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时代”走向终结了吗?这在以前是一个疑问句,现在好像已经成为肯定句了。最近很多分析认为,新冠疫情就是终结“石油时代”的最后一块“疯狂的石头”。英国石油公司(BP)在本月中旬的一份报告中称,“石油消费或将无法回到新冠危机前的水平”。石油在经济增长中的相关性已从2007年的0.8下降到目前的0.3。石油企业的市值也大幅缩小。美国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1928年就被纳入美国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指数成分股,但不久前它被剔除了出去。
这一现实是由石油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因素决定的。供给方面,页岩油等新开采技术的出现使石油的竞争对手越发有力。消费方面,汽车占世界石油消费的45%,而电动汽车和太阳能发电等新技术的推广不断削弱着石油的地位。
但到目前为止,说“石油时代”结束还有些夸大。石油仍然是战略上、经济上最重要的一种能源形态。但是“人类的幸福不会长久停留在一个地方”。石油确实正在从“唯一”变成“其中之一”,尤其是石油的燃料功能正在迅速下降。因此,石油作为时代标签的功能可能会逐渐退出,但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仍将继续长期存在。
首先,作为一种理想能源,石油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仍然难被替代。与煤炭和天然气相比,石油的适用性要好得多。与页岩气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石油的可获得性和开采成本也低得多。过去,人类社会努力寻找石油的替代品,一是为了环境保护,二是因为石油价格过高。但即使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石油也要好于煤炭。从价格角度看,石油价格已经急剧下降,其竞争力已有所恢复。疫情期间的特殊状况,很难用来对“石油时代”的未来进行趋势性判断。
其次,作为能源的石油份额是下降了,但作为原料的石油仍然非常重要。石油的原材料功能在远期应远远高于其作为能源的功能。因此,能源意义上的“石油时代”也许会终结,但原材料意义上的“石油时代”也许尚未到来。
更重要的是,“石油时代”是否终结,对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意义和程度也不相同。对于产油国、尤其石油出口国来说,“石油时代”可能真要终结了。石油出口国是石油时代最大的受益者。在这个时代来临之前,多数石油出口国、尤其中东北非国家,大都贫困,也没什么国际地位。但自从世界经济进入“石油时代”以后,尤其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以后,这些国家不仅获得巨额石油财富,极大提高了民众生活水平;还发挥石油和“石油美元”的国际政治功能,提高了自己的国际地位。2012年,仅仅是中东北非石油输出国家的石油收入就约为1万亿美元。但好日子迅速过去。这一数字在2019年下降到5750亿美元,2020年可能只有3000亿美元左右。
这对石油出口国是一个严重打击。在中东,除了卡塔尔,其他阿拉伯产油国都无法在40美元每桶以下的价格水平上维持财政平衡。沙特是这一群体中最大的经济体,拥有4440亿美元外汇,但也感到困难重重。迅速缩小的石油财富,不仅损害了这些国家的国际地位,被迫进行的国内改革还有可能产生重大政治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还将是区域性的。很多阿拉伯非产油国经济严重依赖来自产油国的侨汇、就业和援助。埃及和黎巴嫩已多年没有获得来自产油国的有效援助,约旦获得的来自海湾国家的援助也减少了一半。因此,产油国经济不振,不仅是自己的问题,还有可能导致地区性动荡。
对于美国和欧洲国家来说,“石油时代”也可能要终结了。美欧国家要么实现了石油国产化,要么实现了石油来源的多元化,对中东石油甚至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大大下降。这些国家的内政外交受国际石油贸易影响也越来越小。1973年时,美国用于进口石油的开支只相当于国防开支的2%;2012年时最高,相当于50%。但2012年以来,美国用来进口石油的开支快速下降,甚至一度实现净出口。石油进口开支的减少、石油价格的下降已为美国节约了巨额开支,增加了美国的战略自由度。
但对于亚洲石油进口国家来说,无论中国、日本、印度还是韩国,“石油时代”都还没有结束。这些国家的石油需求仍然旺盛,进口来源仍然相对单一,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程度仍然较高。
因此,一个地球,三个世界。“石油时代”的未来,在世界、区域和国别三个层次上呈现不同特征。“石油时代”不管终结还是转型,对人类社会都不一定是坏消息。过去40年中,石油价格每次大涨后,世界经济都会衰退。石油是世界经济的血液,但也是世界经济的一个魔咒。在这种情况下,能源格局的多元化、石油用途的多样化,与国际格局的多极化一样,终将为人类社会带来福音。
(张家栋,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战略与国际安全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