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坚:建设统一大市场 聚焦五型经济
2022年07月22日  |  来源: 复旦发展研究院  |  阅读量:2183

市统计局日前发布上半年上海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上半年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19349.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下降5.7%。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本土突发疫情等因素的冲击下,上海的GDP已恢复至去年同期的94.3%,6月份以后主要经济指标明显改善。下半年上海的经济恢复和重振可以期待吗?稳经济,下半年上海还需从哪些方面发力?复旦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教授受第一财经广播邀请,对相关问题进行解读。以下内容由发展研究院根据采访内容及孙教授增补内容编辑而成,供读者参考。

孙立坚

我非常期待上海能够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打造六大国际中心带来的节点和桥头堡特征的市场活力。最主要的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我们要注意,大家听到的“新经济”、“高大上”的背后,既有科技含量高的排头兵、经济的前端部分,同时它也需要一个完整的生态。举例来说,现在的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舒适度提升,得到市场和广大消费者的普遍认可,不仅有赖于一些新材料的突破,同样也有赖于传统行业质量的提高。传统行业的发展也有利于解决传统材料、传统赛道无法进入市场的问题,上海并不只是要留住高端企业,还要留住上下游供应链上的企业。上海需要创新,需要专精特新,大量民营企业能够高质量地发挥新技术给他们带来的新动能。

另外一个方面,上海需要有集成能力,就是大企业不能够只满足自己所承接的大项目上,还要以产业数字化和低碳化为抓手,如以上海汽车产业为引领,将上下游的资源乃至合作关系(链生态)整合在一起。从这个意义上讲,上海制造业也需要带出大量能够与之配套的、能走进国内外市场的现代化物流,当然也包括了需要配套的仓储、保险等服务产业的发展。然后在大企业所构建起的、能够影响内外消费能力提升的品牌和技术影响力的基础上,上海还需要率先去构建引领消费活力的统一大市场的机制。最后,上海还要考虑如何将大众的财富运营纳入到金融业的机制改革当中,让大家都能够在新经济的形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包括价值投资的机会),真正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体。这就是最近我一直在呼吁上海应该探索出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链生态体系。

现在,中国最关键的问题在于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而这将真正改变中国企业一直以来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如果企业的订单直到现在还是要来自于政府的采购,或者海外出口,那么,在今天复杂的环境下,我们可持续发展方式就可能会存在大问题。但是如果今天我们注意到中国存在二元结构的消费潜力,首先能够用好流量型经济带来的大多数人的消费场景,然后通过上述价值链的生态体系的发展,发挥出高水平的商品和服务的供给,从而释放出大城市高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将他们强大的消费意愿从海外吸引回国内,带动我国的线下消费,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和订单,那么现在三大冲击带来的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但是要达成这些场景,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做的事情,产权的确位、消费者利益的保护、信用体系的建立以及监管执法的力度等都需要加强。这也关系到中国和世界能否不依靠美国单一的大市场,而在上海、在中国就能找到具有强大消费动能的市场,让大家的商业模式能够成功闭环,预期走强,让大家对未来经济的发展乐观起来。

如果没有一个统一大市场的功能的释放,大家都会担心未来能否形成自己的财富,没有了财富,我们对于就业增长和收入增长的预期也会出现问题,大家就会权衡目前增长的收入是用于消费还是用于抗衡后顾之忧的储蓄。如果大家都将自己的收入用于储蓄以对抗未来的不确定因素,那么就会因为没有消费而出现企业不得不降价,从而投资和消费互相拖累,经济走向不良循环。

上海应该牢牢把握住统一大市场这样一个中心定位,它涵盖了价值链的方方面面,包括要素市场、商品市场、服务市场等等。所以我期待价值链的生态体系让所有的企业,不论是民营企业、央企、国企还是外企,都能够在上海找到一个合作共赢的商业关系。同时,也希望上海乃至中国强大的消费潜力,能够带动起中国经济内循环的活力。如果把这些问题都做好,那么不光是下半年的经济走势,就是未来的经济走势都会是向好的,哪怕在美国经济出现衰退迹象的情况下,中国依然能够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下半年,中国经济能否摆脱上半年的影响或是通过打造可持续发展获得新的发展活力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我们要看到,下半年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我们依然处于三大冲击下的不稳定状态之中。但是,我们有了上半年疫情管理的经验,上海经济的韧性与新功能结合,下半年我们需要关注的应该还是我们早就意识到的上海经济转型的聚焦点——五型经济。

首先,针对一直会存在的不确定性,上海要利用国家给我们的新格局,比如科创板、科创中心等,去解决我国“芯片荒”的问题,而不是继续依靠复杂的外部供给,这是非常重要的核心竞争力的问题。我们不仅是要解决短板问题,也可以通过创新型的经济,向全世界更多国家输出我们中国的品牌和技术。有了创新型经济作为上海下半年经济的中流砥柱,那么上海就应该要做好内外循环的服务型经济,这也是上海区别于其他兄弟城市,以及区别于过去利用劳动力人口红利和保税区的土地资源那个时代的功能。上海做好40年积淀下来的以人才和五大中心为基础的服务型经济是很重要的,尽管难度很大。上海的定位是国际大都市,如果开放性经济能够上一个台阶,那么上海下半年经济的市场活力将会有非常明显的回暖,这些回暖对于资本市场的估值、对老百姓的财富都会带来非常好的影响。

另外,上海注意到自己作为中心节点和桥头堡的作用,所以能否留住跨国企业,甚至是成为跨国企业布局全球经济运行的总部,这是上海一直在考虑的问题,也是我们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战略。

还有一点,上海走到今天,应该也发现了我国的人口红利已经不在劳动力市场而在消费市场了,但是消费市场受到疫情影响和目前发展阶段老百姓收入水平的影响,我们要像欧美发达国家一样进入到全面线下的、高成本的消费运作确实是有难度的,但是恰恰在这种疫情现象和中等收入全面覆盖的发展阶段之下,流量型经济即平台经济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种低成本的运作机制是我们解决就业和大量民营企业碎片化生存空间的有效方式,同时也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大家不用再去商场或者超市,通过便利的平台经济就能够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所以流量型经济是上海服务全国、服务世界的一个重要突破点。

如果我们把五型经济作为上海下半年经济的支柱,而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基建、房地产等传统的发力方式上,那么上海未来就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激发市场的活力。上海经济未来的特点就是以科创中心为引领,带动四大中心(经济、航运、贸易、金融)再上一个台阶,最后再带动消费,形成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的功能,那么上海下半年的经济甚至是未来抗衡三大冲击和不确定性的能力都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分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