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2022智库周”教育部国家发展与智能治理综合实验室专场:国家智能治理与社会计算前沿论坛
2022年06月21日  |  来源:复旦发展研究院  |  阅读量:3921

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与智能治理综合实验室(以下简称为“实验室”)和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联合举办“国家智能治理与社会计算前沿论坛——庆祝复旦建校117周年学术报告会暨复旦大学2022智库周系列活动”。论坛由实验室执行主任、复旦大学发规处处长吴力波教授主持,文科科研处处长顾东辉教授代陈志敏副校长作论坛致辞,9位来自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国家智能治理与社会计算”的主题作了相关研究报告,文科资深教授、复旦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彭希哲作点评总结。

此次论坛是实验室的第一场公开论坛,作为一个多学科融合的人文社会科学实验室,实验室主要依托政治学、理论经济学、新闻学、社会法学等一批“A+”学科进行融合创新,同时也运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技术等进行深度交叉。实验室希望能够通过提供全方位、智能化、战略性、系统性和动态化的决策支撑,深度服务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智能治理,提升治理决策改革,为国家面对复杂外部环境所需要的高质量战略决策提供科学的支撑,为探索推进新工程型的新文科建设,有效发挥复旦大学的综合性学科优势,提升学科融合创新的能级。

论坛上,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张晓虹作了题为“GIS与中华文明形成过程呈现”的报告,介绍了GIS与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中国历史地理专题数据系统”建设以及“中国历史地理专题数据展示系统”的意义。通过GIS强大的空间数据采集与管理、空间数据可视化、空间分析能力,为历史政区、历史地图、历史地名数据库、历史地貌、历史气候等研究提供了有效支持,使得历史政区演变能够动态的呈现。同时“中国历史地理专题数据展示系统”,支撑了历史地理和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推进了数字人文发展、助力“新文科”建设,对讲好中国故事,可动态、全要素展示中华文明时空演进进程产生了深远意义。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张艳的报告题为“基于交通大数据的港口集疏运排放与环境治理”,她从绿色港口船舶背景、港航交通大数据挖掘、前期典型港口研究成果、港航环境治理的国际经验展开介绍,运用交通大数据精确评估了环境排放;促进了区域港口集疏运体系一体化减排降碳治理,为沿海城市提供智能化环境治理方案,融合货运数据评估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应。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孙涛的报告题为“明清黄河故道流路复原:基于古地图和DEM数据”,从河流平面形态的研究意义、DEM数据与河工舆图提供信息的“适用性”、黄河流路平面形态的复原效果展开介绍,生动地展现了明清黄河的故道流路。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青年副研究员周凌一的报告“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区域环境协同治理”,通过对长三角地区环境协同治理的实践、环境协同网络研究,为未来长三角区域环境的协同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青年副研究员李爽作了题为“从夜间灯光遥感数据看黄河流域历史城镇的经济活力”的报告。报告根据夜间灯光与夜间人类活动的密切联系,对历史城镇空间进行复原分析,开展现代地理数据中的历史感知研究,从而揭示了黄河流域历史城镇的定位与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夜间灯光分布格局,她认为,对“低灯光”的区域应予以重点关注,探讨其是否废弃或因其他原因导致夜间经济活力过低。

科技考古研究院青年副研究员文少卿作了题为“汉代汉代西域经略:新疆石城子屯田城址所见‘东方模式’”的报告。报告“从田野考古:新疆石城子屯田城址为汉代‘疏勒城’”、“科技考古‘复原’石城子居民生活史”、“‘冷’数据背后的‘热’故事”三方面进行介绍,挖掘出一些古代遗迹和遗物背后的潜在信息。根据环境考古研究、碳十四测年、同位素研究和古DNA研究,揭示了区别于罗马帝国殖民扩张的“东方模式”。石城子屯田城址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办法,发展屯田农业和畜牧业,为实现汉朝在西域地区屯垦裕国、联通西域的历史使命而奋斗,在相互尊重并不改变当地人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共同建设、共同发展,实现美美与共的文化互鉴,赢得西域各族人民的信任和尊重。

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青年副研究员柳美君作了题为“长三角地区科学家流动现状”的报告,运用科学计量分析法研究长三角地区科学家在1980-2020年的国际流动现状,为未来长三角地区科学人才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新闻学院副教授徐笛的报告“中国对外传播的数据叙事”,从文字转向视觉、视觉外宣、数据叙事(数据+可视化)展开介绍。报告认为,不断发展的数据叙事促进了跨文化的传播、去语境化,增强了受众的卷入。

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张延人作了题为“长三角人员流动的一体化研究:基于手机数据的引力模型方法”的报告。长三角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国际价值链中地位较低,生产环节利润较低,而付出的资源与生态代价却非常高;国际上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抬头,维持原有经济增长模式的世界秩序正在被打破。通过对长三角省内人员流量与省际人员流量的对比和长三角城市聚类分析,为长三角的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持。

最后,文科资深教授、复旦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彭希哲作点评和总结发言。他表示,希望实验室能够发展成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科研平台,为致力于计算社会科学的学者提供建设团队的条件和空间,促进具有交叉研究能力的团队不断发展壮大;也希望实验室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提供交叉的数据服务,为研究人员进行数据检索、数据清理、模型建立等提供便利,使每位专家发挥优势,弥补技术短板,提高科研效率;同时,希望实验室做好数据的统一规范化管理,为青年教师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分类: 产业投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