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一带一路”上海论坛在沪举行
2019年09月12日  |  来源:央广网  |  阅读量:4807

11日,第八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一带一路”专场暨第二届“一带一路”上海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本届论坛由“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秘书处、上海社会科学院、香港贸易发展局联合承办。来自中国、美国、日本、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保加利亚、意大利、西班牙、摩洛哥、阿根廷、古巴、南非等国家的近60位专家应邀发言与讨论,来自国内外的近200余名代表参加了论坛。

论坛紧扣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邀请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王战、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李成、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原专职副主任彭波、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学院校长李仕伟发表主旨演讲。四位嘉宾分别从文明互鉴、美国认识、互联网治理、人才培养等角度阐述了中华文明包括上海所在的江南文化对延续千年丝路、推进当代“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性,美国对“一带一路”的各种误解以及如何避免“修昔底德”等陷阱,中国互联网治理的中国路径与中国经验,以及如何推动沿带沿路国家在教育领域特别是高等教育领域开展合作。

在大会发言中,复旦“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仁伟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王义桅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郝福满教授、布鲁金斯学会多哈中心主任塔里克?尤素夫高级研究员、保加利亚外交学院“16+1”合作平台和“一带一路”倡议研究部主管瓦伦汀?卡特兰吉埃夫、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健研究员等与会的知名学者从共建“一带一路”的新阶段新特点出发,面对一些地区地缘政治动荡与双边关系变化,对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项目的过程中如何在利益最大化和风险管控目标之间进行权衡,如何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呼于打造一带一路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学建构。

除大会外,本届“一带一路”上海论坛共设三个子论坛,即开放之路:第三方合作与“一带一路”、绿色之路:可持续发展与“一带一路”、廉洁之路:共建风清气正的丝绸之路。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三个子论坛设置的六个议题进行发言和探讨。

在“开放之路:第三方合作与‘一带一路’”子论坛中,如何开展好国际合作、奏好“一带一路大合唱”成为突出主题。与会者提出,第三方市场合作是开放包容、务实有效的国际合作模式,推进诸如中日、中韩之间的第三方市场合作,有助于各国企业之间形成优势互补,共同为第三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还有学者提出创建新型的“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启动公私合作项目的国际化、并向外国公司开放的建议。学者们提出,要积极探索国际组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路径,使国际组织在“一带一路”建设和全球治理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应该充分关注“一带一路”对包括拉美在内的地区一体化进程的影响,推进中国与相关地区建立新的合作与协作模式。

在“绿色之路:可持续发展与‘一带一路’”子论坛中,绿色成为学者们发言与讨论中的亮点。与会者强调,绿色发展需求是一个全球挑战,“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绿色之路建设任务艰巨,但为区域和全球合作展现了一个美好愿景和中国方案。就如何平衡企业的长短期风险、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学者从企业投资项目面临的各类风险及其管控、“一带一路”倡议与中日传统新技术的融合、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差异与国际社会环境的协调、“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乃至东亚地区的繁荣发展、加强投融资国际合作、从发展的角度解决债务问题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在“廉洁之路:共建风清气正的丝绸之路”子论坛中,如何改善国际营商环境、推进企业合规经营是与会者的关注焦点。大家一致认为,廉洁之路建设需凝聚广泛共识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优良的营商环境建设是“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吸引外资的重要条件。诚信、守法、便利、公正的营商环境构建应该是今后若干年“一带一路”各国经济体、企业包括非政府组织未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不仅有助于降低各国贸易、投资、国际合作的交易成本,而且能够再造“一带一路”各国高质量发展的共赢、共享与繁荣。学者们还从中国与东盟合作案例、中国清廉国家建设的经验、欧洲对“一带一路”参与等方面分析了对建设廉洁丝绸之路的看法。

“一带一路”上海论坛旨在以上海为平台,聚合政府、企业、智库力量,融汇国内国外、沿带沿路国家以及相关国家的声音,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更好地发展。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