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贯彻落实《云南省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施方案》工作方案
2016年10月27日  |  来源:文山州人民政府网站  |  阅读量:2386

各县(市)委、县(市)人民政府,百色—文山跨省经济合作园区管委会,州委各部委,州级国家机关各委办局,各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省驻文单位:  

现将《文山州贯彻落实〈云南省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施方案〉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

2016年10月27日

文山州贯彻落实《云南省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施方案》工作方案

根据《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施方案〉的通知》(云发〔2015〕13号,以下简称《省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文山州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重大意义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云南处于我国与南亚东南亚大陆结合部,背靠大西南、泛珠三角和长江经济带,具有从陆上连通太平洋和印度洋,连接南亚东南亚和西亚的独特区位优势,是“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要交汇点。文山西连昆河经济走廊,东靠广西北部湾、珠三角,北临滇中经济圈、南接越南,是云南省从陆上联通太平洋最近的通道,既沿边又与国内经济发展最快的珠三角、广西北部湾地区相连,地理位置优越。新形势下,文山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借助云南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构建通往北部湾、珠三角和东南亚的陆上战略通道,有利于把文山打造成为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支点,推动文山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基本思路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和省的发展战略,改革创新、全面开放、互联互通、投资贸易、产业发展、能源资源和人文交流为重点,创新开放合作模式,全方位推进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积极融入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将文山打造成为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支点。

(三)基本原则

主动融入,服务大局。立足区位、资源和人文优势,自觉把文山的发展放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来谋划,找准国家、省的战略和文山发展的契合点,着力畅通通道、搭建平台、壮大产业、优化环境,提升服务能力。

改革创新,内外联动。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倒逼重点领域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依托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和国家、省重大生产力布局,促进资源要素合理配置和产业集聚发展,以区域合作推动国内、国际合作,形成内外联动、互为支撑的开放合作新格局。

突出重点,有序推进。根据《省实施方案》,统筹谋划部署,分清轻重缓急,区分重点区域、优先领域和关键项目,凝聚力量争取突破,形成环环相扣、步步为营、积小胜为大胜的稳步有序推进态势。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广泛调动各方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化政府统筹谋划、政策支持和指导服务,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共同推进的工作局面。

(四)功能定位

将文山打造成为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支点。积极主动面向南亚东南亚地区,提升服务内陆省(区、市)走向东南沿海、南亚东南亚的能力和水平,实施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和省对外开放战略,全面提升合作层次和水平,加快推进开放型经济,推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支点建设。

将文山建成云南面向珠三角和北部湾开放的东南大门。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全面参与长江经济带、珠三角、北部湾、滇中经济圈等区域合作,全力推进昆明—文山—北部湾经济走廊和滇桂粤经济走廊、滇越经济走廊建设,加快百色文山跨省经济合作园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口岸、通道等建设,加强对越的沿边开放,形成内外联动、互为支撑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五)发展目标

近期目标:通道先行,夯实基础。到2020年,连接国内的交通、能源、物流、信息等设施网络进一步完善提升;中越边境通道建设顺利推进;与周边地区及国家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文交流、农业开发、生态环保、经贸合作、金融合作等重点领域收获一批早期项目;与周边国家人员进出、通关及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明显提升;面向西南开放的平台和窗口作用进一步增强;东中部地区以文山为基地梯度转移产业的格局进一步显现;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初见成效,百色文山跨省经济合作区建成;周边国家地区与我州和谐友好关系进一步巩固、深化务实合作意愿不断增强。

中期目标:重点突破,功能提升。到2025年,建成天保—清水跨境经济合作区;各类开放合作功能区全面建成、服务水平显著提升,重点领域合作全面推进,开放合作水平显著提升,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建立,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功能显著增强。

远期目标:全面融入,作用凸显。到2050年,建成内引外连、安全高效、通江达海、连通两洋的现代化综合战略通道网络;产业合作基地、交流平台窗口、和谐周边稳定带作用充分发挥;在全省周边外交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将文山打造成为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支点以及云南面向珠三角和北部湾开放的东南大门。

(六)空间布局。加快构建“一圈一带三廊”区域协调发展新空间,努力形成合理分工、互为支撑,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既各具特色又紧密联系、既独立完整又良性互动的通江达海、外引内联、南下北上、东进西出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一圈。打造文砚平半小时经济圈:实施文砚同城化,加快马塘工业园区、文山三七产业园区、砚山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砚山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建设,打牢以三七为主的国家级生物制药产业基地、全省重要的有色金属与铝产业重点基地建设的基础,培育以文砚为代表的边疆新型城镇化样板基地和以砚山为代表的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基地,促进文砚平中心城镇增长极发展壮大,使之成为辐射和引领全州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

一带。建设沿边经济带:依托沿边高等级公路、铁路,对接全省沿边经济带,搭建面向东南亚的合作平台、加工平台和物流平台,开发热区资源,重点发展甘蔗、咖啡、水果和中药材等热区作物种植与加工产业,积极拓展商贸服务、边境贸易、跨境旅游度假服务等产业,做大做强矿业,构建田蓬、董干、杨万、天保、猛硐、都龙等连为一体的沿边经济带,培育以麻栗坡(天保)边境经济合作区为核心的边境经济增长极,建设“东接桂西南口岸群、西连滇西南口岸群”的沿边经济带。

三廊。1.建设东西向经济走廊:依托云桂铁路和广昆、蒙文砚、富那高速公路,积极融入昆明—文山—北部湾经济走廊,沿线布局发展高原农特产品生产与精深加工、发展现代物流等服务业,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借力周边,突出用好水电铝政策,加强与广西及省内相关州市的合作,积极推进百色文山跨省经济合作区建设,发挥带动作用,建设东入沿海、西连滇中出滇西的东西向经济走廊。2.建设西部纵向经济走廊:以规划建设贵州纳雍经丘北、文山至河口以及至天保的高速公路和贵州兴义经丘北、文山、马关至河口以及至天保铁路为依托,加强与贵州及省内滇东北相关州市的合作,联动滇中经济圈,对接曲靖等滇东北次级城市群,搭接成渝经济圈和长江经济带。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发展高原特色农特产品生产与精深加工,推进以丘北普者黑为代表的文化精品旅游线建设,把普者黑打造成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和云南旅游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打牢滇东南旅游文化休闲度假基地、滇桂黔结合部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建设的基础,把文山打造成为云南旅游文化产业的新高地。3.中部纵向经济走廊:依托广西西林经广南、西畴至董干的干线公路建设,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发挥广南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挖掘地母文化、句町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旅游文化资源,开辟连接丘北普者黑、广南坝美等景区旅游环线,打造坝美国际旅游目的地;加大广南工业园区和广南现代农业与加工园区建设力度,培育以广南为代表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和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以及麻栗坡与西畴的石材加工产业。建设连接广西、带动文山中部发展的纵向经济走廊。 

二、积极推进务实合作

(一)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构建互联互通国际大通道。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加快高速公路主骨架网建设。加快蒙文砚、平文高速公路建设;开工建设文山至马关、广南至那洒高速公路、G219线沿边高等级公路;力争开工建设G5615天保至猴桥公路麻栗坡至文山段、西畴县城至兴街、师宗至丘北至砚山高速公路;开展那洒至西畴高速公路、兴义至隆林至富宁至平孟高等级公路文山境内段(里往—阿用—富宁—木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铁路运输,扩大铁路网覆盖面,抓住国家积极推进我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国际运输通道建设和省委、省人民政府推进滇东南城市群发展的机遇,加快“两横两纵”铁路骨架网建设。2016年完成云桂铁路建设工作,继续开展师宗至丘北至文山至天保、贵阳经兴义至文山至马关至河口、蒙自至文山至富宁至广西防城港沿边铁路建设的前期工作,争取纳入国家铁路网规划。力争启动师宗经丘北至文山铁路丘北至文山段、蒙自经文山至富宁至广西防城港铁路蒙自至文山段勘察设计工作。开展全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启动文砚丘平城市群城市轨道交通示范线建设项目。加快协调百色水利枢纽过船设施项目前期工作,启动富宁港二期工程、百色水利枢纽富宁库区航道整治。重点建设丘北民用支线机场、广南、文山一类通用机场,改扩建现有文山普者黑机场。突出构建“滇东南立交桥”,以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全方位改善通道基础设施条件,加快建设联动祖国中南腹地和南亚东南亚开放的互联互通先行区。积极发展多式联运。发展铁水、公水、空铁等多式联运,统筹交通枢纽站场与产业园区、物流园区的衔接,建设与之相配套的铁路、公路连接线和换装设施。

建设区域性现代化的能源网。积极推动电力“高速公路”和智能电网建设,改造提升低能、老化输变电线路,加快推进城乡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稳步发展风能和太阳能。依托中缅油气管道,统筹规划建设成品油和天然气输送骨干网络,建成中石化玉溪—富宁成品油管道及附属油库,积极推进中石油云南炼化基地二期蒙自—文山成品油管道项目。着力开展重点工业园区天然气管网建设,加快城镇民用燃气管网和汽车加气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油气综合利用,不断改善能源结构,提升能源保障水平。

构建水利保障体系。抓好德厚大型水库和摆衣寨、河边、那榔等中小型水源工程建设,以及马过河等中小流域治理工程建设,继续抓好平远和丘北两个大型灌区、江那等小型灌区和农村“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切实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强化丘北清水河等大中型水利设施前期工作,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

建设共享高效的信息网络。完善信息网络设施,推进“三网”融合,加快高性能骨干网、城域网和接入网建设,大力发展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提升移动通信网络水平和压缩信号覆盖死角,建设覆盖城乡、高效便捷的信息网络设施,促进信息网络与其它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信息惠民工程建设,加强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共信息资源有效、安全共享,促进信息化应用发展和信息消费。

(二)提升经贸合作水平

扩大对外贸易规模。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培育一批外贸加工企业,扩大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出口。支持机电、化工、纺织、日用品、特色产品和互补型农产品等优势产品出口。鼓励进口国内短缺资源,合理扩大矿产品等资源性产品进口。不断扩大从越南等南亚东南亚国家粮食等农产品进口。发挥边民互市作用,规范发展边民互市贸易点(场),建设天保、都龙、田蓬、马崩等边境贸易市场和物流中心,扩大与周边地区的贸易投资合作活动。

促进对外贸易提质增效。促进对外贸易从单一经营向双向合作转变,从边境小额贸易向综合多元化贸易转变,从地区性发展向带动区域发展转变,实现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协调发展,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相互促进。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加快物流运输、技术转让、跨境旅游、研发设计、集散分销等服务的出口,做大做强传统服务贸易,着力培育现代服务贸易。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大力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探索在边境经济合作区建立“海外仓”。加强内外贸结合的商品市场建设,鼓励企业在境外设立国际营销网络。

(三)大力拓展产业合作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抓住国际生产力布局调整和国家推动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契机,高起点、有针对性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以能源资源深加工、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为重点探索全产业链转移模式,培育和建设加工贸易承接转移示范基地,延长加工贸易产业链条,提高加工贸易产业附加值,扩大出口;围绕以三七为主的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现代农业、气候变化等领域开展研发与技术合作;加快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清洁能源、水电铝等产业,加快从原材料粗加工向精深加工、配套加工转变,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幅。

扩大农业开发合作。充分利用文山与周边国家地区农业合作基础良好、发展潜力大的优势,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业交流与合作。以水稻、玉米、蔬菜、经作、肉畜(禽)等为重点,在周边国家开展种养殖技术合作与示范;实施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工程,扩大文山三七、辣椒、玉米等种业在全国、全省及周边国家市场上的份额,把文山州建设成为国际国内重要的三七标准化种植、产品加工、市场流通和科技研发中心;建立多边、双边的稳定合作机制,在我州和周边地区一些有条件的区域规划布局一批粮食种植基地、甘蔗、水果等经济作物基地、中药材种植基地、畜牧水产养殖基地,加强跨境农业产业化、设施农业和菜篮子项目合作,中越“工业品换海产品”等项目,扩大农产品相互出口,促进农产品贸易发展。

推动产业投资合作。鼓励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推动与周边国家开展产业对接和产能合作。支持轻工纺织、食品加工等行业企业,到劳动力资源丰富、靠近目标市场的沿线国家投资办厂,建设境外加工基地,扩大境外市场经营规模;依托东南亚国家农业资源优势,在当地建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配套产业,满足当地与周边国家市场需求;支持文山有条件的制药企业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开展天然药物、民族医药等方面的开发合作,推进艾滋病、禽流感、登革热等传染病和地区性疾病控制药物的联合研发、临床试验和生产;加强文化产业合作。

推进现代物流业合作。沿互联互通综合运输通道,依托节点城市、口岸城镇合理布局物流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丘北、砚山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加快建成进出口贸易仓储加工区,形成外贸加工产业和物流集群,辐射越南等东南亚市场,拓展参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经济技术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沿线国家设立自主营销网络和服务网络,实现从低增值的加工制造环节向高增值的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环节延伸,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搭建信息采集、交换和共享物流信息平台,逐步建立高效、快捷的供应销售体系,降低物流成本,重点建立水产、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扩大特色农产品出口。

(四)深化能源资源合作

积极配合电力优势企业通过建设电力线路、获取电力运营权、供电等方式参与东盟电力一体化建设,不断拓展云电外送市场。鼓励在文企业参与周边国家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合作。支持文山油品经营企业与周边国家开展油气资源合作开发及油气贸易。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在能源领域的技术交流和人员培训。依托境外能源合作项目,带动州内能源项目设计、施工建设等能源上下游企业通过输出服务、技术、标准等方式延伸能源合作领域。

依托南亚东南亚国家丰富的铁矿石、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加强联合勘探、开采、深加工合作。引导我州企业到沿线国家发展资源型产业,通过参股、控股、合资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铜、镍等境外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建设从开采到冶炼加工的生产基地,实现资源就地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满足周边国家市场需求。

(五)发挥开放载体和平台作用

加快开放合作载体建设。加快边境经济合作区、口岸等开放载体建设,科学招商引资,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外向型产业基地。以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为突破口,以产业功能区为载体,加快建设百色文山跨省经济合作园区;推进出入境、金融、土地、行政管理、人才开发等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提高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快麻栗坡(天保)边境经济合作区升级为国家边境经济合作区的申报工作,推动中国天保—越南清水跨境经济合作区申报工作,夯实马关(都龙)、富宁(田蓬)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基础;继续发挥地方政府沟通交流、先行先试、以下促上的特殊作用;在有条件的县(市)研究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或保税监管场所。积极复制推广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改革试点经验,推进开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在人员往来、物流贸易、沿边金融、跨境旅游合作等方面实施特殊的管理政策。

强化合作机制平台建设。积极参与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提升中国—越南(天保—清水口岸)边境商贸旅游交易会的层次和水平,促进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等对外服务平台建设,搭建互利共赢的多边外交平台、经贸合作平台和人文交流、综合安全平台,促进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全方位交流合作。

(六)拓宽金融合作领域

深化金融合作。构建多元化的金融组织体系、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多功能的金融服务体系,加快落实《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推动我州金融机构开展中越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完善人民币跨境清算业务。

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或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支持上市公司再融资和并购重组。支持企业通过资产证券化、发行各类债务融资工具等方式,拓展融资渠道。积极探索发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导境内外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我州“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建设。

鼓励境内机构或个人使用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鼓励符合条件的地方金融机构“走出去”以及国外金融机构来文设立机构,通过银行授信、跨境结算等方式开展多边金融合作,为“走出去”的中资企业提供配套金融服务。

(七)密切人文交流合作

教育。鼓励我州办学机构“走出去”参与国际教育服务,与沿线国家合作办学,在国外建立分校或参与国外院校的专业建设。积极争取增加文山学院的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完善政府奖学金的奖项设置,吸引更多外国学生到文山来学习。加强与国外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推动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学历学位互认联授。申请在文山增设中国东盟教育培训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建设面向周边国家的民族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多渠道邀请沿线国家学者、媒体人士、骨干教师、技术专家等来文山访问交流和研修培训。积极参与人力资源开发国际合作,参与亚行“金边管理发展计划”。

文化。积极参与国家、省加快落实《中国—东盟文化合作行动计划》,“七彩云南•东南亚南亚行”活动。推动文山文化企业和高校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相关文化部门开展合作,通过歌舞、图书、报刊、影视剧等文化产品交流,提升文山民族文化影响力。加强与越南在考古研究、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合作。积极开展体育交流合作。吸引国内外体育组织和个人来文山开展训练、举办或参与赛事。

旅游。积极推动中越边境旅游和跨境旅游,共同举办自驾车旅游、边境文化旅游、民族体育赛事等活动,促进双方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跨境旅游线路产品开发、市场联合营销、旅游信息共享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依托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中国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等平台,加强与沿线国家旅游宣传推广合作,互办旅游推广周、宣传月活动。

卫生。发挥医疗资源优势,为南亚东南亚国家提供医疗援助服务,加强医疗人才培训合作。开展边境地区艾滋病、疟疾、登革热、鼠疫等传染病的联防联控。积极参与省在南亚东南亚开展的“光明行动”、“微笑行动”。

科技。扩大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科技交流合作,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参与“中国—东盟科技伙伴计划”和“中国—南亚科技伙伴计划”,合作建设农业、生物和新能源与可再生资源等技术领域的高标准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突出农业产品的标准化生产、研发加工、市场开拓,着力打造集科研、示范、推广、培训为一体的农业综合性科研基地;建立健全合作共建机制、加大农业科技示范园及园区建设。

(八)加强生态环保合作

突出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的理念,着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推进中越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后续示范建设。在边境地区联合开展森林防火、野生动物保护及森林病虫害防治,建立外来物种入侵信息共享和预警监测体系,开展农业生物物种资源联合收集与鉴定评价。加强境外森林资源培育与利用基地建设。推动与周边国家在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利用等领域的合作,加强跨境河流及其支流水系的保护和治理,强化河流防洪减灾能力建设,加大沿线水土流失治理,实施湿地保护与能力建设项目。加强低碳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实施重点区域环境风险评估和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建设项目。推进与南亚东南亚各国的能效合作。鼓励节能服务行业“走出去”,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参与推进节能产品出口和技术交流、项目合作。

三、创新开放型体制机制

(一)加强政府间的合作

在省委、省政府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文山各级政府与周边常态化互访和交流机制,形成优势互补、多级联动的对外政府间合作体系。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合作机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进一步加强与越南河江、宣光、老街等地方政府间的联系,完善跨境劳务同越北合作机制,深化跨境通道建设、农业开发、边境贸易、跨境民事纠纷化解等方面的合作。深入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年行动计划”和平安边境创建活动。充分利用现有警务合作平台,建立联合执法机制,维护地区安全。

(二)创新企业“走出去”方式

加快转变企业“走出去”方式。支持企业通过链条式转移、集群式发展、园区化经营等方式“走出去”。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利用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到境外投资办厂、并购境外企业。鼓励支持“走出去”企业利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融资渠道,参与境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的规划、投资和建设。鼓励企业以工程总承包/公私合营/建设—经营—转让/移交—经营—移交(EPC/PPP/BOT/TOT)等形式到沿线国家参与铁路、公路、港口、电信、电力、石化、仓储、矿山等投资建设,带动我州设备、技术和服务“走出去”。积极拓展服务业境外投资,鼓励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对技术品牌、营销网络等的兼并、收购、整合,提升国际市场开拓能力。

树立“走出去”企业良好形象。引导和督促“走出去”企业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尊重当地宗教及文化风俗习惯,规范企业行为,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帮助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树立文山企业良好形象。学习掌握相关国家的政策法规,增强跨国经营管理能力和安全风险意识,确保“走出去”企业境外投资安全和人身安全。加大培训工作力度,提高劳务人员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三)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

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创新通关模式,加快口岸信息化建设,依托电子口岸平台建设,全面实施关检合作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加快区域通关一体化和检验检疫一体化进程,推进“单一窗口”和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合作机制建设,提高通关效率。加强与周边地区在海关、检验检疫、认证认可、标准计量、统计信息等方面的合作交流,改善边境口岸通关设施条件,深化信用管理、分类管理和风险管理,探索实施多种监管和放行模式,不断扩大绿色通道、无纸化报检、直通放行实施范围。适时延长天保口岸通关时间,便利沿线国家人民友好往来。

(四)积极开展公共外交

统筹协调各方资源,扎实推进公共外交,筑牢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民意基础,提升文山在增强我省软实力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开展同沿线国家立法机构、主要党派、政治组织和主要华侨华人社团的友好往来,做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领导人、知名人士、知名侨领及其亲属来文治疗、休假、私人访问、留学等工作,不断拓展人脉,维系感情纽带,培养知华友华力量;推动中越边境地区共建友好村寨活动,构筑边境地区友好和谐氛围;支持我州民间及社会组织、有关县(市)、有关部门到周边国家开展交流。

充分发挥民间机构和团体在公共外交中的建设性作用。打造人脉网络,创新交流方式,更加注重与周边国家基层民众的交流交往。支持州内研究机构、协会、学会按照国家和省相关规定与沿线国家智库开展联合研究、合作举办论坛等。通过青年交往、学术往来、文化交流、经贸活动、志愿者派遣等多种形式,丰富民间交往内容。进一步巩固周边国家民众对中国友好的民意基础。加大对南亚东南亚国家的民生项目援助力度,创新经济援助方式,延展公共外交平台,扶持引导民间组织“走出去”实施一批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妇幼保健、文化交流、农村发展等民生项目,巩固和扩大与周边国家友好关系长远发展的社会民意基础。

发挥新闻媒体在公共外交中的积极作用。加强新闻媒体对外合作,积极引导文山主流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采取多种形式“走出去”,在沿线国家和地区讲好文山故事、传播好文山声音。充分发挥文山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地缘相近、民族宗教信仰相同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加强文山宗教界与越南等南亚东南亚各国间宗教文化的交流互鉴。

(五)发挥华侨华人作用

充分发挥文山2万多归侨侨眷和3000多文山籍海外华侨华人在汉语推广、文化交流、经济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与海外华侨社团的联系交往,做好南亚东南亚国家重要侨商、华侨华人和华裔新生代工作。鼓励华商到我州投资兴业,鼓励华商与我州企业在交通运输、港口、产业园区、教育和媒体等领域加强合作,借助华商力量推进产业转移和转型升级。

四、强化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文山州建设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领导小组的作用,统筹好我州参与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工作。州级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抓紧落实《文山州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行动计划(2016—2017年)》所明确的工作目标、工作路径,按时间节点推进各项工作。各县(市)要发挥优势、找准定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加大政策支持

各县(市)各部门要深入研究中央和省的各项支持政策,准确把握中央和省支持的导向和重点,结合我州实际用足用好政策。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倾斜支持,充分利用亚投行资金、丝路基金、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中国东盟合作基金和中央外经贸发展基金等专项资金,积极利用世行、亚行等国际金融组织项目资金,积极争取省级财政配套投入,推进重点合作领域和重点项目建设。鼓励金融机构拓展境外业务,创新信贷产品和审贷模式,支持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使用人民币。丰富保险产品,加大支持出口信用和再保险的力度,鼓励保险资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支持我州中介组织和公益组织参与实施援助项目。

(三)强化人才支撑

积极探索建立适应推进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才培养机制,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经济运行规则、熟悉当地法律法规的外向型、复合型人才。加强企业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依托高校、职业教育机构,建立跨国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点。加强国际管理人才创新培养工作。加大国内外人才双向交流力度,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专才特聘、绩效挂钩、股权激励机制,面向海内外招聘急需的高层次人才。鼓励行业领军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到沿线国家参与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吸纳外国人入境短期就业,建立完善外国务工人员管理长效机制。

(四)统筹组织实施

建立重大项目储备库和优先推进项目滚动实施机制,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逐年进行调整。对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各方面积极性较高、意向明确、前期工作比较扎实的重大合作项目,抓紧推进实施,形成示范效应。深化与越南友好省、友好城市以及毗邻地区的务实合作,开展各具特色的对外交流活动。建立健全督促检查工作机制,保障我州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抓好宣介工作,对内营造社会各界参与和支持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良好氛围,对外宣传好文山融入“一带一路”的历史渊源、现实路径等,让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

中共文山州委办公室

2016年10月28日印发

分类: 全球治理 2016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