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与中国新外交形势政策报告举行
2016年09月23日  |  来源:复旦大学  |  阅读量:4220


9月20日下午,校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联合举办第十二期光华论坛暨第十五期时政讲坛。我校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法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骥围绕“‘一带一路’与中国新外交”主题为全校400余名本科生作专题报告。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的简称。“一带一路”的提出旨在传承和弘扬古代丝绸之路精神,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和人文交流,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崛起的中国为什么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的布局与推进将怎样改变中国和世界?张骥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外交战略为同学们进行了全面精彩的解读。

在报告中,张骥首先为同学们介绍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布局和重点领域。他指出,“一带一路”地理上贯穿亚欧非大陆,一边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边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这条经济走廊既能给沿线地区带来新的经济增长极,也将有利于地区安全稳定,具有显著的公共品性质,同时也是中国调整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战略布局,将给地区和世界带来深远的地缘经济和政治影响。

随后,张骥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国内驱动因素和外部环境需求三个维度入手,深入剖析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原因。他指出,国内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所形成的内部驱动力,“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需求与区域治理能力和制度供给不足的外部需求共同促成了这一倡议的形成,而“一带一路”构想是中国首次提出的塑造型大战略。“一带一路”规划的具体实施将促进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这表明中国已从一个国际秩序的反对者、改革者转变为创制者和领导者,中国的外交思维已经从过去“国内国际相对区分”转向“统筹国内国际”的大战略。

最后,张骥分析了中国新外交为“一带一路”所进行的战略准备,以及面临的多方面挑战因素,如地缘政治、沿线国家政治安全、跨境威胁传播、经济风险、生态风险等。张骥强调,面对上述挑战,中国有信心通过构建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来主动应对。他鼓励青年学生将目光放长远,在国家发展的重要历史进程中主动发挥自己的建设性作用,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报告中,张骥为同学们放映了三则中国形象外交宣传片,通过详细的讲解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背景和中国外交策略。

在交流提问环节,同学们就“一带一路”与区域经济合作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疑惑。张骥以中国山水画来形象地比喻“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从一点出发,晕开周围一片,通过点连成线,最后变成一片整体,在这个过程中,加入整体的个体能够共同规划,实现共商、共建,共赢。”

(光华论坛暨时政讲坛形势政策报告会,由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联合开展,依托本科生“形势与政策”课平台,邀请专家学者与学生面对面,聚焦国内外形势,解读政策方针,扩展国际视野。希望借此帮助学生全面、客观地了解党情国情社情民情,打开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全新视野,通过释疑解惑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回到顶部