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型全球化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宏观背景下,推动中巴经济走廊的公共卫生合作、数字化转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并深化探索产业合作机遇是中国与巴基斯坦合作践行“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实现“一带一路”倡议引导新型全球化和平与发展的宏伟目标。
在疫情暴发的特殊时期,中巴经济走廊的各个项目仍如期进行,其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为巴基斯坦的经济和社会稳定提供了重要支撑。在22日召开的“后疫情时代中巴合作的新机遇与挑战”云端论坛上,中巴两国官员、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一致认为,后疫情时代,中巴两国应通过走廊项目进一步深化双边合作,打造更紧密、更高质量的中巴命运共同体。
构建健康走廊,加强中巴公共卫生合作
新冠肺炎疫情是当前人类面临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围绕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全球治理需求变得更加迫切。历史经验表明,团结合作是抗击疫情最有力的武器,加强中巴公共卫生合作,不但有助于树立健康丝绸之路的国家间合作典范,也有助于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姚敬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巴两国开展了紧密的抗疫合作,展现了患难与共、同甘共苦的友好合作精神。双方保持密切对接,克服疫情给中巴合作特别是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带来的困难,将疫情对走廊项目的影响降到最低。中巴还就携手共建健康走廊达成共识,计划加大在医疗等领域合作。
巴基斯坦参议院议员穆沙希德·侯赛因·赛义德高度肯定了中巴两国之间的合作。他说,面对疫情带来的挑战,首先需要关注的是人们的健康和发展,以人为本。中国有效应对这次疫情是非常好的例子。
谈到中巴经济走廊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时,“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秘书长、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金鑫提出,应构建中巴健康走廊,打造中巴卫生健康共同体。加强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合作,建立健全突发卫生危机信息共享体系,加强两国医疗科研合作,特别是发展大健康产业。中巴有望在健康丝绸之路的建设方面树立良好的国与国合作示范及区域合作示范。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国际问题专家叶海林表示,国际多边合作、区域多边合作和区域双边合作将成为后疫情时代国际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合作方式。疫情暴发以来,民众对于民生项目的关注大幅上升。在推行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和“一带一路”项目时,应更多考虑到项目本身惠及民生的需求。
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仁伟认为,“一带一路”要走公共卫生治理道路,疫情必须全球合作抵制。当前,“一带一路”建设要补齐公共卫生方面的短板,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出台公共卫生治理方案,培养公共卫生领域人才。
当前,中巴两国在卫生健康领域的项目合作已有序开展,未来还将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武汉兰丁智能医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小蓉表示,去年年底,兰丁与巴基斯坦卫生部签署了为瓜达尔港妇女做宫颈癌筛查的协议。未来将根据巴方建议,从瓜达尔港开始,逐渐把5G、人工智能和云诊断技术向巴基斯坦全国推广,创立一个全新的数据化肿瘤早期诊断新模式。
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5G网络、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建设在内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现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点领域,推动中巴经济走廊数字化转型能够使巴基斯坦直接受益于中国新基建领域的发展红利。
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表示,中国将根据巴基斯坦的技术水平和发展程度加强两国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促进中巴经济走廊的数字化转型。中巴双方应进一步加强在数字技术领域的交流和合作,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发展,建设以数字贸易为特色的新型贸易中心。携手打造数字经济合作高地,建设中巴经济走廊金融云服务平台,推动智能移动支付等金融科技应用场景在中巴经济走廊的推广。
巴基斯坦JW SEZ集团董事长沙河·费索表示,巴基斯坦已经采取措施促进当地的数字化转型,包括网上银行、移动支付、数字支付。巴方希望在这方面向中国学习更多经验。
金鑫建议,要加快中巴经济走廊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推动中巴经济走廊光缆、5G通讯配套设施、数字中心的建设,提高数据传出与传输能力,为中巴经济走廊数字化转型打好硬件基础。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都可助力巴基斯坦的发展。下一步,双方还可以围绕数字经济等产业延伸研究探索。
黄仁伟强调,中国的电商网络、5G技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构成了“一带一路”数字化发展的物质基础。“一带一路”要坚持数字化发展道路,建设数字丝绸之路。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廖建航透露,中交四航院去年刚刚完成了瓜达尔智慧港城的总体规划。他认为,通过数字经济转型,瓜达尔港的建设能够提高效率、提升服务,促进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和来料加工产业发展,成为巴基斯坦降低国际贸易成本的模范和促进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