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力:激发基础研究源动力 铺就拔尖人才闯关路
2023年03月29日  |  来源:复旦发展研究院  |  阅读量:3461

阴性评价准确率达100%!“复旦肿瘤”肺癌淋巴结清扫策略国际首发;《自然·医学》重磅发表:金力、张峰团队与山东大学陈子江团队合作揭秘卵巢衰老的遗传“密码”;航空航天系徐凡课题组揭示变曲率褶皱新机制……点开复旦大学官网,最新的科研成果图片扑面而来,滚动播映,展示着这所享誉世界大学的实力。

新征程上,面对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要求,如何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不断强化创新策源功能,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复旦力量,《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为此专访了复旦大学校长金力。

他表示,复旦大学将举全校之力推动“大人才”战略,全力服务融入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水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持续造就堪当大任、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栋梁之才。

激发基础研究源动力

《瞭望》:复旦大学如何做强基础研究,提升创新策源能力?

金力:从全球科技发展的历史和规律看,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基础研究是基石;建设创新型国家,基础研究是“源动力”“元实力”。复旦大学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就要把基础研究作为核心任务、做到世界顶尖,支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就要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微观改革,充分激发活力创造力,在建设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新征程上打头阵、当尖兵。

没有科学问题,就没有科学进步。能凝练关键科学问题,是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学校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引导、激励和保障科研人员既有“从1看到0”的慧眼雄心,敢于立足科学前沿,善于在无人区、交叉点静心“种好自己的树”,而不是光摘“别人树上剩下的果子”;也有“从0看到10”的远见卓识,善于把科技前沿与重大需求前景结合起来,善于从应用攻关中洞察真正的科学问题,统筹基础原理突破和技术路线选择,解难题、求突破。

基于此,学校重点推动有组织科研与自由探索相协同,既围绕重大任务需求组织“大科学”研究,完善问题聚焦、任务耦合、路径协同、成果集成的联合攻关机制;又在上海市支持下实施“基础研究特区计划”,设立“先锋”“先导”项目,支持科研人员团队自主开展高风险研究,分类完善以质量、贡献、影响为要求的代表性成果评价制度。

没有创新生态,就没有创新驱动。原始创新依靠科学家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因此要不遗余力打造引领、原创、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学校培优学科生态,以20个一流学科为牵引,推进交叉融合,争取重大原创成果,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学科方阵;坚持开放合作,更积极融入国际学术共同体,牵头人类表型组等国际大科学计划,与各国同行合作应对生命健康、气候环境、可持续发展等世界性难题;深化全链协同,设立校企联合实验室,打通人才“旋转门”,成立科创母基金,实现难题共答、平台共建、资源共聚、风险共担、成果共享,引导各类要素聚力高风险创新;弘扬科学精神,涵养为国请命的豪气、卓越自主的胆气、寂寞深究的静气、团结协作的大气,加强科技伦理治理和科研诚信建设。

没有范式变革,就没有科技革命。当前我们正处在科研范式变革重要时期,必须以超前眼光加强超前部署,否则就有迭代、降维风险。学校聚焦AI for Science范式和“开放科学”转型,大力推进工具软件迭代、方法算法革新、模型标准建构和高端仪器装备研制等基础性研究,建设大科学装置、大数据平台、检测分析平台等基础性设施。我们利用国家扩大投资政策,部署算力跻身世界最前列的超算集群;围绕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引领性需求,提升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关键能力。针对科学技术融合趋势和企业抢答“竞赛题”需求,我们与国内相关企业共建新工科融合创新中心、AI for Science开源攻关平台、全国重点实验室等。

基础研究的发展与竞争,归根到底靠高水平人才。学校把人才工作和人才培养放在核心位置,厚植基础研究人才成长和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沃土。一方面,坚持引育并重、养用结合,面向全球引进战略人才和青年英才,围绕顶尖人才建设创新平台和团队;另一方面,按“卓学、卓识、卓越、卓著”四个层次,全周期、全方位、个性化支持引导人才发展,落实资源跟着人才走,让人才引得进、长得快、干得好。

《瞭望》:你曾说,如果把学科的认知作为自我设限的边界,就很难再有原始创新。复旦大学未来发展的重要路径是打造融合创新的学术共同体。准备从哪些方面发力促进学科融合创新?

金力:知识探索没有边界,新问题、新工具的产生随时都有可能催生新的研究范式。例如,大数据本身是计算科学发展的结果,又成为现在科学研究范式迭代的主要推动力。要与不断更新的科学研究打好“配合战”,高校就要为学科的动态调整和交叉融合提供空间,以一种主动的、引领的姿态站在知识探索的前沿。

当代社会的发展议题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复杂性,高校只有主动打造高度融合交叉的学科生态,才能在国家和人类社会亟需破题的领域发挥知识策源的作用。

复旦大学历史悠久,通过鼓励人才在学科交叉领域探索、优化管理体制机制、淡化学科边界,能为学校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接下来,我们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和深化学科的融合创新。

一是前瞻性布局交叉学科建设新方向。高起点建设“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国家安全学”交叉学科门类一级学科。

二是全方位搭建融合创新平台。在承担“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项目、建设教育部新一代集成电路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的基础上,学校突破现有一级学科边界,布局了一批实体运行的科研机构,与现有各院系形成互联互通、互相促进的生态关系。

三是推进融合创新的学生培养模式改革。学校试点开设PPE(哲学、政治学、经济学)、金融科技等交叉融合新项目,实施新兴交叉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项目,促进人才培养与创新链深度融合。

此外,学校已出台鼓励学科融合创新、完善聘任管理和实体运行科研机构管理的一系列机制性举措,破解学科交叉体制机制。

让更多英才“闯”出来

《瞭望》:复旦大学在培养一流本科生上有什么经验和特色?

金力:我们认为,一流本科生必须能力卓越、志存高远,既具备深厚的专业基础,又充分接触前沿研究,还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和持久的学术竞争力。

为培养一流本科生,学校在已有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基础上,于2015年启动了面向全校所有学科和专业的“本科荣誉项目”。

本科荣誉项目一是坚持高开放的指导思想,在自由选择的学习环境中做好科学引导,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探索属于自己的无限可能;创新教学管理,荣誉路径与常规培养路径互通性强,创建了“一人一策”公平开放的教学管理新模式。二是制定高挑战的质量要求,项目以荣誉课程和科研实践为支撑,吸引了一批以院士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汇聚了一批志存高远的拔尖学生,建立起高挑战性的荣誉课程新体系。三是倡导“闯优”的教育理念,创设出独树一帜的闯关模式,培养学生的持久学习驱动力;从“拔尖”到“冒尖”,形成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综合评价新机制。

本科荣誉项目自2015年起试点,全校90%院系均已实施,助力获批11个拔尖基地,为高质量完成首轮“双一流”学科建设夯实了重要基石。“两高一闯”的项目设计激发了师生共同追求卓越、投身基础学科发展。近四年来,占基础学科专业50%的学生尝试过挑战本科荣誉项目,受益面远大于常规拔尖学生培养模式。

学校还延伸人才培养链条,通过实施“创新素养培育计划”“周末学堂——复旦大学拔尖学科高中先修计划”“复旦博学堂”等,将优质教育资源送进高中,为拔尖且具有学科发展潜力的学生量身定制培养方案,探索拔尖人才的“早发现、早培养”机制,同时结合“强基计划”“新工科试验班”“上海未来数学家摇篮工程——数学英才班”等招生培养新项目,调整优化本科生培养路径,推动本研贯通培养,促进本科生攀登更高水平。

《瞭望》: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为此,复旦大学推出了哪些新举措?

金力:复旦大学以国家重大战略为牵引,以引领未来的科学研究和促进新技术、新产业发展为目标,积极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不断加强学科交叉融合、科教协同、产教融合,着力培养国家所需的紧缺人才。

在本科生培养上,一是持续推进“双一流”交叉学科和跨学科人才梯队培养。推动应用理科向工科延伸,布局建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保密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等一批新专业,同时推动现有理工科专业更新改造,在计算机、软件工程、微电子(集成电路)、航空航天(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等专业领域开展多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二是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建设理念,培养学生的系统观和多角度思辨能力。学校用好学科交叉融合这一“催化剂”,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提升原始创新能力。通过产学研深度合作,构建专业实践、社会实践、服务学习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实践能力,涵养不畏困难、勇于进取的奋斗精神,以适应未来竞争。

在研究生培养上,学校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对学科进行前瞻性布局,将本硕博教育有机整合进行一体化全链条设计,强化学术创新导向,统筹优化资源配置,将博士生培养与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脑科学前沿科学中心等大平台、大项目、大改革有效对接,以重大项目为牵引,设立交叉学科人才培养项目,多学科优质师资共同指导研究生,激发其创新潜能,以一流科研培养一流学术领军人才。

学校还面向经济主战场,构建以项目制为主体的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体系。例如,在上海临港新城成立工程技术研究院,在上海杨浦区成立“类脑芯片与片上智能系统研发转化功能平台”,形成从交叉科研、融合教学到先导创业、成果转化的新工科创新链条。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学校瞄准“健康中国2030”进行超前布局,开展一批紧缺专业和医学急需人才培养,推进医教协同育人机制改革,建立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例如,我们与国内首家、全球第三的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合作开展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培养,为我国质子治疗提供社会急需人才的储备。

坚定走开放办学之路

《瞭望》:复旦大学在探索教育对外开放新模式上有哪些作为?

金力:过去三年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给高校间国际合作与交流带来了很大冲击,复旦大学始终迎难而上,坚持开放办学,坚定实施全球发展战略。

凝聚全球伙伴,推动合作共赢。学校对接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牵头组织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继续在复旦—拉美大学联盟、金砖国家大学联盟、中巴经济走廊大学联盟等国际高校联盟中发挥引领作用;深化北欧中心、奥地利中心等优势合作平台;加入北极大学联盟并积极参与相关活动,打开教学科研合作共赢新局面。

走向世界舞台,贡献中国方案。学校承建5个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建设“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复旦大学国际智库中心;建设美国(圣地亚哥)、欧洲(挪威奥斯陆)、大洋洲(新西兰奥克兰)等“海外中国研究中心”,并以此辐射包含全球近百家机构的国际智库网络,以重大平台和品牌项目为抓手,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广度深度。

加强国际参与,促进民心相通。学校建设上海论坛、“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科技创新论坛、浦江科学大师讲坛等高端国际性学术交流平台,开展复旦学者项目、智库访问学者项目、复旦国际暑期课程、金砖暑期班等品牌项目,吸引高端人才来访交流。疫情之下,我们继续走出国门开展援外医疗,用精湛医术在瓜达尔港等地造福当地民众,以线上形式向拉美等地区发展中国家介绍防疫经验,服务国家战略大局。

开放孕育创新,包容造就创新。复旦大学在中国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进程中,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分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