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晋:以色列与黎巴嫩海上划界谈判艰难开始
2020年12月01日  |  来源:《世界知识》2020年第22期  |  阅读量:3369

10月1日,以色列外交部长加比·阿什肯纳齐表示,在美国长达三年的斡旋下,以色列与黎巴嫩将在10月中旬开始进行海上划界谈判,以结束两国在海上的边界纠纷。10月14日,在联合国和美国代表的协调下,以色列与黎巴嫩举行首轮非直接谈判,双方存在较大分歧,商定于10月28日举行第二轮谈判。第二轮会谈在黎巴嫩南部纳古拉联黎部队司令部举行,双方重点围绕9号区块在内的争议海域展开技术讨论,并商定于11月11日举行下轮会谈。

2020年10月28日,一辆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军车穿过黎巴嫩南部纳古拉检查站。黎巴嫩与以色列代表团此时正在举行第二轮联合国协调下的边界划界谈判。

油气资源引发边界争议

黎巴嫩缺少油气资源,能源供给一直依赖外国进口,2019年进口比例达97%。2019年9月,黎巴嫩表示要从“能源进口国”转变为“能源出口国”,力争在2030年将天然气发电比例从2019年的0提升至80%。早在2017年,黎政府邀请美国、法国和英国多家勘探公司对周边海域的天然气进行了评估,评估显示周边水域有30万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如果进行开发,每年可以给黎巴嫩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收益。因此,开发周边水域的天然气资源、满足国内需求甚至在未来出口天然气赚取能源红利,是黎巴嫩能源发展的必然选择。

与黎巴嫩类似,以色列也关注周边水域的天然气资源。2000年以来,以色列先后开发了“诺亚”“马里-B”“利维坦”“塔玛厄”“达利特”和“塔宁”等多块油气田,实现了从“天然气进口国”到“天然气出口国”的转变。以色列不仅实现了天然气资源的自给自足,还将天然气出口到埃及和约旦,收获了资源红利。

近些年,黎巴嫩与以色列就如何勘定海上疆域所产生的纷争愈发明显和激烈。2011年10月,黎巴嫩制定了《第6433号法令——划定黎巴嫩专属经济区边界线》,在附件中列出了与塞浦路斯、叙利亚、巴勒斯坦(即与以色列,黎巴嫩不承认以色列的合法性)专属经济区之间的“中间线”坐标表。此前的2011年7月,以色列向联合国提交了《划定领海与专属经济区北部界限的坐标表》,标出了与黎巴嫩之间的海域边界线。两国对边界线的不同主张,导致产生重叠区域,两国都坚持约860平方公里的地中海海域属于本国专属经济区,因此出现了海上双边划界纷争。无论是以色列还是黎巴嫩,都希望从东地中海的天然气资源获得更大的收益。以色列北部海域和黎巴嫩沿海同属于“黎凡特海床”,天然气储量丰富,具有油气开发价值。

联合国一直希望能够成为以色列与黎巴嫩谈判的组织者,参与斡旋,但由于以色列在巴(巴勒斯坦)以问题上一直受到联合国指责,因而反对联合国成为协调人。黎巴嫩认为如果美国作为谈判协调人,很可能会在谈判期间偏袒以色列,要求联合国派出代表与美国共同主持。经过密集沟通,黎巴嫩做出让步,美国国务院负责近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戴维·申克尔成为谈判的主要协调人,联合国秘书长黎巴嫩事务特别协调员库比什则出席会议。

以色列代表团团长由能源部长施泰尼茨担任,提出谈判目的是“勘定海上疆域,促进能源开发”。谈判在黎巴嫩南部边界城镇、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驻地纳古拉举行。由于以色列和黎巴嫩并未建立外交关系,两国谈判需要借助美国代表的“传话”来交换意见。

谈判难以在短期内成功

以色列与黎巴嫩谈判具有重要意义,此举被视为实现以色列和黎巴嫩双边关系正常化的重要突破口。在过去几个月,以色列先后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巴林、苏丹实现双边关系正常化并建立外交关系。以色列希望借助这一波与阿拉伯国家的“建交热潮”,推动与黎巴嫩关系正常化。与黎巴嫩进行政治对话,不仅能够帮助解决地中海海上划界纷争,促进以色列周边水域天然气勘测和开发,带来更大的能源红利,还能促进以色列与黎巴嫩各政治力量的沟通,降低双方的仇视和敌对情绪。然而,以色列与黎巴嫩的海上划界谈判很难在短期内取得成功。

以色列长期存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成为海上划界谈判的阻碍。今年5月以色列政府组建成功,结束了自2018年11月以来多次大选无法成功组阁的政坛乱局,但内阁依然分歧重重。以色列总理、右翼政党利库德集团领导人内塔尼亚胡与国防部长、中间翼政党领导人甘茨存在激烈的竞争。根据组阁协议,内塔尼亚胡将在2021年11月交出总理职务并担任国防部长,甘茨则接任总理职务。内塔尼亚胡一直希望能够在2021年11月之前解散政府,举行新的大选。考虑到每一届大选必然使内阁部长人选变更,负责谈判的能源部长也很可能面临更换,给谈判带来不确定性。

而黎巴嫩方面,由于其国内政治格局的限制,谈判团队没有足够权限。黎国内一些政党和组织担心以色列会通过此次双边谈判推动双边关系正常化。黎巴嫩什叶派真主党和阿迈勒运动联合发表声明,反对黎巴嫩政府与以色列进行公开的政治接触,否认以色列的“合法性”。真主党和阿迈勒运动在黎巴嫩议会拥有众多席位,能够对重大政治议题施加决定性影响,因此黎政府不得不小心翼翼,避免谈判触及敏感外交议题。

此次黎巴嫩谈判团队由四名成员组成,人员均来自黎巴嫩军方和油气专业机构,不包括政府高级代表。黎巴嫩总统奥恩在谈判开始前明确表示,此次谈判是对海洋边界划定的技术性和专门性谈判,不涉及双边关系和其他政治因素。考虑到黎巴嫩国内复杂的政治现实,未来即使以色列和黎巴嫩能够达成海上划界协议,该协议是否能够被黎巴嫩议会批准,仍然存疑。

另外,地区国家纷争可能会影响谈判进程。以色列和黎巴嫩的海上划界谈判涉及东地中海的塞浦路斯、土耳其、埃及和希腊等国。长期以来,在东地中海划界问题上,存在着两个针锋相对的阵营。一个阵营由希腊、塞浦路斯、以色列和埃及等国组成,这些国家通过一系列海上划界条约构成了东地中海海上划界体系。如2003年塞浦路斯与埃及的海上专属经济区划界协议、2007年塞浦路斯与黎巴嫩的海上专属经济区的划界协定,以及2012年以色列与塞浦路斯的海上划界协定。另一个阵营由土耳其、“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尚未受到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政治实体)和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组成,他们认为东地中海划界应该遵循“大陆架原则”。土耳其和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在2019年11月签署了海上划界协议,将地中海一分为二,否认塞浦路斯和希腊海上天然气勘测和开发活动的合法性。

土耳其一直关注黎巴嫩和周边国家的海上划界谈判。土耳其认为,2007年塞浦路斯与黎巴嫩的海上专属经济区的划界协定伤害了土耳其的利益。面对土耳其的压力,黎巴嫩议会至今未能批准该协议。

以色列与黎巴嫩海上划界谈判是解决两国海上划界纷争的开始,也是促进双方接触的重要窗口。但鉴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谈判恐怕难以在短期内取得突破,双边关系正常化也难以因划界谈判而实现。

(王晋,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叙利亚研究中心研究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