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疫情令人心碎!美方援助承诺成色几何?
2021年04月27日  |  来源:阅政观  |  阅读量:4068

      生产的仿制药占全球的20%,疫苗占62%,联合国采购的疫苗中约六到八成来自这个国家,印度素有“全球药房”称号。然而近期,曾大搞“疫苗外交”的印度,再度深陷新冠疫情泥潭。

      根据印度卫生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当地时间4月27日8时(北京时间10时30分),过去24小时内,印度新增确诊病例323144例,累计确诊17636307例;新增死亡病例2771例,累计死亡197894例。数据显示,这是印度连续六天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超过30万例

      在印度疫情失控的背景下,病患遭遇“氧气危机”、死者被大规模就地火化,网络上也充斥着印度网民对于莫迪政府抗疫不力的声讨。

      此前印度推行“疫苗外交”有什么考量?中国数次表达善意,印度的态度为何有些纠结犹豫?美国宣布将向印度提供医疗资源,这一援助承诺成色几何?阅政观独家对话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张家栋进行解读。

“疫苗外交”背后的“政治账”与“生意经”

     阅政观:今年1月中旬,当印度开始“世界最大规模”新冠疫苗接种计划的同时,也将目光投向海外,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疫苗输出行动。印度开展“疫苗外交”有何考量?

     张家栋:印度大力推行“疫苗外交”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政治因素,包括外交方面的现实诉求;二是经济因素。

      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关系中,新冠疫苗具有特殊性。它不仅是普通药品或商品,同时被一些国家用作国际政治的筹码。有些国家把新冠疫苗分发策略作为“武器”看待,包括把疫苗卖给谁,不卖给谁,以及买谁的疫苗,不买谁的疫苗。不少国家在进行新冠疫苗外援和出口时,会向与之关系亲近的国家进行倾斜。

      印度开展“疫苗外交”,主要是面向周边邻国和非洲大陆。这些国家比较落后,本身没有能力生产疫苗,也无法从西方获取疫苗。印度疫苗在这些国家的抗疫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另外,印度还曾帮助一些国家培养专业的医护人员。印度这些行为背后,有借输出疫苗释放善意、改善与有关国家关系,以抗衡中国影响力的考虑。

      今年前三个月,印度平均每个月要出口2000多万剂新冠疫苗。那时,印度以为国内疫情得到了较好控制,而且多数患者都是轻症,便加速对外出口疫苗的步伐。期间,印度疫苗的出口数量甚至一度超过国内接种的数量。

      3月26日,由于意识到本国疫情可能加重,印度政府暂停出口疫苗,以优先扩大国内疫苗接种运动。进入4月,因为国内疫情严重反弹,印度便开始反向进口新冠疫苗。就在印度中止疫苗出口不久后,有些非洲国家已陷入疫苗断档的混乱局面。

      另外,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印度经济下滑严重,不遗余力推动疫苗出口也有经济方面的考虑。疫苗需要流通起来,企业才能获得收益。印度很多疫苗不是对外捐赠,而是出售。新冠疫苗出口可以给印度企业带来经济收益。这也是印度政府开展“疫苗外交”的主要动因。

立足国情探索抗疫模式是当务之急

     阅政观:在4月27日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汪文斌表示,我们正在协调推动中方企业积极满足印方对制氧机等抗疫物资的采购需求。中方愿继续以多种方式同印方开展抗疫合作,为印方抗击疫情提供助力。

     阅政观注意到,中方已多次公开表示,愿意帮助印度抗疫。但面对中国、巴基斯坦等国的善意,印度的态度似乎有些犹豫。此前仍有印媒消息称,中国并不在印度“求援”的考虑范围内。不过,最新消息是印度公司已紧急下单中国制氧机。印度这一系列举动,体现出什么心态?

     张家栋:印度是一个爱面子的大国。由于中印边界冲突等因素,印度国内存在民族主义情绪。面对中国接连释放的友善信号,有些印度国民心理上一时转不过弯来。在印度,不仅是部分政治人物,包括一些普通老百姓,对于公开接受中国的援助,一时也可能觉得面子上过不去。

     此外,印度的决策层对中国能提供多少抗疫援助,可能也是心存疑虑的。同时,他们还在担心,如果接受了中国的抗疫援助,或将对今后印度的外交政策带来影响。

     我关注到,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26日表示,800台制氧机当日从中国香港空运至印度德里,一周内还会有1万台。在呼吸机和医用制氧机在内的医疗设备供应方面,中国可以给印度提供支持。这些设备正是印度眼下急需的。

       阅政观:眼下要缓解疫情,印度政府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张家栋:要应对来势汹汹的第二波疫情,印度应当立足于自身行动,包括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措施、加快疫苗接种等。

      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任何外部援助的作用始终都是相对有限的。用于抗疫的各类物资,如果能实现就近取材,在本国甚至是在本地区解决,是最高效的方案。紧缺医用物资依赖远程运输的话,可能会使得实际的效用大打折扣。

      在我看来,印度要走出疫情,最终要立足于自身的公共卫生能力和体系建设,要探索出适合于本国国情民情的抗疫模式。这是印度眼下的当务之急。其中的核心是,如何把人员组织起来,怎么把物流组织起来,怎么把各种物质的生产组织起来。所有这些,都只有立足印度本国才能解决。

      比如,印度现在很多医院氧气供应不足导致病人缺氧。如果单纯要依靠国外供氧,在物流效率和经济成本方面,都是难以为继的。从现实来看,紧缺的医用氧气终归是要在印度实现本土生产、本土物流、本土供应。面对持续恶化的疫情,氧气供应在本国实现还不够,最好是能在本地区就近满足。

     我认为,印度能否打赢这一仗,将对世界抗击疫情具有重要意义。印度在这一轮疫情中的教训与经验,将会对其他国家起到参照作用。

多国伸出援手,主要出于人道主义情怀

       阅政观:此前,印度官员向美国求援却吃了闭门羹。近几日,美国,英国和欧盟等多方承诺很快向印度提供更多抗疫援助。您对此事有何观察?

      张家栋:对于之前印度的求援,我认为不能简单理解为,美国拒绝了印度。准确来说,美国是一开始没有很快答应。迟迟没有回应印度,和拒绝印度,不能简单混为一谈。

      当地时间3月22日,在被问及何时放开疫苗原材料出口一事时,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表示,美国把重点放在控制本国疫情上,优先给美国民众接种疫苗。26日,美国白宫新闻秘书普萨基称,美国将与他国分享6000万剂阿斯利康疫苗。

      美方上述表态的背后,基于多方面的考虑。截至目前,美国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超过50万例。不论是感染率还是死亡率水平,美国都要高于印度。把更多新冠疫苗留在国内,在美国拥有一定的民意基础。去年12月,特朗普签署过一项“疫苗美国优先”的行政命令,要求美国卫生部门确保美国疫苗供应商优先给美国人提供疫苗。

      另一方面,面对印度恶化的新冠疫情形势,出于人道主义的本能,包括美国在内的多国表态愿提供援助,是一件好事。在国际关系的不同领域,做法逻辑是不一样的。

      当然,走出困境根子上还要依靠印度自身,国际社会的援助是锦上添花,都是点缀式的,不可能帮助印度根本解决问题。

      阅政观:美国表态愿意出手帮助印度,是否有维护同盟关系的考量。毕竟,印度统治阶层过去这几年一直在强调美印之间是“天然盟友”,在印度国内不断渲染美印良好关系。

      张家栋:不能说没有,但肯定不是主要的,否则拜登政府一开始就不会犹豫了。援助印度抗击疫情,主要是出于人道主义情怀。

      帮助他人是人类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与一般动物的区别所在。不能把什么东西,都泛政治化、泛战略化。我们看到,有些国家尽管与印度关系并不好,但也愿意向印度提供力所能及的抗疫援助,这与外交得失、国家利益的关系,并不大。

     【主笔】龚春辉

     【视频剪辑】钱明雅

     【实习生】黄晓彤

     【图片】央视新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