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五中全会10月29日闭幕,为第十四个五年规划(2021-25)提出了全面的指导方针,擘画未来宏图,为经济社会发展把脉定向、指路领航。
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已经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然而,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促使中国将重点转向国内经济。然而,更加重视国内经济并不意味着中国将退出全球经济。正如全会公报所说,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今年4月以来,中国在全球贸易中所占的份额有所上升,证明所谓的专家关于全球经济去中国化的预测是错误的。然而,美国却以国家安全为由,加大了与中国在技术领域“脱钩”的力度。正如中国普遍理解的那样,美国的真正意图是遏制甚至阻止中国的技术进步。事实上,与脱钩言论相悖的是,流入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规模今年逆势增长。
美方针对中国企业的做法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中国电信巨头华为已经失去了其大部分高精度芯片的供应来源,如果美国的禁令持续到2021年,它可能不得不停止生产高端智能手机。被美国列入“实体名单”的中国大学和其他中国企业也受到了影响。
在这种变化下,关键领域的科技研发已成为中国的一项优先任务。其中一个领域就是芯片行业。美国控制着高精度芯片的技术,而中国有能力增加其低精度芯片的产量。事实上,大部分的工业需求是低精度芯片——40纳米或以上的芯片占芯片总需求的近80%。
过去几年,中国已经增加了对芯片行业的投资。美国的禁令将加速这一进程。除了政府支持,中国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中国是一个拥有巨大市场的大国。一旦中国芯片产量增加,它们的成本将很快降低。
凭借制造低精度芯片的经验,中国迟早也会有能力制造高精度芯片。美国芯片制造企业也将失去一个巨大的市场,这将极大地阻碍它们的创新能力。美国似乎在对中国采取“托尼亚•哈丁战略”——冒着自杀的危险摧毁自己的竞争对手。
中国在科技上实现自立自强的战略,将得到全会提出的其他提振国内经济的战略的支持。例如,一波新的城镇化浪潮将极大地促进国内消费和投资,而这些消费和投资与5G等尖端技术有关。
虽然现在中国约有62%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但当日本和韩国的人均GDP达到中国今天的水平时,它们有72%的人口是城市居民。因此,在未来15年,有可能75%到80%的中国人将生活在城市。
此外,未来几年,公共产品在不同收入群体和地区之间的分配将更加公平。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脱节,存在较大的地区和城乡差距。要进一步推进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统一体系建设,促进劳动力跨省、跨地区流动。
中国也将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中国实现这两大目标的唯一途径是提高能效,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中国政府已经朝着这个方向采取了措施,推出了碳交易和绿色金融的计划。随着产业结构向绿色生产的重大转变,中国的科技进步也将达到新的水平。
(姚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