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五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上海国研院举行
2019年01月30日  |  来源: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  阅读量:7296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李青燕从中巴经济走廊的作用、取得的成效、未来发展规划与启示以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几个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她认为,中巴经济走廊初步达到了它的预期,并在有三个方面凸显了它的示范效应:一是促进了中巴全方位经济合作,通过中巴经济走廊对巴基斯坦经济拉动。二是服务于打造中巴命运共同体,促进了双方经济命脉交融。三是发挥了中巴经济走廊在“一带一路”合作中的示范效应。李青燕研究员表示,今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有三大问题需要解决:第一,投资领域过窄,过于集中,对于巴财政状况调研不够;第二,如何提升民众的参与度和获取感;第三,如何进一步发挥好中巴经济走廊的地区辐射作用。

复旦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章节根认为,中巴经济走廊五年来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先,我国预期目标和战略定位和巴方存在一定偏差;其次,中巴经济走廊在互联互通方面做的还不够。他认为,巴基斯坦国内政治变迁将会对今后合作产生负面影响,如何协调各自发展诉求还需要双方进一步沟通;巴方在建设中参与度不高,尤其是巴基斯坦的营商环境不好,在产业合作、园区合作方面双方遇到很多困难;在安全问题上,面对恐袭规模和次数的升级中方应更加积极主动和巴方合作。

中国三峡集团副总经济师王绍峰指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目前主要存在四个问题:一是巴基斯坦政府能力较弱;二是安全问题加剧,中企人员人身安全存在隐患;三是需要进一步发挥新疆在中巴经济走廊中的地理优势,加强双方互惠互利发展;四是巴方社会治理能力不足,造成电费收缴不上、输电线路耗损大等问题。

中国港控北京代表处副总经理王单丹结合一线工作经历总结了瓜达尔港建设中的一些问题:第一,安全局势不稳定导致港区几乎处于封闭状态,一方面很难吸引到投资,另一方面中方也很难和当地居民交流互动;第二,水、电资源缺乏;第三,瓜港的优惠税收政策仍存在不足,还有可以改进的空间。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郭学堂教授阐述了了中巴关系面临的三个不稳定因素:首先是安全方面,现在影响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安全因素中变量越来越多,呈现出复杂性;第二,社会舆论,当前国际社会舆论对中国形象不利;第三,利益分配,如何做好双方在走廊建设中的利益分配是下一步工作的关键;第四,巴基斯坦新总理的伊斯兰意识较强,对走廊建设可能会有影响。

复旦大学一带一路战略与国际安全研究所所长张家栋认为,巴基斯坦积极发展中巴经济走廊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第一,希望通过中国的无私援助和投资来发展经济;第二,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联系;第三,巴基斯坦希望通过将瓜达尔港变成中国的军港使两国的战略关系彻底契合。

上海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信息中心副主任李立凡分析了俄罗斯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的诉求,一是追求地区平衡,俄罗斯希望看到一个均势的南亚次大陆;第二,希望扩大军火出口,希望巴基斯坦成为其军事装备的一个潜在市场;第三,建立反美同盟,希望组建在南亚的反美战线;第四,增加南北项目合作,希望通过中巴经济走廊发展俄-中亚-南亚的经济关系。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与南亚合作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宗义认为,目前南亚地区安全和政治局势发展对“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的影响值得关注:首先是美日澳印等国的“印太”战略,有军事同盟、经济金融,以及价值观与国际规则等三个支柱;其次,美国南亚和阿富汗战略可能会有所调整,将对巴对外政策产生一定影响;再次,印度对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和“一带一路”的态度没有变化,中国驻卡拉奇总领馆遭遇恐怖主义袭击,背后可能有印度的影子;另外,阿富汗局势持续恶化,政治和解看不到尽头,对走廊建设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第五,巴希望引入第三方甚至多方参与走廊建设可能会使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局面复杂化。

原中国驻卡拉奇总领事安启光对下一阶段走廊建设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第一,走廊建设需要给予巴方一定援助;第二,走廊建设需要反腐倡廉,中国企业在巴投资需要重视合规性;第三,走廊建设要少说多做;第四,走廊建设需要多部门协同参与,多部门合作可以极大提高建设质量。

复旦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主任杜幼康指出,巴新政府上台后有三个动向值得关注:首先是“批谢”,巴新政府认为中巴经济走廊带有浓厚的谢里夫色彩,不少在建和筹建项目忽视了成本和社会效益;其次是“纠偏”,新政府现在强调的是走廊建设要更均衡、更可持续,更能使巴基斯坦人民得到实惠;最后是“打烙印”,新政府认为走廊下一步建设要倾向于社会和民生,加快产业园区和农业合作,提振出口,创造就业和改善民生。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研究所副所长王世达从巴基斯坦国内政治斗争、安全局势和经济困境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对走廊建设的影响。从巴国内政治局势来看,新政府上台后朝野之争趋于白热化,对于走廊建设的氛围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从巴国内经济形势来看,巴外债已经到了惊人的程度,巴融资配套规模不小,未来融资配套问题将越来越凸显;从巴国内安全局势来看,2014年以后巴安全年年好转,但一些针对中方人员的袭击反而比前几年大大提升。需要注意外方势力介入影响中方人员安全问题。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教授李方达对未来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首先应更新发展思路,深化全方位合作;第二,走廊建设需重视外宣和舆论导向问题,通过创新渠道积极宣传和展示中巴经济走廊的成果,针对负面的无稽之谈,应及时发声澄清;第三,应主动研究巴新政府提出的走廊项目区域不平衡问题,尽可能消除走廊与谢里夫政府的负面联系。

北京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主任唐孟生指出,巴基斯坦政府治理能力还有明显的提升空间,各级别官员仍然无法摆脱党派、家族、选区的局限性,而智库学者又往往脱离实际。如何引导巴政界、学界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再者,中巴经济走廊必须开展多边合作,应尽早对多边合作开展研究。

江苏师范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主任孙红旗认为,我国应该重新评估中巴经济走廊的规模和进度,正确处理好点、线、面的关系;我国应帮助巴官员对中巴经济走廊建立正确的认知,避免巴方将走廊建设和经济援助划等号;经济特区应是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主要抓手,我国在特区建设上有着非常成熟的经验,巴方可以借鉴成功的案例。

四川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李景峰表示,鉴于新建产业园区将可能遇到征地等多种问题,中巴产业园区建设可以利用巴原有的产业园区。其次,中巴农业合作历史悠久,很多项目得到了巴当地民众的一致好评。农业技术的合作不仅可以帮助巴底层人民提高收入,还可以带动很大一批人对中巴经济走廊的理解和支持。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与南亚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刘友法在会议闭幕时指出,习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历史的必然,也是走向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的先行先试项目,过去五年内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暴露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需要各方面一起思考和研究:“一带一路”倡议的目标跟中巴双边经济合作的目标应更好地协调;学者需主动研究走廊建设中双边和多边合作的问题;巴基斯坦政府应解决发展需求跟政府治理能力存在差距的问题;应从机制上解决经济建设中的安全保障问题;应把走廊建设的宏观效益与微观利益更好地结合;应调动企业积极性和民众积极性;应更高效地提供公共产品和引导舆论。

1 2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