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出实招推动创新成果转化——改革赋权制度 释放创新活力
2022年02月23日  |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  阅读量:4785

“得益于学校的赋权改革,我们的专利‘一种介孔-微孔壳-核结构复合沸石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才能更好地转化。”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赵东元表示,这项创新成果是团队在功能介孔材料基础和应用领域研发的结晶。基于该成果,团队的项目《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创制和应用》获得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这是学校赋权改革的首个成功案例,涉及研发创造、商品转化、社会效用等各个环节。”复旦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将该专利的使用权赋予发明团队,再由团队将该专利进行作价投资,学校享有团队在目标公司所有收入的30%。目前,该项成果作价投资形成的公司已经注册完成。

近年来,得益于复旦大学师生和众多科研人员的砥砺探索,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同样得益于学校在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完善的机制及创新举措,许多专利得以快速转移转化,服务于社会。

优化机制 盘活专利

近年来,复旦大学在机构与制度方面进行探索,使得科研人员的创新成果得以快速转化。复旦大学先后成立技术转移中心和科学技术研究院,建立了从专利质量管理到促进创新成果转化的全新工作流程,为成果转移转化提供专业化管理和服务。继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后,2021年复旦大学又被认定为首批高校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在现有机构的基础上,复旦大学制定并实施《复旦大学赋予科技人员职务发明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进一步给职务创新成果使用与转化松绑。此外,复旦大学系列配套优化改革政策陆续出台实施,拓展了成果转化方式。

目前,复旦大学进行重点学科原创性成果转移转化的典型方式是实施专利许可。此前,复旦大学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田、吴晓晖教授团队成功研发脊椎动物piggyBac转座子遗传操作系统及其专利“在脊椎动物中作为遗传操作和分析工具的piggyBac”,被通过普通实施许可方式进行转化。

根据该专利形成的论文成果也发表在期刊《细胞》上。相关技术用于《用PB技术在小鼠中大规模诱变及筛选疾病和重要功能基因》等项目,培育得到5000余个基因突变小鼠品系,建立了规模较大的基因突变小鼠资源。2019年至2021年,复旦大学通过普通许可方式把该专利许可给上海、南京、杭州等地企业使用,4次专利许可总金额达到480万元。

复旦大学另一件用于医疗领域的专利则采用独占许可的方式实施转化。在该专利中,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础医学院及信息学院跨学科科研合作团队(下称联合团队)提出基于自噬小体绑定化合物(ATTEC)的药物研发原创概念,通过基于化合物芯片和前沿光学方法的筛选,发现了特异性降低亨廷顿病致病蛋白的小分子化合物,有望为亨廷顿病的临床治疗带来曙光。

目前,联合团队提交的“用于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化合物”等6件专利申请,以独占许可的方式许可给相关公司,许可费总计3.288亿元人民币。

更新系统 提升管理

为了更好地进行成果转移转化,技术转移中心于2018年建设了知识产权管理系统。“从专利申请到专利转化,该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技术转移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日,学校正在对系统进行更新,将创新成果的披露系统加入其中。未来,技术转移中心将针对系统中披露的创新成果,在专利申请前进行评估,以实现专利技术的商业价值为目标,进一步提升专利申请质量。

对于成熟度较高的成果,技术转移中心将联系专业公司对该成果的市场价值、应用空间等情况进行深度分析;之后,再通过召开成果发布会等方式,向目标企业和投资人进行推广和转移转化。对于成熟度不高的成果,该中心将会持续跟进,在合适时机加大创新成果的推广力度。同时,技术转移中心也会在每年年底对已签署成果转化合同的项目进行调查和跟踪,及时掌握转化的后续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技术转移中心还开设了知识产权服务热线,指导科研人员正确处理在与企业合作工程中的知识产权和创新成果转移相关事宜;为了让科研人员快速准确地了解知识产权的相关知识,该中心还定期邀请各领域专家,进行知识产权工作培训和政策宣讲。

未来,在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的道路上,复旦大学将阔步前行。(刘弘一)

分类: 人文交流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