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密:中国和拉美远隔万里,为什么还能合作?
2020年12月18日  |  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  阅读量:4855

近日,中国一带一路网邀请到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美洲与大洋洲研究所的副所长周密,为我们讲述中国和拉美在“一带一路”合作方面的进展。

远隔万里,为什么还要合作?

据人民日报海外网报道,截至2020年10月,拉美地区24个建交国中,已有19国同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而在未签署合作文件的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哥伦比亚和巴哈马5国中,“一带一路”建设也有实质性推进。

中国一带一路网:“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伊始,拉美国家就表现出了强烈的参与兴趣,为什么?

周密:一是拉美国家发展的需求。很多拉美国家都是发展中经济体,需要寻求外部的空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很多国家积极参与,这样一种协同效应所创造的发展空间和吸引力是非常巨大的。

二是拉美国家也在积极推动互联互通。拉美的一些区域组织在推动公路、铁路、港口的连接发展计划,但目前推动的效果并不明显。第一个原因是他们缺乏资金,第二个原因是他们相互协调、推动落实的能力相对不足。所以,拉美国家非常愿意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他们国内和国家之间的连通。

三是拉美国家对中国的信任。在过去的40多年,中国一直坚持改革开放,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建设成就。拉美国家一方面希望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另一方面认同“一带一路”倡议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

中国一带一路网:中国和拉美国家在“一带一路”框架下进行了哪些合作?

周密:中国和拉美国家在政策领域相互沟通,各方提出了自己的发展方向,但每个国家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有些国家认为工业化是重点目标,就推动中国企业或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企业参与他们的工业化进程。有的国家认为农产品大宗商品的出口很重要,就推动贸易便利化和减税,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有的国家认为金融稳定很重要,就推动双边央行签署本币互换协议。有些国家认为他们的人文特色非常突出,愿意跟中国以及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享,就推动在民心相通方面的合作。

除了车厘子,还有望远镜

据商务部11月3日消息,受疫情冲击,今年1月至9月中拉贸易额下降2.8%,但自拉进口增长1%,特别是自拉进口农产品逆势强劲增长,增幅近20%。拉美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海外农产品来源地。

中国一带一路网: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中国从拉美进口农产品却有增无减,为什么?

周密:中国和拉美国家存在供需关系。疫情使得国际贸易变得更加困难,但人总是要吃饭的。中国有消费需求,拉美正好有供给能力。从疫情刚开始到今年年中正好是拉美地区的秋天,他们的一些主要的农产品在这个时候成熟了,所以拉美国家农产品的供应量在上升。另外,我们国内跨境电商平台的发展促使企业进行国际布局,他们在拉美建立了海外仓和收购网络,甚至还有农业生产基地。

中国一带一路网:具体来讲,中国企业是怎样在拉美国家进行投资与合作的?

周密:中国企业在拉美国家的投资跟各国的产业结构有关。墨西哥的制造业发展比较快,我们在墨西哥的投资主要与制造业有关。我们在巴西的投资集中在当地的基础设施领域,包括水电站电力的开发、电网的传输。智利的车厘子和红酒非常好,中国企业看到了发展机会,选择在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区投资。

我们跟阿根廷已经开展了核能合作,未来还会推动南极科考和深空探测方面的合作。我们可以租用他们的深空探测站点,与中国的站点形成一个跨越地球的大直径望远镜,然后通过计算的方式观测到更远的宇宙。

目前,中国企业的投资集中在当地的优势产业,比如农业、某些矿业领域,还有基础设施领域。现在,一些企业开始投资公用基础设施,像城市的供水、污水处理。因为当地有需求,这些企业就在积极拓展。市场是非常有效的,如果能够保障企业的投资环境,企业会帮助双方投资者实现共赢。

中国一带一路网:拉美国家面临的疫情冲击比较严重,物料运输、人员的流动都会受到疫情封锁措施的限制,企业运营会受到影响。中国企业如何应对这样的变化?

周密:第一,企业要积极运用技术创新。一些美国公司,像谷歌、Facebook,已经形成了网上办公的模式。我们的企业也要尝试使传统业务线上化,做好提前布局。

第二,企业要关注政局和政策的变化。疫情的冲击可能会对拉美国家的政治生态造成一定的影响,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会对企业的持续经营造成影响。

第三,企业要考虑更多的保险措施。如果疫情持续发展下去,而这些国家又无法控制疫情,有可能会有恐怖主义、地方武装等非传统风险,这些情况可能影响企业的经营和人身安全。我们可以通过商业保险的方式转移风险,同时增强企业人员聚居区的安保力量。

第四,企业要关注中国政府以及当地东道国政府发布的安全警示。每个警示背后都是有原因的,虽然这些原因没有在警示里标明,但这些警示可以指导企业调整经营状态,进行生产计划和布局。

第五,企业要关注危机带来的机会。在疫情的冲击下,各个国家都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发展压力,能够在这种情况下坚持下来的企业,往往能够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我们经常讲不要浪费任何一场危机,因为它总会带来一些新的机会。

后疫情时代新的可能性

据中国驻巴西大使馆官网11月3日消息,拉美是仅次于亚洲的中国海外投资第二大目的地。中国在拉设立的境外企业超过2500家,对拉投资超过4300亿美元,累计为当地创造了180万余个就业机会。

中国一带一路网:后疫情时代,您认为中国和拉美国家可以在哪些方面共建“一带一路”?

周密:一是分享发展经验。在基础设施的管理、融资方式、供应模式上,在资金的使用、跨境资金流动、本外币互换,还有减少外汇风险上,中国可以提供很多经验。但“一带一路”倡议并不是已有经验的简单复制,而是各方共同努力推动新领域的发展。

二是增加资源要素的流动渠道。公共卫生领域的危机引发经济危机之后,各国面临的发展压力很大,就更需要外来的资源要素的输入,包括资金、技术、人员。我们可以借鉴中韩的模式,建立人员往来“快捷通道”,实现疫情下高效的经贸活动。当然在创新的过程中,也要关注一些风险。比如通过冷链运输带来的病毒传播风险,这些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和责任认定的方式去防范。

三是创新应对长期挑战。目前,拉美比较缺乏疫情防控方式、疫苗和特效药。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衰退,中国和拉美都面临着中长期的经济挑战。如果双方能够形成共同应对挑战的共识,我觉得推动这方面的创新会给各方带来好处。

“美国的后院”?不一定

据媒体报道,两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前后,拉美地区的相关报道显示“一带一路”的舆情正在由正负各半转向正面为主,第二届峰会前后的有效报道中70%已为正向报道。

中国一带一路网:目前,拉美地区的“一带一路”建设面临怎样的挑战?

周密:第一是沟通。有些国家给“一带一路”倡议抹黑,并且这些观点是有市场的,为什么?因为他们不了解“一带一路”倡议。2019年,社科院编了一本关于“一带一路”的书,我负责贸易畅通的部分,这本书最终以中文和西班牙文两种文字出版。在对外交流时,我更多是在跟他们交流理念,按照对方的理解习惯、思维习惯去讲“一带一路”是什么。

第二是地缘政治。美国总是说拉美是它的后院,今年泛美开发银行的行长首次由美国公民担任。美国就是想要保持与拉美国家之间的经贸联系,避免中国以及其他国家跟拉美国家合作。美国在很多国家还是很有影响力的,这是“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第三是差异。中国跟拉美之间还是有很多不同点的,这些差异增加了合作难度和成本。

第四是负面示范。今年的新冠疫情造成很多国家的需求、能力下降,他们有可能选择退出、暂缓“一带一路”合作。这种负面示范可能会影响拉美国家的积极性。

中国一带一路网:您认为中国要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周密:首先,讲清楚“一带一路”倡议到底要做什么。除了官方的合作备忘录,我们还要鼓励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放开学术交流、二轨对话。

其次,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我们没有必要害怕美国的影响,也没有必要直接对抗。我们让市场发挥作用,中国和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品是否在当地更有市场,市场会做出抉择。

再次,尊重差异。对于民俗宗教差异,我们要尊重对方的核心价值观,包括社会价值、社会责任环境保护的理念、劳工人权理念等。

最后,创造创新氛围。例如法律法规方面,我们可以完善知识产权的立法、执法,寻求解决跨国案件的最佳实践。然后鼓励企业和市场去遵循这些实践,促进创新要素的扩散。

(周密,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美洲与大洋洲研究所的副所长。)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