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府“治事”之道,探寻“中国之治”的行政逻辑
2021年10月30日  |  来源:上观新闻  |  阅读量:4496
        以“事”为切入点,抓住了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序社会的结合点、中心点、关键点。

    日前,“当代中国政府治理”学术交流会暨《行政逻辑——当代中国政府治理原理》新书发布会在沪举行。与会者围绕中国治理实践及治理原理进行深入交流。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苏长和教授指出,一个学科要立起来,一定要在一些关键概念方面形成自己的定义权和标准。没有定义权和标准,学术和学科研究甚至知识生产都会比较摇摆。只有对关键概念有了定义和标准以后,才能慢慢形成学科的知识体系。《行政逻辑——当代中国政府治理原理》(以下简称《行政逻辑》)一书以中国的话语展示了行政管理领域许多概念,很有特色,是对中国特色公共管理知识体系建设的一次积极推进。

    人们常说“有事找政府”,但是何谓“事”,“事”在政府治理中有何地位?对此尚没有明确论述。《行政逻辑》一书主编、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公共行政系主任李瑞昌教授认为,该书的一个创新点就是从“事”切入,围绕政府“治事”之道,对政府应做哪些“事”,为何要做那些“事”,如何把“事”做得更有公共价值等进行理论阐释,探寻“中国之治”背后的行政逻辑。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原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小平教授认为,以“事”为中心 ,抓住了政府与人民联系的纽带,突破了传统以权力为中心的政府统治与以权利为中心的社会自治的一强一弱、此消彼长的态势。以“事”为切入点,抓住了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序社会的结合点、中心点、关键点。政府以公共服务为主要职能,为民办“事”,把企业的“事”交给市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依靠法治、德治、自治、智治解决社会的公共事务,使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协同行动、同向发力,各展其长、各得其所。

    复旦大学竺乾威教授认为,改革开放之后,整个社会形态发生了巨变,倒逼政府重新定位其职能。很长一段时间,政府“治事”始终处于放和管的矛盾状态,而如何合理把握这种关系,恰恰是实现有为政府、有效市场与有活力社会协同并进的关键问题。

    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主编解亚红认为,《行政逻辑》把党的领导作为当代中国政府治理的首要原理并贯穿始终,对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颇具特色的解读,阐释了中国政府组织形态的“一体”特征,以及由此形成的一系列特殊的运行模式和机制,这些都是党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体现。

    中国人民大学何艳玲教授表示,当下中国发展模式在为世界发展助力领跑,但中国理论尚踯躅不前,尤其是概念的缺失更加不容忽视。从“治事”之道中探寻政府治理原理,不仅对于中国的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对全球治理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会上,学者们从党和国家的治理现代化,政府、市场及社会关系,政府和公民互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与会者指出,当代中国政府治“事”之道,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方向与逻辑。只有加强治事原理知识的突破与治理实践的全面连接,才能增强当代中国政府治理体系的效能、活力和韧性。

    本次会议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主办。来自国内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单位的三十多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与了研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