也同样被认为是对美国一贯政策的背离,美方历来都将台湾问题视为牵制中国大陆的有效筹码,而“弃台论”则视其为麻烦,希望早日扔掉这个烫手山芋,这等于是主动放弃一个在华盛顿看来仍然可资利用的工具和筹码。

      在这种背景下再来看坎贝尔的表态,其内涵就清楚了。美国依然会坚持反对所谓“单边改变台海现状”的做法,但不会承诺站在哪一边,尤其不愿事先公开军事介入的条件。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对于军事介入的各种可能后果充满疑虑,担心局势失控得不偿失。实际上,这不仅是拜登政府的涉台政策思路,即使在对华咄咄逼人的特朗普政府任内,虽然美国动用几乎所有非军事手段对华施压,军事领域的表现却相对低调。

      当前美国政府的战略规划正在逐渐清晰起来,即政治上宣称维持现状,军事上竭力避免卷入正面对抗,而政治目标与军事目标陷入冲突,又是华盛顿最不愿看到的事情,因此最好的选择就是在实质问题上保持模糊,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应对之策。

      美国国内之所以围绕涉台政策出现明显意见分歧,与当前台海局势不确定性升高有关。一方面,民进党当局在推动和放任“台独”的方向上有变本加厉之势,继续试图通过打擦边球方式争取“法理台独”;另一方面,中国大陆实现两岸统一的决心和各种主权宣示也比过去更加明确。因此,美方试图通过坎贝尔的“官方表态”把两岸都扳回到所谓“模糊化常态”上来。

这些争论和表态背后,是美方依然将自身视为全球事务裁定者、地区局势主导者,仍然置国际格局与力量对比早已今非昔比的现状于不顾。美国支撑自身霸权的实力每况愈下显而易见,作为表征之一,围绕涉台政策的各类论调纷至沓来,实际上反映出美国国内各界对其意图与实力落差的不适、不满和不甘。台湾问题终归是中国的内部事务,美国秉持何种政策都无法阻止中国解决统一问题。而执意干涉和插手台湾问题,只会给它自己套上枷锁。现在还被认为有利用价值的棋子,总有一天会变成美国外交的负资产。

(刘卫东,中国社科院美国所研究员。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