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栋:经济民族主义不符合印度长远利益
2022年01月24日  |  来源:环球时报  |  阅读量:2503

最近,印度对在印中资企业释放出一些复杂的、相互矛盾的信号。一方面,印度政府对中企进行针对性税收检查,并做出惩罚性决定。另一方面,印度媒体又放风说政府在考虑放松对中企投资的一些限制。这反映出印度在外资企业面前的矛盾心态:既希望外国企业到印度投资,发展印度经济;又不希望外企在印获得利润,“抢”走印度人的钱。

印度可能认为,针对性税收检查、限制投资等措施是对中资企业的“精准打击”,不会影响其他国家企业对印度投资环境的整体判断。但这可能是一个误判。印度打击中企,其意义超越了中印关系,涉及印度能否兑现自己对外资企业的承诺,能否把经贸问题放到经贸语境下处理的问题。作为一个大国,在历史上,印度与美国、意大利及周边国家都曾产生过一些纠纷,也有对外资企业秋后算账的记录。所以,印度的行为,短期内打击的是中企,长期来看,损害的是印度的国家形象,以及外企对印度宏观投资环境的信心。

选择长期利益还是短期利益,经济社会利益还是政治安全利益,这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政府都要面临的选择性困境。一方面,印度希望中资企业能够增加投资,尤其是对制造业的投资,这样可以承接一部分从中国转移出去的制造业,促进“印度制造”,增加就业机会。这正是目前印度政府所积极推动的,也符合其长远利益。另一方面,印度想在中资企业身上榨取更多的收益,这符合印度的短期经济利益和政治目标。

然而,印度真正需要思考的,不是如何打击中资企业,不是如何通过中资企业向中国政府传导“外交压力”。2020年境外中资企业向投资所在国家和地区缴纳各种税金总额合计445亿美元,对印投资在其中所占比例甚微。印度打压中资企业,只会让中国人窝心,但难以在更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的对印政策。即便有,也不会是对印度有利的影响。印度需要思考的是:印度经济发展缺少的到底是什么?作为一个文化多元、政府和社会都相对弱势的国家,印度内部改革动力不足,障碍性力量很强,这让很多印度政治人士黯然神伤。最近,印度政府被迫终止的农业改革法案,就是一个例证。事实上,不仅仅是印度,很多较大的发展中经济体都会面临改革难、调整难的问题。在这种时候,外来投资不仅能够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还能带来强大的改革动力。

印度要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成就亚洲新的经济奇迹,最便捷的路径就是借鉴“亚洲四小龙”和中国大陆的成功经验,积累资本、引进技术、培养人才。其中,引进外来投资,尤其是制造业直接投资,可以一举三得。莫迪总理上台以后,提出“印度制造”口号,将发展重点从服务业转为制造业,以期每年为超过1200万的年轻人提供就业。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外来制造企业的直接投资。当然,作为东道国,印度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向外资企业开放国内市场,允许外资企业获得一定的利润。只有这样,印度才有机会实现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外资企业也能从印度的发展中获得收益,壮大自己,实现双赢。

当然,与东亚国家不同,印度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经历和政治模式。但是在二战后成功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中,到现在为止只有东亚国家和地区真正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径。无论印度如何选择,有三点都是必须做到的:

一是要走出“后殖民主义”心态。印度在1947年就独立建国了,但殖民主义的阴影仿佛挥之不去。殖民地时期,投资、贷款和贸易协定等,都曾经是英国等西方国家在印度推行殖民主义的手段,这给很多印度人心中留下了严重的阴影。因此,印度人对外来资本一直非常警惕,总担心外资背后藏着什么阴谋。直到现在,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印度获得的外资都是比较少的。

二是要接受共赢思维。在殖民主义时代,国际经济关系主要体现为剥夺与被剥夺的关系。但是在主权国家时代,国际经济关系以共赢的贸易为核心。各国竞争的是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以及在价值链条中的地位。在印度的文化典籍中,大量存在着一方打倒另外一方、压倒另外一方的论述,连同一个宗教的神之间有时都不能和平共存。几千年的种姓制度,又强化了忠诚和利益的单方向传递特征。在这种文化框架之下,很多印度人缺少互动式思维,缺少共赢理念。在计算得失时,往往盯住对方的得,并把对方的得当作自己的失。这导致各国与印度的经贸谈判都不太容易。

三是要建立服务长远的政治能力。在中印关系恶化的背景下,印度民间有一些反华情绪。但是作为政府机构、行政部门,应该从印度的长远利益出发考虑问题。不服务于人民的政府不是好政府;但是,消极被动地一味迎合民粹主义情绪的政府,也一定不是好政府。只有立足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盯住长远目标不动摇,一个国家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作者是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