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专家学者热议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2019年05月16日  |  来源: 新华网  |  阅读量:4927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 综合新华社记者报道:亚洲文明对话大会1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帷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海外专家学者认为,习近平主席的演讲进一步阐释了不同文明开展平等对话的重要性,将推动深化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启迪世界共创更美好的未来。

面向未来 推动亚洲共同繁荣

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指出,面向未来,我们应该把握大势、顺应潮流,努力把亚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在印度尼西亚智库亚洲创新研究中心主席班邦·苏尔约诺看来,习近平主席的演讲道出了亚洲人民的心声。他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对探索应对当前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与威胁具有积极作用,将强化和平与发展的力量。

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主席演讲的印度尼赫鲁大学教授、汉学家巴利·拉姆·迪帕克表示特别认同习近平主席的有关阐述。他说,共同繁荣是亚洲人民的普遍期待,也是每个人的责任。亚洲各国必须团结一致,秉持开放精神,推进互联互通,消除贫穷和落后,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

斯里兰卡斯中社会文化合作协会主席英德拉南德·阿贝塞克拉说,习近平主席的演讲引人思考,亚洲国家应该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实现亚洲地区的繁荣发展。

交流互鉴 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说,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为此,他提出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4点主张。

韩国音乐协会理事长李哲求在聆听习近平主席演讲后表示,中国尊重不同文明的特性,认可每一种文明取得的成就。如果每一个国家都能以尊重、认可、包容其他文明的态度,走共同发展道路,这条道路也必将通向世界和平。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助理所长陈刚认为,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地缘政治紧张,尤其是在“文明冲突论”有所抬头的背景下,坚持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包容、交流互鉴,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历史和对话部门负责人穆萨·雷说,不同文明没有等级差别,不同文明相互尊重是开启对话之门的钥匙。人们应摒弃偏见和敌意,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文明交流。

举措具体 推动合作走深走实

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强调,中国愿同各国开展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为更好传承文明提供必要支撑;愿同有关国家一道,实施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和亚洲影视交流合作计划,帮助人们加深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和欣赏,为展示和传播文明之美打造交流互鉴平台;愿同各国加强各界交流,打造智库交流合作网络,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各种形式的合作走深走实,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创造条件;愿同各国实施亚洲旅游促进计划,为促进亚洲经济发展、增进亚洲人民友谊贡献更大力量。

在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哈桑·拉杰卜看来,习近平主席的提议十分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再次证明中国促进亚洲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增进亚洲人民友谊的诚意。

老挝老中友谊协会秘书长西昆·本伟莱翻译、编撰了不少老中友好交往方面的书籍。他认为,实施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和亚洲影视交流合作计划是很好的举措。将中国的经典著作翻译成老文,有助于老挝民众了解中国、欣赏中国文化,有助于两国携手合作,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西澳大利亚大学前副校长肯特·安德森教授认为,实施亚洲旅游促进计划是理解不同文化、接触不同文化的好方法。“当人们越接近一种文化,就越能够开放和包容,越容易相互了解。”(参与记者:梁辉、胡晓明、朱瑞卿、唐璐、田明、耿学鹏、蔡蜀亚、崔可欣、梁霓霓、吴丹妮、姜俏梅、章建华、白旭)

(原文标题:加强文明交流互鉴 共创世界美好未来——海外专家学者热议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